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意外发现一例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意外发现一例
作者
刘倩,陈晓燕,周健
案例诊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Ⅳ级急性加重期,Ⅱ型呼吸衰竭,呼吸性酸中毒,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支气管扩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陈旧前间壁心肌梗死,心律失常-阵发性心房颤动,心功能NYHAⅡ级,高血压3级(极高危),前列腺增生,胆石症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81岁,因“反复咳嗽、咳痰、喘息20余年,加重2周”入院。患者20余年来反复于季节变换或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白黏痰,伴喘息,每年发作2~3次,持续3~4个月,经抗感染、平喘、祛痰治疗症状可好转。5年来咳嗽、咳痰、喘息发作较前频繁,每年5~6次,累计持续时间4~6个月,多次查动脉血PCO2>50mmHg。10个月前因“肺性脑病”予呼吸机辅助呼吸及抗感染对症治疗后好转。2个月前咳嗽、咳痰、喘息加重,查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6.8%、免疫球蛋白总IgE>3000IU/ml;肺功能示“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 1.0)/用力肺活量(FVC)为30%、FEV 1.0占预计值27%,吸入硫酸沙丁胺醇后FEV 1.0增加11%、FEV 1.0增加值为70ml(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及雾化吸入硫酸沙丁胺醇4日后所测)”;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Ⅳ级急性加重”,经抗感染、平喘、祛痰治疗后缓解。近2周受凉后咳嗽、咳痰加重,每日咳白黏痰10余口,伴喘息,活动时明显。1天前动脉血气分析:pH 7.33,二氧化碳分压67.5mmHg,氧分压58.9mmHg。血白细胞6.76×109/L,中性粒细胞48.7%,嗜酸性粒细胞7.5%。胸部X线片示左肺下叶及右肺上叶片状模糊影,炎症?双肺纹理增多、紊乱。先后予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静点治疗,症状略缓解,为进一步诊治收住院。

既往史:①支气管哮喘40余年。②13年前因“持续性胸痛不缓解”诊断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保守治疗好转。目前应用氯吡格雷、比索洛尔、硝酸酯类药物。③阵发房颤10余年。④高血压5年,最高200/100mmHg,平素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血压控制可。⑤胆石症、前列腺增生病史。⑥青霉素、阿奇霉素过敏。⑦吸烟40余年,40~60支/日,戒烟20年。

入院查体:神志清,精神差,BP 150/60mmHg,喘息貌,唇甲略发绀,可见杵状指,颈静脉无怒张,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桶状胸,双肺叩诊过清音,双肺呼吸音低,可闻及散在哮鸣音,双下肺可闻及湿啰音,右肺著。心界位于左侧锁骨中线上,心率78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墨菲征阴性。双下肢不肿。

入院后辅助检查:

血常规:WBC 7.10×109/L,中性粒细胞79.70%↑,嗜酸性粒细胞0.10%。

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正常范围,免疫球蛋白总IgE>3000IU/ml↑。

血气分析(未吸氧):pH 7.320↓,PCO2 72mmHg↑,PO2 48.8mmHg↓,BE 8.5mmol/L↑,SO2 78.4%↓。

痰相关检查:2次痰病理均未见瘤细胞,痰涂片找嗜酸性粒细胞阴性,2次痰抗酸杆菌检测(-),痰培养:少量白色假丝酵母菌,草绿色链球菌,奈瑟菌。

肺部CT:双肺肺气肿、左肺下叶局部肺大疱形成,右肺上叶、中叶、左肺舌叶及下叶小支气管略扩张,部分管壁增厚,周围可见云絮状模糊影(图1)。

图1 肺部CT

A.右肺上叶支气管扩张;B.右肺中叶中心型支气管扩张;C.左肺舌叶支气管扩张

尿便常规、肝肾功能、D-二聚体、肿瘤标志物、甲状腺功能、NT-proBNP正常。

入院诊断: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Ⅳ级急性加重期 Ⅱ型呼吸衰竭 呼吸性酸中毒;2.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3.支气管扩张;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陈旧前间壁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阵发性心房颤动 心功能NYHAⅡ级;5.高血压3级(极高危);6.前列腺增生;7.胆石症。

病例讨论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头孢他啶抗感染,甲泼尼龙静点平喘、抑制炎症反应,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平喘,氨溴索祛痰,法莫替丁保护胃黏膜。根据病史、查体及辅助检查结果,病因不支持肺炎、肺栓塞、肺癌、肺结核、心源性哮喘,考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断明确。但近5年来病情进展较快,反复出现Ⅱ型呼吸衰竭,治疗效果不满意,结合该患者同时存在支气管哮喘,肺部CT提示中心性支气管扩张为主、支气管痰栓、肺部浸润影,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免疫球蛋白总IgE明显升高,考虑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可能,进一步行特异性IgE检验:特异青霉3级6.25kUA/L,烟曲霉3级5.95kUA/L,白念珠菌2级2.42kUA/L(正常值:<0.35kUA/L),考虑ABPA诊断明确。于病情稳定后甲泼尼龙由静点逐渐减量至每日4mg长期口服维持治疗,监测肝肾功能尚可,同时加用伊曲康唑(200mg,2次/日)口服治疗,随诊半年无明显喘息发作。

专家点评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高龄肺炎型肺癌的临床表现及治疗一例 下一篇:老年患者肺部感染合并代谢性脑病一例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