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老年慢性肺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诊治一例
老年慢性肺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诊治一例
作者
南昊宇,杜毓锋
案例诊断
肺血栓栓塞症(中危),肺动脉高压,双侧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形成,右侧胫后静脉血栓形成,急性胆囊炎肝功能损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型心脏病
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61岁,因“发作性活动后胸痛、气短2年,加重1个月”于2010年7月19入院。患者发作时疼痛向左肩部放散,伴心慌、头晕,持续数分钟,休息后缓解。当地医院心脏彩超示:肺动脉高压,诊断“肺心病”,对症治疗,效果欠佳。1个月前症状加重,伴心慌、多汗、头晕、恶心,含服“速效救心丸”好转,曾2次出现血压下降,扩张冠状动脉、抗感染、抗凝、对症治疗,症状未好转,遂入我院。

既往史:2年前跌倒致左侧股骨外侧挫裂伤。

入院查体:BP 127/95mmHg,神志清,双下肺呼吸音弱,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92次/分,律齐,P2分裂,腹软,右上腹压痛(+),反跳痛(+),墨菲征(+),双下肢周径一致,无水肿。

入院后辅助检查:

血气分析:pH 7.337↓,PO2 64mmHg↓,PCO2 39.4mmHg,SO2 91%↓。

血常规:白细胞12.9×109/L↑,中性粒细胞75.4%↑。

血生化:谷草转氨酶:693U/L↑,谷丙转氨酶:420U/L↑,心肌酶正常。

凝血检查:D-二聚体:1784ng/ml↑,国际标准化比值1.17。

心电图示:Ⅰ、Ⅱ、aVF、aVL和V3~V6导联ST段下移,T波倒置。

心脏超声:右房、右室扩大,肺动脉增宽,肺动脉高压(估测49mmHg)↑。

双下肢深静脉超声:①双侧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形成;②左侧小腿肌间静脉内强回声团块,考虑陈旧性血栓,静脉石;③右侧胫后静脉血栓形成。

胸部CTPA:①双侧胸腔积液伴双下肺膨胀不全;②心包积液,冠状动脉钙化;③双肺动脉多发肺栓塞(图1);④胆囊炎。

图1 肺部CTPA(箭头所示为肺动脉内血栓)

腹部B超:胆囊体积大伴胆囊壁增厚。

诊断:1.肺血栓栓塞症(中危);2.肺动脉高压;3.双侧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形成,右侧胫后静脉血栓形成;4.急性胆囊炎肝功能损害;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型心脏病。

病例讨论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诊疗经过

给予吸氧,静卧等处理。

该患者病史2年,间断发作,此次加重1个月,症状不典型,结合辅助检查所见仍考虑为慢性肺栓塞,近1个月症状加重,可能有新的栓塞发生,仍应给予抗凝治疗;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4100U,2次/日,并口服华法林2.5mg/d,患者症状逐渐好转,复查凝血功能调整华法林用量。因合并急性胆囊炎,肝功能异常,给予禁食,保肝,抗炎等对症治疗,与患者及家属协商放置滤器,患者家属暂时不同意。治疗3周后病情好转出院。

预后转归

出院时患者胸痛气紧明显好转,转氨酶恢复正常,可在床上活动,进半流食。血压104/66mmHg,右肺呼吸音弱,双肺底可闻及湿啰音;心率68次/分,P2分裂,腹软,无压痛。华法林剂量3mg/d。因双下肢有下肢静脉血栓,仍可能再次发生急性肺栓塞,告知家属。

院外随访:患者坚持口服药物,定期复查凝血功能。未再发生胸痛气短。

专家点评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高龄急性肺栓塞患者溶栓继发穿刺部位血肿一例 下一篇:反复排尿后晕厥的高龄肺栓塞一例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