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老年患者同时发生胃癌、肾癌及胃间质瘤一例
老年患者同时发生胃癌、肾癌及胃间质瘤一例
作者
李颖,王晓斌,王智华,白松
案例诊断
胃中-低分化腺癌T2N2M0期,左肾上极透明细胞癌,胃间质瘤
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72岁,因“反复咯血14年,发热伴咳脓痰5天”于2010年6月8日入院。

既往史:有“白癜风”病史。无吸烟及饮酒史。无疾病家族史。

查体:T 36.8℃,BP 120/60mmHg,R 20次/分,消瘦,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左中肺可闻及哮鸣音及湿啰音,心率80次/分,律齐,腹软,无压痛,肝脾未扪及,未扪及包块,全身皮肤散在白斑。

辅助检查:

肿瘤标志物:CA199 134.21kU/L↑,CA242 147.8kU/L↑。

腹部超声:左肾实质性结节性质待查。

CT:①左肾上极可见软组织肿块影,大小约4.7cm×5.2cm,其内可见低密度坏死,增强后不均匀强化,多考虑肾癌,肾盂受侵犯;②胃壁明显增厚。

上消化道X线钡餐:胃窦部及胃体部巨块型癌,向浸润型发展。

胃镜:胃癌、胃潴留;活检:胃窦中分化腺癌。

尿便常规正常。

入院诊断:1.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2.胃癌;3.左肾上极包块性质待查 肾癌可能。

病例讨论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诊治经过

给予抗感染、对症支持等治疗。感染控制后完善术前准备于2010年7月6日在全麻下行 “胃癌根治术,左肾上极包块切除术”。术中见胃窦部、胃体部巨大包块,约12cm×6cm×5cm大小,已突破浆膜。另见胃体、胃底部浆膜多个米粒至黄豆大结节灶,取活检(3个)。左肾上极肿块约5cm×5cm×4cm大小,质硬,给予完整摘除。

术后病理:

(1)胃中低分化腺癌(蕈伞型,大小10cm×8cm×2cm,侵及胃壁肌层,未突破浆膜),脉管癌栓(+),近端、远端切缘未见癌侵犯。胃小弯侧淋巴结见癌转移(6/10),

胃大弯侧淋巴结见癌转移(3/3),(胃网膜左淋巴结)未见癌转移(0/5),(胃左旁淋巴结)见癌转移(2/2)。

(2)胃壁结节灶:胃间质瘤伴灶性钙化(上皮样细胞型)。肿瘤直径0.7cm,核分裂0个/50HPF。免疫组化:CD117(+),CD34(+),CK(+),S-100(+),SMA(+),Bcl-2(+)。

(3)左肾上极包块为透明细胞癌,Fuhrman核级:2级,坏死(-)。

术后患者恢复可,术后动态观察患者血常规:白细胞总数(2.8~3.4)×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0%~70%。因患者白细胞低,消瘦,全身情况欠佳,患者拒绝行化疗,故仅定期行免疫治疗。复查CA199 42.92kU/L;CA242 25.02kU/L,较术前明显降低。于2010年8月13日出院。

出院诊断:1.胃中-低分化腺癌T2N2M0期;2.左肾上极透明细胞癌;3.胃间质瘤。

预后转归

术后5个月随访:左锁骨上窝、左胸锁乳突肌下段周围、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旁多个淋巴结肿大,考虑转移灶。肿瘤标志物较前明显增高:CA199 613.2kU/L↑,CA242 200.0kU/L↑。考虑出现肿瘤转移,患者有治疗意愿,行左颈部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姑息性放疗同时口服替吉奥化疗(每晨25mg,每晚50mg,口服28天,停14天为一个疗程)。经20次放疗,1个疗程化疗后复查上述淋巴结明显缩小。

术后8个月随访:有发热、胸痛、咳嗽、喘息、咳血痰、消瘦、乏力。辅助检查:双肺多发结节状片状影,肺内多发转移灶。腹膜后多个淋巴结肿大。考虑诊断:1.双肺肺炎;2.胃中-低分化腺癌晚期并双肺及多处淋巴结转移;3.左肾上极透明细胞癌术后;4.胃间质瘤术后。给予吸氧、抗感染、对症、无创通气支持等治疗,但患者病情逐渐加重,最终因呼吸衰竭抢救无效死亡。

专家点评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老年患者冠状动脉搭桥与结肠癌根治同期手术一例 下一篇:高龄患者脑梗死、肺感染并心力衰竭后的综合康复治疗一例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