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青年男性,19岁,主因发作性头晕伴步态不稳3年入院,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双手抖动,步态不稳,查颈椎MRI提示寰枢椎脱位,齿状突骨折,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以“寰枢椎脱位”收入院。
(一)病史
患者青年男性,19岁,发作性头晕伴步态不稳3年入院。
(二)查体
神清,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颈软,双肺呼吸音清,脊柱无畸形,四肢皮肤针刺觉正常,肌力、肌张力正常,四肢腱反射亢进,两侧霍夫曼征(+/-),巴宾斯基征(-),踝阵挛、髌阵挛(-)。
(三)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发现陈旧性齿状突骨折,陈旧性寰椎前弓、后弓骨折,寰枢椎脱位。
(四)术前诊断
陈旧性齿状突骨折,陈旧性寰椎前弓、后弓骨折,寰枢椎脱位(图1~图3)。

图1 术前磁共振(MRI)
a.T1;b.T2 像

图2 术前X线片
a.正位;b.侧位

图3 术前CT
a.三维重建;b.轴位;c.矢状位;d.轴位骨窗像
(一)手术过程
患者取俯卧位,三钉头架固定头部,取颈后正中直切口7cm,术中辅助电生理监测。显露枕大孔后缘、C1后弓及C2棘突及两侧椎板,见C1后弓骨折,且向后隆起,分离C1后弓、C2两侧椎板(图4),应用椎板钩将C1-2上下椎板撑开后固定(图5),固定牢靠,硬膜囊及神经根保护完好。逐层缝合。

图4 椎板钩将C1-2上下椎板固定并植骨

图5 术后磁共振(MRI)示颈椎序列恢复,减压满意
a.T1像;b.T2像
(二)术后恢复情况
术后患者头晕及步态不稳缓解,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腱反射活跃,病理反射未引出。复查颈椎MRI示C1-2椎体序列恢复,减压满意(图6)。

图6 术后CT示寰枢椎位置良好,椎板钩固定满意
a.三维重建;b.矢状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