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82岁,因“全身皮疹4个月余”于2014年4月24日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颜面皮疹,为点状红色丘疹,后发展至躯干、四肢,伴瘙痒明显,并逐渐融合成片、脱屑,家属诉低热,体温37.1~37.5℃,无明显恶心、呕吐、胸闷、胸痛、四肢疼痛等不适,在当地医院住院诊治,予以静脉激素治疗5天后皮疹稍好转,停用后再发,遂予以中成药治疗(具体方案不详),皮疹无明显好转,同时逐渐出现四肢乏力,伴行走困难,四肢疼痛,以近端疼痛为主,不能下床活动,以 “皮疹待查”收入院。患病以来,患者精神、食欲、睡眠差,大便干结、小便自诉量较少,体力明显下降,体重无明显减轻。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病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无手术、外伤史。
入院查体:T 36.7℃,P 98次/分,R 20次/分,BP 135/57mmHg。神志清,精神不佳,轮椅入病房,查体合作。颜面及眶周水肿性红斑,手背皮肤鳞状红斑样改变。全身皮肤广泛融合性红斑,表面脱屑明显,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颈软,双肺呼吸音低,双下肺少许湿啰音。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98次/分,律齐,心音低,无杂音。腹软,全腹无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叩诊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凹陷性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四肢肌力下降,3~4级,四肢按压有疼痛感,以近端明显。
辅助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6.81×109/L,中性粒细胞72%,淋巴细胞8.4%,嗜酸性粒细胞8.2%↑。
心肌酶:谷草转氨酶125U/L↑(正常值4~32U/L)、肌酸激酶1150U/L↑、乳酸脱氢酶555U/L↑。
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46.05ng/ml↑、糖类抗原125 49.40U/ml↑、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17.3ng/ml↑。
血沉55mm/h↑,超敏CRP 33.9mg/L↑。
免疫全套:免疫球蛋白G 18.4g/L↑(正常值7.51~15.6g/L)、补体C3 0.74g/L↓(正常值0.79~1.52g/L)、补体 C4 0.15g/L↓(0.16~0.38g/L),风湿全套:抗核抗体核颗粒型1∶100,余阴性。
肾功能、电解质、肝胆胰脾、泌尿系、颈部淋巴结彩超及心脏超声、心电图正常。
胸部X线片(图1):双侧慢性支气管炎,双肺感染;双下肺支气管扩张可能。
PET-CT(图2):右中下肺多发结节灶,代谢增高(SUVmax值2.9~6.4),考虑肿瘤性病变所致,建议进一步结合临床及必要时行活检等,以除外转移。纵隔内及双肺门区小淋巴结,部分代谢轻度增高,右肺门区稍著,考虑肿瘤性病变可能,建议结合临床观察,以除外转移。

图1 胸部X线片
双侧慢性支气管炎,双肺感染,双下肺支气管扩张可能

图2 PET-CT检查
右中下肺多发结节灶,代谢增高 (SUVmax值2.9~6.4)
多次痰脱落细胞学(图3):镜下见上皮细胞、细菌、少许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胞,另偶见细胞核浆比稍增大。

图3 痰脱落细胞学检查
上皮细胞、细菌、少许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胞,另偶见细胞核质比稍增大
诊断:建议患者行肌活检,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等有创检查明确诊断,但患者及家属拒绝行有创检查。经会诊后临床诊断:肺部肿瘤合并皮肌炎。
予激素(甲泼尼龙)、抗感染(头孢曲松)、抗过敏(地氯雷他定、维生素C)、外用药涂擦(VitE霜、1%樟脑冷霜)治疗。患者颜面及眼睑水肿性红斑明显好转。躯干及四肢皮疹颜色变淡,脱屑减少,逐渐出现色素沉着。肌痛减轻,肌力显著改善,可自行下床行走。肌酶谱进行性下降。但肿瘤标志物变化不大(表1)。
表1 使用甲泼尼龙后生化指标及肿瘤标志物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