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中年男性,3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背部疼痛,无下肢活动障碍,无间歇跛行,无大小便障碍,随后间断发作腰背部疼痛,患者未予诊治。患者4个月前久坐后疼痛,腰背部无法用力,无间歇跛行,无大小便障碍,行X线检查:腰椎侧弯、退行性变、L3椎体滑脱,腰椎MRI可见:L1-S1椎间盘膨出,患者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以“腰椎间盘突出”收入院。
(一)病史
患者男性,50岁,主因间断腰背部疼痛30余年,进行性加重4个月入院。
(二)查体
患者神清语利,查体合作,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颈软,双肺呼吸音清,四肢感觉正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征阴性。
(三)辅助检查
术前磁共振(MRI)示:腰椎脊柱左侧侧弯。L4椎体稍向左前滑脱,L3-4椎间隙变窄。L3-4椎体右侧缘及L5-S1左侧缘可见骨质增生变尖。L3-4、L4-5、L5-S1椎间盘稍后突,硬膜囊前缘受压(图1)。椎管有效前后径在正常范围,椎管内未见异常密度影。L3-4及L4-5小关节突可见增生肥大。
术前CT示:腰椎侧弯(图2)、退行性变、L3椎体滑脱(图3、图4)。L3-4椎间盘突出右侧椎间孔变窄(图5)。

图 1 术前腰椎磁共振(MRI)可见 L3-4、L4-5、L5-S1椎间盘稍后突,硬膜囊前缘受压
a. T1像;b. T2像

图2 术前CT三维重建

图3 术前CT矢状位示L3椎体滑脱

图4 术前CT冠状位可见腰椎左侧弯

图5 术前CT水平位示L3-4椎间盘突出,右侧椎间孔变窄
(四)术前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脱、脊柱侧弯。
(一)手术过程
全麻成功后,安置神经监测电极,取俯卧位;选择腰背部后正中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分离两侧肌肉,自L1棘突水平分离至L5棘突水平,两侧椎旁肌分离牵开。置入L2、L3、L4、L5双侧椎弓根螺钉,并塑形右侧钛棒后将L3、L4适当撑开,咬除L3、L4右侧上下关节突关节,可见神经根受前方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挤压,给予神经根腋部切开纤维环并摘除髓核(图6),置入合适大小的融合器(cage),透视可见位置良好,连接左侧钛棒于螺钉上,适当撑开并上紧(图7),置自体骨于各固定椎体的上下关节突间,严密止血并逐层缝合。

图6 术中切除L3-4椎间盘

图7 术中撑开L3-4间隙
(二)术后恢复情况
患者术后恢复顺利,腰部疼痛完全缓解。复查磁共振(MRI)示硬膜囊前缘受压解除(图8),复查CT示L3-4椎间盘切除彻底,腰椎曲度良好(图9),钉棒系统固定良好(图10)。

图8 术后磁共振(MRI)示硬膜囊前缘受压解除
a. T1像;b. T2像

图9 术后CT矢状位示腰椎曲度良好

图10 术后CT三维重建示钉棒系统固定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