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青年男性,28岁,主因Chiari畸形术后3年,步态不稳伴双上肢麻木1年入院。患者自幼间断头晕,2008年出现步态不稳,在外院诊断Chiari畸形,行枕下减压术,术后头晕症状稍有改善。术后2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面部麻木,行走即出现头晕、步态不稳,症状进行性加重,出现双上肢麻木,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以“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收入院。
(一)病史
患者青年男性,28岁,Chiari畸形术后3年,步态不稳伴双上肢麻木1年入院。
(二)查体
神清,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眼动充分,面纹对称,腭垂居中,伸舌居中,右面部及躯体深浅感觉减退,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四肢腱反射未引出,病理反射(-),共济检查可。
(三)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发现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减压术后,颈段脊髓空洞(图1);颈椎三维CT示枕骨减压术后,齿状突上移,颈椎生理曲度略变直,后颅窝骨窗大小约3cm×3cm(图2)。

图1 颈椎磁共振(MRI)矢状位
a. T1像;b. T2像

图2 术前颈椎矢状位CT
a.骨窗;b.三维重建
(四)术前诊断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先天性颅底凹陷、寰枕融合、脊髓空洞症、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减压术后。
(一)手术过程
患者取俯卧位,三钉头架固定头部,取颈后正中直切口8cm,术中辅助电生理监测。显露枕外粗隆、后颅窝骨窗、C1两侧侧块、C2棘突及两侧椎板,见C1后弓缺如,宽约2cm,局部硬膜瘢痕增厚,正中剪开硬膜,可见清亮脑脊液流出,小脑扁桃体下疝至C2上缘水平,软膜下切除下疝的扁桃体,探查第四脑室闩部,见局部蛛网膜异常增厚,呈条丝状粘连,堵塞第四脑室出口,显微镜下予以松解,脑脊液流出通畅,彻底止血后,人工脊柱膜修补硬膜,严密缝合。显微镜下充分显露C1两侧侧块及C2上关节突,分别在C1两侧侧块及C2两侧椎弓根上置万向螺钉各1枚,共4枚,塑形连接杆,C1-2之间撑开后将连接杆固定于螺钉上,C1-2两侧侧块间颗粒植骨,逐层缝合。
(二)术后恢复情况
术后患者头晕及步态不稳症状明显缓解,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腱反射检查同前,巴宾斯基征(-)。术后9天复查颈椎MRI示小脑扁桃体切除满意,局部减压彻底(图3);术后1周复查颈椎三维CT示颈椎生理曲度恢复,内固定物位置满意(图4)。

图3 术后颈椎磁共振(MRI)示小脑扁桃体切除满意,脊髓空洞明显缩小
a. T1像;b. T2像

图4 术后颈椎CT示内固定螺钉位置满意
a.矢状位;b.轴位;c.三维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