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80岁,因“入睡困难1个月,四肢不自主抽动15天,昏迷15小时”入院。患者于1个月前精神受刺激后出现入睡困难、早醒、情绪波动大、乏力,至郑州市黄河医院诊断为 “睡眠障碍”,给予“安定、阿普唑仑、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黛力新)”等药物(具体用法用量不详)治疗,效果欠佳。15天前情绪激动后出现四肢不自主抽动、双下肢无力、言语不利、吐字不清,后症状逐渐加重,并出现淡漠、反应迟钝、表情呆滞,未在意。15小时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神志不清,呼之不应,刺激无反应,颅脑CT示未见异常,以 “昏迷原因待查”收入院。自发病以来,饮食睡眠可,二便正常,体重较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发现血压升高5年余,最高血压178/80mmHg,现服用替米沙坦片80mg 1次/日,血压控制在140~150/60~80mmHg。否认糖尿病、心脏病、脑血管疾病病史。
入院查体:T 36.8℃,P 72次/分,R 22次/分,BP 128/72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深昏迷,压眶无反应,被动体位,查体不能合作。皮肤黏膜色泽正常,无皮疹,无皮下出血,无水肿,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侧瞳孔不等大,左侧瞳孔直径约3mm,右眼白内障术后,右侧瞳孔直径约3.5mm,双侧瞳孔对光反射灵敏,角膜反射存在,颈强直,颌下三横指。双肺听诊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72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浅感觉、深感觉、运动觉、位置觉、复合感觉均不能配合,双侧巴氏征阴性。
辅助检查:
血钠:124.3mmol/L↓;血浆渗透压:270mmol/L↓。
血液炎症指标:CRP,ESR正常。
肾小管酸化试验:可滴定酸3mmol/L,氨20mmol/L,尿渗透量348mOsm/L。
肾上腺各项激素:ACTH-COR节律正常,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卧立位测定正常,血浆3-甲氧基肾上腺素,3-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正常,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醛固酮、儿茶酚胺、VMA均正常。
甲状腺功能:正常。
心电图:窦性心律,大致正常。
胸部CT:肺部炎症,左上肺陈旧性病变,右上肺局限性肺气肿。
肾上腺CT:双侧肾上腺局部略增粗(增生?)。
颅脑MRI:双侧基底节腔隙性脑梗死,双侧额顶叶、右侧颞叶脑白质脱髓鞘,脑萎缩,右侧晶状体形态及信号异常。
入院诊断:1.昏迷原因待查;2.低钠血症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3.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4.腔隙性脑梗死。
入院后给予心电监护、吸氧、留置导尿、静脉补钠,患者于当天下午2点清醒后开始给予口服补充钠盐治疗,后监测血钠浓度持续偏低,波动于120~128mmol/L,24小时尿钠395.53mmol,尿氯358.53mmol,尿钙 18.54mmol,期间行PET-CT检查排除肿瘤,根据患者血钠、尿钠、血浆渗透压情况,考虑患者为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syndrome of inappropriate antidiuretic hormone secretion,SIADH)导致的低钠血症,患者肺部CT示:肺部炎症,但患者体温不高,血液炎症指标正常,查体听诊肺部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但不能完全确定是由于肺部炎症引起的SIADH,但治疗上仍应严格限水,每天入水量控制在1000ml内,停止口服补充钠盐,复查患者电解质情况,血钠水平上升,波动在130~135mmol/L,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躁狂、胡言乱语、答非所问,请精神心理科专家会诊后考虑长期低钠引起脑细胞功能受损,给“奥拉西坦针、喹硫平”治疗1个月后患者精神症状消失,血钠135.9mmol/L,病情好转出院。
出院诊断:1.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SIADH);2.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3.腔隙性脑梗死。
1.2012年1月 未再出现昏迷,偶有双下肢乏力,血钠134mmol/L,嘱继续限水。
2.2012年4月 未再出现昏迷,无恶心呕吐,一般情况可,血钠135mmol/L,肺部CT较前无明显变化。
3.2012年10月 血钠132mmol/L,精神较差,偶有恶心,无呕吐、乏力等,因其近期未注意限水,嘱其加强限水,每天1000ml以内。
4.2013年4月 血钠135mmol/L,肺部CT较前无明显变化,精神可,未诉明显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