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高龄脓肿分枝杆菌肺病一例
高龄脓肿分枝杆菌肺病一例
作者
王和,郭岩斐,方保民,孙铁英
案例诊断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脓肿分枝杆菌肺部感染(支气管内膜及右侧肺不张组织内不除外)
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94岁,因 “咳嗽、咳痰1天,发热半天”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于2007年1月15日入院。

既往史:高血压,冠心病 陈旧性心肌梗死,2型糖尿病,脑血栓后遗症期,血管性痴呆。

病例讨论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经过

2007年5月因肺炎,急性Ⅱ型呼吸衰竭予紧急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1周后行气管切开,多次尝试撤机未成功。2009年10月腹腔感染、腹壁肌间血肿合并失血性休克,积极的内科保守治疗后肌间血肿吸收。因出现胃轻瘫并继发反复误吸感染,于2010年9月全麻下行胃空肠造瘘术,其后定期更换造瘘管。2012年7月出现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急性肾损伤、心脏骤停,给予紧急心肺复苏、补液、胰岛素泵控制高血糖,阿托品及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支持;患者恢复窦性心律,阵发心房颤动,肾功能恢复至基础水平,高渗昏迷纠正。

病情变化:自2012年9月11日起无诱因出现反复持续低热,体温37.3~37.7℃,气管套管内可吸出少~中量白黏痰,无咯血、喘息等;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无明显缓解。

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痴呆状,持续呼吸机辅助呼吸;双肺叩诊呈清音,右下肺呼吸音稍低,双下肺可闻及少许细湿啰音较前无增多;心界不大,心音较低,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可见胃空肠造瘘管,触诊腹壁张力较高,叩诊鼓音,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

血常规正常;血沉、CRP等检查轻度增高。

痰涂片找抗酸杆菌(+)×5次。

痰分枝杆菌培养为快速生长分枝杆菌,行DNA序列测定鉴定被测菌株为:非结核分枝杆菌中的脓肿分枝杆菌;药敏试验:对常用的一线和二线抗结核药物均耐药。

PCR法查痰结核菌(-);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

肺部CT(图1,2012年9月14日)示:双肺未见结节、支气管扩张、空洞、实变影;右下肺可见肺不张,双侧胸腔积液。反复查右侧胸腔积液涂片及病原学培养均阴性。

图1 2012年9月14日胸部CT

双侧胸腔积液,右下肺膨胀不全

诊断: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脓肿分枝杆菌肺部感染(支气管内膜及右侧肺不张组织内不除外)

治疗:因患者反复低热、痰涂片抗酸染色持续阳性,给以克拉霉素为主联合乙胺丁醇及头孢西丁的三联抗分枝杆菌治疗。3个月后连续8次痰涂片找抗酸杆菌(-),提示治疗有效。后因患者输液通道难以维持,停用静脉头孢西丁换用口服莫西沙星片。继续克拉霉素联合乙胺丁醇联合莫西沙星(后因药物副作用,单用克拉霉素治疗)半月后复查痰涂片抗酸染色复转为(+)。但患者无发热、痰量增多、痰中带血等症状,双肺啰音较前无增多。监测胸部X线片未见肺部明显新出现病变。调整治疗为:①阿奇霉素0.25g/d,3~5天后改为隔日1次;②加用乙胺丁醇0.5g/d;③再次给予静脉头孢西丁。经上述三联方案治疗过程中反复查痰抗酸杆菌涂片转为(-)但培养仍持续为(+)。于2013年10月13日因痰涂片找抗酸杆菌多次均(-),考虑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及胸部影像学进展的表现。停止治疗,近一年规律检测痰抗酸杆菌涂片及培养间断为阳性;胸部X线片示双侧胸腔积液表现,胸部胸腔积液B超提示双侧胸腔积液逐渐增多,经加强利尿后有所减少但持续存在。反复留取右侧胸腔积液涂片及抗酸杆菌培养均阴性。继续监测患者脓肿分枝杆菌感染情况,未继续治疗。

专家点评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老年重症肺炎并双侧胸腔和心包积液一例 下一篇:老年不典型肺部感染伴反复发热一例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