肺隐球菌病(pulmonary cryptococcosis,PC)是由新生隐球菌(Cryptococcus neoformans)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少见的亚急性或慢性深部真菌病。该菌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皮肤和肺,单独侵犯肺部者约占新型隐球菌感染的20%。隐球菌仅侵犯肺脏或者首先累及肺脏称之为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由于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仍存在一定难度,部分患者因未能及时诊断、治疗发生隐球菌脑病而死亡。近年来,其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这除了人们对肺隐球菌病认识上的提高和诊断技术的改进外,也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恶性肿瘤的放疗、化疗、器官移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流行、人群老龄化和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增加密切相关。
男患,82岁,2010年11月2日因“咳嗽咳痰10天,精神萎靡5天,喘息伴发热1天”为主诉入院。
患者于入院前10天因反复进食水呛咳后出现痰鸣,咳痰无力,家属协助排出少许白痰。5天前出现精神萎靡,一天一次较大量呛咳后出现喘息,伴发热,体温最高38.6℃,无明显呼吸困难,无恶心呕吐,二便正常,近日饮食、睡眠欠佳,体重未见明显变化。既往史:40年前有肺结核病史已愈。13年前患脑梗死,近年存在反复进食饮水呛咳,遗留右侧肢体活动度受限。间断出现抽搐病史。入院前3个月出现前胸部大疱性类天疱疮,持续应用泼尼松30mg/d。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肝炎病史。否认重大外伤及手术史。无输血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居住楼房,无饲养宠物、无疫区居住史。
入院时查体:T:36.8℃,P:98次/分,R:20次/分,BP:126/59mmHg,血氧98%。神志恍惚,问话不答,颈软,无抵抗,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前胸部可见暗红色色素沉积,肺肝界位于右侧第5肋间,左肺呼吸音弱,右肺偶闻及少量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舟状腹,右侧巴氏征未引出,余未查及异常体征。
入院时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0.5×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97.7%,红细胞:4.5×109/L,血红蛋白:148g/L,血细胞比容:44%,血小板:72×109/L。肝肾功:总蛋白:49.3g/L,白蛋白:22.6g/L,白球比:0.8,谷丙转移酶:21U/L,谷草转移酶:16U/L,总胆红素:18.1μmol/L,直接胆红素:7.7μmol/L,间接胆红素:10.4μmol/L。尿素:30.96mmol/L,肌酐:174μmol/L。尿常规:尿蛋白:+,酮体:微量。镜检项目:红细胞:35.92/μl,管型:29.63/μl。凝血五项:纤维蛋白原含量:5.2g/L。脑钠肽:61.0pg/ml。肺炎支原体抗体:阴性。肌钙蛋白I:0.03ng/ml。心肌酶谱:肌酸激酶:124U/L,肌酸激酶MB同工酶:9U/L。血气分析:pH:7.462,二氧化碳分压:25.7mmHg,氧分压:62mmHg,实际碳酸氢盐:18.3mmol/L,标准碳酸氢盐:19.7mmol/L,二氧化碳总量:19mmol/L,细胞外液剩余碱:-5mmol/L,钾离子:5.4mmol/L。肺CT(图1):双肺渗出病变,左肺下叶大部分肺组织实变,左侧胸膜增厚、钙化。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T波高耸。

图1 双肺渗出病变,左肺下叶大部分肺组织实变,内见透光,左侧胸膜增厚、钙化
入院诊断:吸入性肺炎、慢性肾功能不全、脑梗死后遗症、大疱性类天疱疮。
治疗经过及疾病变化:入院后给予静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特治星)抗感染、小牛血去蛋白(奥德金)营养脑细胞、阿魏酸钠保护肾功能、继续应用激素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改善心功能、营养支持等治疗。
入院第4天(2010年11月5日)患者仍发热,体温最高39℃,有两次抽搐发作,有黄白色痰,咳痰费力不能自主排痰。查体:R:22次/分,BP:123/82mmHg,HR:113次/分,呼唤可睁眼,右肺可闻及干湿啰音,左肺下野呼吸音弱,心律齐。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8.9×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7.8%,红细胞:4.1×1012/L,血红蛋白:140g/L,血细胞比容:41%,血小板:59×109/L。离子:钾:3.87mmol/L,钠:149mmol/L,氯:120mmol/L。痰细菌培养:鲍曼不动杆菌。应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联合依替米星抗感染治疗,控制离子水平、支持对症治疗抽搐症状,加强促排痰治疗护理。
入院第8天(2010年11月9日)患者体温下降至37.2~37.5℃,仍有痰液不易咳出,痰阻气管时可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至60%~70%,痰液引流后,血氧可上升至85%~90%,查体:BP:123/72mmHg,HR:114次/分,RR:24次/分,神志淡漠,呼唤可睁眼,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痰鸣音及双肺湿啰音,心律齐,向家属交代需行气管切开,加强吸痰,提高免疫力,营养支持治疗,患者家属拒绝。
入院第14天(2010年11月15日)患者应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10天,体温在37.5℃左右波动。
入院第21天(2010年11月22日)患者仍咳痰费力不能自主排痰,体温较前下降,T:37.3~37.6℃。查体:BP:128/72mmHg,HR:104次/分,RR:20次/分,神志淡漠,双肺可闻及干湿啰音,可闻及痰鸣音,心律齐,双下肢无水肿。体温在37.5℃左右波动,已改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特治星)抗感染治疗。
入院第24天(2010年11月25日)患者仍咳痰费力不能自主排痰,查体:T:37.5℃,BP:126/71mmHg,HR:82次/分,RR:20次/分,神志淡漠,背部皮肤可见数个散在凸出皮肤表面,类椭圆形红色丘疹,触之质韧。双肺可闻及干湿啰音,可闻及痰鸣音,心律齐,双下肢无水肿。肺CT(图2):双肺实变影增多,左肺上叶新发空洞,内壁不光滑,左肺下叶实变影的透光病变形成液平。复查血常规、痰血细菌真菌培养等相关化验检查,完善气管镜检查,加用醋酸卡泊芬净(科赛斯)抗感染治疗。皮肤科印诊:多形红斑?应用低敏片及复方甘草酸苷胶囊口服,氢定乳膏外用治疗。

图2 双肺实变影增多,左肺上叶新发空洞,内壁不光滑,左肺下叶实变影的透光病变形成液平
入院第28天(2010年11月29日)患者再次出现高热,38.9℃,仍咳痰费力不能自主排痰,查体:BP:122/80mmHg,HR:112次/分,RR:30次/分,SpO2:94%,神志淡漠,背部皮肤可见数个散在凸出皮肤表面,类椭圆形红色丘疹(图3),触之质韧。双肺可闻及干湿啰音,可闻及痰鸣音,心律齐,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气管镜:各级支气管黏膜完整,可见较多脓性分泌物附着,充分吸引后未见占位性病变。左肺上叶舌段行肺泡灌洗未见细菌学结果。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150×106/L,血真菌培养:新型隐球菌生长。拟给予两性霉素B、大扶康、丙种球蛋白治疗,患者家属仅同意应用大扶康治疗,拒绝腰穿检查。患者夜内出现神志不清,呼吸频率、节律不规整,出现Cheyne-Stokes呼吸,患者家属放弃一切抢救措施。

图3 皮肤类圆形红色丘疹
入院第31天(2010年12月2日)患者死亡。
临床诊断:隐球菌败血症,肺隐球菌病,慢性肾功能不全、脑梗死后遗症、大疱性类天疱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