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89岁,因“间歇性胸闷、气短8年,食欲不振6个月,加重2日”于2014年8月9日入院。于2014年8月7日不慎受凉,导致胸闷、气短、食欲不振等症状加重。
既往史:“冠心病 持续性心房纤颤”8年,未正规治疗;体重进行性下降2年。
入院查体:T 36.6℃,P 66次/分,R 20次/分,BP 120/70mmHg,体重31kg,BMI 15.8kg/m2,神志清,回答切题,半卧位,呈恶病质,全身皮肤黏膜干燥,弹性降低,皮下脂肪菲薄,肌肉松弛无力,指甲粗糙无光,口唇无发绀,浅表淋巴结未见肿大,颈静脉充盈,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扩大,心率76次/分,律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快慢不一,腹部(-),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辅助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5.1×109/L,中性粒细胞85.8%↑,淋巴细胞8.3%,血红蛋白121g/L。
血生化:总蛋白54.8g/L,血浆白蛋白25.3g/L↓,前白蛋白13.1mg/ml↓,尿素氮12.40mmol/L↑,肌酐211.1μmol/L↑,估算eGFR 18.11ml/(min·1.73 m2)↓,TnT 0.04ng/ml,NT-proBNP 7831pg/ml↑。
凝血功能、电解质、心肌酶、甲状腺功能、血气分析均正常。
心电图:异位心律,心房颤动,ST-T改变。
胸部X线片:双肺纹理增粗,考虑两肺下野支气管感染征象,心影增大。
心脏超声:主动脉瓣、二尖瓣少量反流,LVEF 48%。
入院诊断: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缺血性心肌病 持续性心房纤颤 心功能Ⅳ级;2.肺部感染;3.慢性肾衰竭(CKD4期);4.中度营养不良;5.低蛋白血症。
控制感染、降低心肌耗氧、利尿、扩血管、慢性肾衰非透析治疗,胸闷、气短、食欲不振症状缓解不明显,经营养科专家会诊评估为中度营养不良,建议在现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以营养支持治疗。正常成人每天应该摄取1700kcal左右热量,结合患者进食情况建议肠内加肠外联合营养支持,因心衰限制全天总入量1500~2000ml,具体方案如下:
肠外:外周静脉全合一营养液880ml,全天可提供能量900kcal,蛋白31g。
肠内:日常饮食(估计能量600 kcal)+口服营养补充剂。给低脂、低蛋白饮食、半流饮食,多食用含淀粉高的食物,如粉条、土豆、藕,适量用嫩菜叶、香蕉、橘子等,蒸煮炖为主。定时定量,少量多餐。限盐2~3g/d。营养补充剂:分次口服整蛋白型肠内营养混悬液(瑞能)200ml(能量220kcal,蛋白10g)以补足全日所需热量。
在常规控制心衰治疗基础上,给予上述营养支持治疗11天(其中静脉营养共3天)后患者胸闷、气短、食欲不振等症状明显缓解,饮食及精神状况好转,复查总蛋白58.5 g/L,血浆白蛋白33.8g/L↓,前白蛋白15.3mg/ml↓,尿素氮17.03mmol/L↑,肌酐251.0μmol/L↑,NT-proBNP 5230.0pg/ml↑,心肌酶正常。出院时体重 31.3kg,BMI 16.0kg/m2,嘱继续服用营养补充剂,逐步恢复正常饮食。
出院4周电话随访:患者体重32kg,BMI:16.3kg/m2,可下床活动,营养状况逐渐改善,食欲不振、胸闷、气短症状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