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以谵妄和低血压为首发症状的巨幼红细胞贫血一例
以谵妄和低血压为首发症状的巨幼红细胞贫血一例
作者
吕雪英,张勤,杨云梅
案例诊断
巨幼红细胞贫血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75岁。因“头晕、呕吐伴意识障碍1天”于2010年6月30日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伴面色苍白、四肢冰冷,随即意识模糊,烦躁,胡言乱语,大小便失禁,无四肢抽搐,无口吐白沫,由120送至本院。急诊头颅CT检查未见明显出血灶,血白细胞6.3×109/L,中性粒细胞85.9%,血红蛋白40g/L,平均红细胞体积122.9fl,平均血红蛋白量44.7pg,平均红细胞宽度23.1%,血小板43×109/L,血乳酸脱氢酶1270U/L,羟丁酸脱氢酶1282U/L。

既往史:2年前常有“头晕”,伴双下肢行走无力,在外院诊断“颈椎病”,予中医治疗。1年来因居住地变化,饮食欠佳,素食为主。近半年体重减轻10kg。

入院查体:T 37.1℃,P 67次/分,R 16次/分,BP 91/49mmHg,神志清,精神差,皮肤巩膜无明显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全身皮肤未见出血点,两肺呼吸音清,未及干湿啰音,心率67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未及,全腹无压痛,无反跳痛,双下肢不肿,双侧巴氏征阳性。

病例讨论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过程

治疗经过

入院后予以吸氧、监护,补充液体、输血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住院当晚患者再次出现间歇性谵妄,第二天查房时自诉有控制不住的幻觉。尿量较多,但血压偏低,经积极扩容等治疗后仍不能维持,故静脉给予多巴胺使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住院期间检查结果如下:

尿常规正常。

血生化:球蛋白降低,胆红素26μmol/L,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下降,其他生化指标正常。

C反应蛋白18.0mg/L。

甲状旁腺激素89.7pg/ml。

RF、ASO、ANA、ANCA等均阴性。

骨髓报告:粒红两系均可见巨幼变等病态造血现象,首先考虑巨幼红细胞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待排除,巨核细胞中等量,产血小板功能差 (图1)。

图1 6月30日骨髓改变

头颅MRI:老年性脑改变。

脑电图示:慢α活动脑电图。

颈椎MRI:①颈椎退行性变;②C5~C6、C6~C7椎间盘变性伴突出 (中央型)。腰椎正侧位示腰椎退行性变。

心脏超声:主动脉硬化,左室舒张功能减退,二、三尖瓣轻度反流。

肺部CT:①两侧胸腔少量积液;②左肺舌叶少许感染性病变,两肺纤维增殖灶。

诊断:巨幼红细胞贫血

治疗

确诊后给叶酸10mg 3次/日口服和维生素B12 1mg肌内注射1次/日治疗,5天后两药剂量均减半。患者住院1周后头晕、乏力减轻,食欲改善,颈腰酸痛渐消失,精神状态好转,幻觉消失,血红蛋白稳中有升,血小板稳步上升,血压维持于120~140/70~80mmHg,多巴胺剂量逐渐减少,并于7月14日停用。复查骨髓常规报告未再发现粒红两系巨幼变等病态造血现象 (图2)。血常规 (7月27日):血红蛋白98g/L,平均红细胞体积95.3fl,平均血红蛋白量30.9pg,平均红细胞宽度17.1%,血小板277× 109/L(图3~图8)。7月28日出院。

图2 7月9日骨髓改变

图3 血红蛋白含量变化趋势

图4 平均红细胞蛋白量变化趋势

图5 平均红细胞体积变化趋势

图6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变化趋势

图7 血小板计数变化趋势

图8 网织红细胞变化趋势

预后转归

患者出院后仍服用小剂量叶酸和维生素B12片,半年后随访,自觉无不适,生活基本能自理,饮食正常,不再偏食,每天能去公园散步。在当地医院复查血常规、血压均正常。

专家点评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老年特发性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一例 下一篇:老年POEMS综合征一例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