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中年女性,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疼痛,无双髋疼痛,无下肢放射痛,无下肢麻木,无行走障碍,到当地医院行腰椎磁共振(MRI)检查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给予理疗后有所好转。此后腰痛时常发作,并逐渐加重。10个月前出现双髋部疼痛,无下肢放射痛,无间歇跛行。7个月前于当地医院行腰椎间盘突出“微创手术”治疗,疗效欠佳。患者5个月前劳累后出现右下肢麻痛,以右小腿外侧为著,于当地医院再次行“微创手术”治疗后无效。此后下腰部、双髋部疼痛逐渐加重。4天前患者出现左小腿疼痛、麻木,故为进一步诊疗来我院门诊,门诊以“腰椎间盘突出”入院。
(一)病史
患者女性,43岁,主因下腰部疼痛1年入院。
(二)查体
患者神清语利,查体合作,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颈软,双肺呼吸音清,双上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躯体及会阴区感觉未见异常。下腰部L5棘突处叩痛,疼痛向双下肢放射至足跟,双髋部麻痛、双侧小腿外侧麻痛,双足第一趾麻木。双侧屈伸髋肌力、双膝屈伸肌力Ⅳ级,双足背伸跖屈肌力Ⅳ-级,双足第一趾背伸肌力Ⅲ级,双侧膝反射、跟腱反射未引出,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30°阳性,巴宾斯基征阴性。
(三)辅助检查
术前磁共振(MRI)示:L1-2、L2-3、L4-5椎间盘膨出(图1),L1、L2、L3椎体许莫氏结节,L5-S1椎间盘向左后突出(图2)。

图1 术前磁共振(MRI)示 L1-2、L2-3、L4-5椎间盘膨出

图2 术前磁共振(MRI)轴位示L5-S1椎间盘向左后突出,轴位T2像
(四)术前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脱、脊柱侧弯。
(一)手术过程
全麻下行腰背后正中入路L5-S1椎间盘髓核摘除+棘突间非融合固定术,取俯卧位,后正中切口,逐层切开皮肤、肌肉,暴露L5-S1左侧椎板,并在L5-S1间去除黄韧带,显露至椎间盘后缘,可见左侧突出椎间盘,使用髓核钳去除,将棘突间非固定融合器械Wallis置入L5-S1棘突间,并将固定带向上捆绑于L5棘突上,向下捆绑于S1棘突(图3)。固定确实后将棘上韧带缝合加固。逐层缝合肌肉、皮肤。

图3 非固定融合器械Wallis置入L5-S1棘突间
(二)术后恢复情况
患者术后恢复顺利,腰部疼痛基本缓解。复查磁共振(MRI)示L5-S1椎间盘切除彻底(图4),棘突间固定位置良好,L5-S1椎体高度较术前无丢失,腰椎生理曲度良好(图5)。

图4 术后磁共振(MRI)矢轴位示L5-S1椎间盘切除彻底,轴位T2像

图5 术后磁共振(MRI)矢状位示腰椎生理曲度良好,L5-S1椎体高度较术前无丢失
a. T1像;b. T2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