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脊髓内胶质瘤(C5-T4)
脊髓内胶质瘤(C5-T4)
作者
范涛
案例诊断
脊髓内胶质瘤
病例摘要

患者青年男性,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肢麻木,无疼痛、无跛行。随后麻木持续存在,无加重或缓解,可自主行走,无大小便失禁,当地医院行胸椎磁共振(MRI)检查提示T1-3椎管髓内异常信号影,未行特殊处理。患者3个月前出现双上肢麻木,四肢无力,行走困难,大小便偶有困难,后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遂以“胸椎管内占位性病变”收入院。

(一)病史

患者男性,22岁,主因左下肢麻木无力半年,四肢无力3个月入院。

(二)查体

神清,精神紧张,颈软,无抵抗,双上肢麻木(图1),近端肌力Ⅴ级,远端肌力Ⅱ级,胸前区及腹部感觉减退,会阴区感觉减退,左下肢感觉减退(图2),双下肢肌力Ⅳ级,提睾反射双侧减弱,肛周反射未引出,双侧巴宾斯基征阴性。 

图1 双上肢体感电位下降50%

图2 双下肢体感电位下降80%

(三)辅助检查

术前3个月磁共振(MRI)示T1-3脊髓内偏右侧条形不均匀长T1信号影、长T2信号影,相应段脊髓略增粗(图3),脊髓内可见不规则环形强化(图4)。 

图3 术前3个月前磁共振(MRI) a. T1像;b. T2像;相应段脊髓略增粗

a.脊髓T1-3内不均匀长T1信号影;b.脊髓T1-3内不均匀长T2信号影

图4 术前3个月磁共振(MRI)强化T1-3脊髓内可见不规则环形强化异常信号

术前1周复查磁共振(MRI)示C5-T4髓内异常信号较前增加(图5),脊髓增粗明显(图6、图7)。

图5 术前1周磁共振(MRI)示C5-T4略长T1异常信号,脊髓较3个月前明显增粗且节段延长

图6 术前1周磁共振(MRI)示C5-T4点片状异常长T2信号

图7 术前1周磁共振(MRI)呈不均匀强化异常信号

(四)术前诊断

椎管内占位性病变(C5-T4)。

术前讨论及临床决策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过程

(一)手术过程

全麻成功后,安置神经监测电极,体位采取俯卧位;后正中入路暴露C5-T4节段,将椎板、棘突铣下,后正中切开硬膜可见脊髓肿胀明显,肿瘤位于C5-T4髓内偏右侧(图8),灰红色,质地韧,血供丰富,边界不清,与脊髓关系密切,镜下大部切除肿瘤,切除后可见脊髓搏动可,神经根保护完好,术中冰冻回报高级别胶质瘤。给予严密缝合硬膜,椎板不予以复位,彻底止血,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可吸收线间断缝合软膜后,严密缝合硬脊膜,硬膜外置12号硅胶引流管1根,逐层缝合肌肉、皮下及皮肤。

图8 术中见病变位于脊髓内,边界不清

(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

GFAP(+);Olig-2(+);Vimentin(+);S-100(+);NeuN(-);CK(±);P53(3+);Ki-67(+20-40%);MGMT(部分+);TOPOII(+);EGFR(2+);VEGF(-);PTEN(-);BCL-2(+);PDGFRa(+);IDH1R132H(-);EMA(少数+);CD34(-);INI-1(+);NF(-);ATRX(-);EGFR Ⅷ(-);MAP-2(+);MMP-9(-);Syn(部分+);H3K27M(+)。

(三)病理诊断

胶质母细胞瘤,伴有明显微血管增生及灶片状坏死。WHOⅣ级(图9)。

图9 胶质母细胞瘤病理所见(HE染色×200)

(四)术后恢复情况

患者术后病情恢复顺利,伤口愈合良好,双上肢近端肌力Ⅴ级,远端肌力Ⅲ级,双下肢肌力Ⅳ-级。出院后建议继续行放化疗治疗。术后复查磁共振(MRI)示肿瘤切除满意(图10)。

图9 胶质母细胞瘤病理所见(HE染色×200)

图10 术后磁共振(MRI)示肿瘤切除满意

a. T1像;b. T2像;c.强化像

经验与体会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脊髓内胶质肉瘤(C1-7) 下一篇:血管网状细胞瘤(延髓-C2)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