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老年女性,78岁,主因椎体成形术后6年,间断腰痛4年,加重1年入院。患者6年前因胸腰椎陈旧性骨折在当地医院行T12、L1椎体成形术,术后患者自感腰痛缓解。4年前逐渐出现间断腰背部疼痛,行走时加重,休息后可逐渐缓解,无双下肢放射痛,无行走不稳,呈慢性进行性加重趋势,1年前自感腰痛加重,口服镇痛药物效果不佳,腰椎MRI提示L2-3、L4-5椎间盘突出,腰椎退行性变。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以“腰椎退行性变”收入院。
(一)病史
患者老年女性,78岁,椎体成形术后6年,间断腰痛4年,加重1年入院。
(二)查体
神清,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颈软,双肺呼吸音清,胸腰部后凸畸形,腰背部无压痛、叩击痛,四肢深浅感觉正常,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征阴性。
(三)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发现T12、L1椎体楔形变,腰椎后凸畸形,L4-5、L5-S1椎间盘突出(图1);腰椎退行性改变,各椎间隙狭窄,且腰椎失稳,T12、L1椎体成形术后,椎体楔形变,腰椎后凸畸形(图2);腰椎侧弯及后凸畸形,腰椎退行性改变(图3)。

图1 术前腰椎核磁(MRI)提示腰椎退行性改变,T12、L1椎体楔形变,腰椎后凸畸形,L4-5、L5-S1椎间盘突出
a. T1像;b. T2像

图2 术前腰椎三维CT提示腰椎退行性改变,各椎间隙狭窄,且腰椎失稳,T12、L1椎体成形术后,椎体楔形变,腰椎后凸畸形
a.冠状位骨窗;b.矢状位骨窗

图3 术前X线片提示腰椎侧弯及后凸畸形,腰椎退行性改变
a.正位,b.侧位
(四)术前诊断
腰椎退行性变、腰椎间盘突出、脊柱侧弯、椎体成形术后(T12、L1)。
(一)手术过程
患者取俯卧位,取腰背部后正中T9-L5节段长约30cm直切口,术中辅助电生理监测。显露T9-L5棘突及两侧椎板,见T11-L1棘突后凸明显,腰椎略向右弯,分别在T9-11、L2-5两侧置椎弓根万向螺钉各1枚,共14枚,螺钉内注入骨水泥,咬除T11-12、T12-L1、L1-2、L2-3间棘间韧带、黄韧带,咬开T12下关节突,打开两侧椎间孔、硬膜囊及神经根保护完好,塑形两侧连接杆,先固定T9-11螺钉顶丝,余棘突间加压后固定顶丝,见后凸畸形及腰椎侧弯矫正明显,固定横梁1套。
(二)术后恢复情况
术后患者腰痛明显缓解,直腰行走。复查腰椎CT示腰椎后凸及侧弯改善,内固定螺钉位置满意,椎体内可见骨水泥填充(图4)。

图4 术后腰椎CT三维重建提示腰椎后凸及侧弯改善,内固定螺钉位置满意,椎体内可见骨水泥填充
a.轴位;b.冠状位;c.矢状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