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老年女性,于1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颈部不适,以颈部胀痛、僵硬为著,给予针灸、理疗等治疗后症状未见明显缓解,行颈椎CT检查后考虑颈椎病,未予其他特殊治疗,同时伴有饮水呛咳。步态不稳,间断头晕,曾就诊于当地医院,行颈椎MRI检查示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患者为行进一步诊治,就诊于我院,以“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收入院。
(一)病史
患者老年女性,主因间断颈部不适、饮水呛咳、步态不稳一年余入院。
(二)查体
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眼动充分,面部感觉对称,咬肌、颞肌有力。额纹对称,鼻唇沟对称;双耳听力粗试无明显异常,耸肩双侧对称有力,伸舌居中。颈软,无抵抗。四肢活动正常,肌力及肌张力正常。全身感觉无明显异常。双膝腱、跟腱反射正常,双巴宾斯基征阳性;轮替试验、跟膝胫试验均为阴性,闭目难立征阳性。
(三)辅助检查
术前磁共振(MRI):小脑扁桃体位置明显下移,超过枕骨大孔前后缘连线下约20mm。颈椎生理曲度直(图1)。C4-6椎体边缘变尖。C4-5、C5-6、C6-7椎间盘略后突。C5-6前纵韧带可见骨化。颈椎管有效前后径在正常范围。双侧颈总动脉及左侧颈内外动脉起始管壁可见斑片状钙化影,左侧为著。

图1 术前磁共振(MRI)
a.T1像;b.T2像
脑脊液电影:枕骨大孔脑脊液流动信号稍弱。中脑导水管结构通畅。中脑导水管及桥前池脑脊液流动未见明显异常(图2)。

图2 术前磁共振(MRI)脑脊液电影
术前CT示小脑扁桃体变尖下移,其下缘达枕骨大孔连线下约20mm。齿突后倾,压迫延颈髓前缘(图3、图4),水平位可见寰齿间隙正常(图5)。颈椎生理曲度存在。C6-7椎间盘膨出伴略后突,硬膜囊前缘轻受压。颈段脊髓形态及信号未见异常。颈椎各间盘T2信号减低。C6椎体边缘变尖。

图3 术前CT矢状位

图4 术前CT冠状位

图5 术前CT轴位示寰齿间隙正常
(四)术前诊断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
(一)手术过程
患者左侧卧位,取枕后正中直切口,自枕外粗隆下至C2棘突,逐层切开皮肤、皮下及两侧肌肉,显露枕大孔后缘、C1后弓,咬除枕大孔后缘,大小约2cm,见局部寰枕筋膜增厚,剪除增厚的寰枕筋膜,正中切开硬膜,两侧悬吊,见蛛网膜增厚,右侧明显,两侧小脑扁桃体下移至C1后弓水平,延脊髓两侧受压,局部粘连,松解粘连后,软膜下切除下疝的小脑扁桃体,见第四脑室闩部脑脊液流出通畅,严密缝合硬膜,硬膜外铺外科隔离膜,逐层缝合肌肉、筋膜、皮下及皮肤。
(二)术后恢复情况
术后患者恢复顺利,饮水时稍有呛咳,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下床活动良好。术后复查磁共振(MRI)符合术后改变(图6),脑脊液电影提示脑枕骨大孔后部脑脊液流动信号较术前增强,中脑导水管结构通畅,中脑导水管及桥前池脑脊液流动未见明显异常(图7)。

图6 术后磁共振(MRI)
a.T1像;b.T2像

图7 术后磁共振(MRI)脑脊液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