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多学科诊治腹痛待查的经验与体会
多学科诊治腹痛待查的经验与体会
作者
蒋奎荣
案例诊断
腹痛,结肠腺癌,左上腹动脉瘤合并破裂出血,肠梗阻,胆囊炎,胆囊结石
导读

腹痛待查在普外科门急诊较为常见,而肠梗阻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肠梗阻发病后,不但在肠管形态上和功能上发生改变,还可导致一系列全身性病理改变,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的生命。随着病情的一波三折,多学科模式在疾病诊治方面体现了巨大的优势。

病例简介

患者,男性,78岁,以“腹痛腹胀3天”于2015年1月急诊入院。

患者三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痛腹胀,为持续性疼痛伴阵发性加剧,无寒战发热,有恶心未呕吐,至当地医院行腹部立位平片示:肠梗阻,予以保守治疗未见明显好转,遂转至我院,急诊“肠梗阻”收入院。患者近3个月有大便习惯改变,稀便与便秘交替,无黏液脓血便,病程中未解大便,但有少量排气,小便量少,食纳减退,近2个月体重下降约5kg。患者3个月前行双侧腹股沟疝修补术,有高血压病史20余年,口服“卡托普利”、“尼群地平”,血压控制在140/80mmHg。

体格检查:T:36.5℃;P:98次/分;R:23次/分;Bp:110/70mmHg。神志清,精神萎,营养较差,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腹部平软,未见Grey-Turner征和Cullen征,双侧腹股沟见手术瘢痕,右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肝肾区无叩痛,Murphy征(-),移动性浊音(+),肠鸣音亢进,10次/分,肛门指诊未及肿块,指套无血染。

实验室检查:见表1。

表1 入院时的实验室检查结果

续表

入院时腹部立位平片:提示肠梗阻;腹部平扫CT(图1):①肠梗阻、腹腔积液、腹膜后大片混合密度影,出血?占位?合并肠套叠?②胆囊炎、胆囊结石、胰腺密度不均匀、胰腺炎?③右侧胸腔少量积液。

◎图1

入院时影像学检查

入院诊断:1.肠梗阻 2. 胆囊炎伴胆囊结石

入院后行腹部增强CT(图2)提示:①左上腹动脉瘤合并破裂出血;②肠梗阻,大量腹水;③胆囊炎,胆囊结石;④双侧胸腔积液,双下肺膨胀不全。

◎图2

入院后腹部增强CT

病情变化:患者在完成腹部增强CT返回科室后突发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心电监护示血压73/45mmHg,心率110次/分,腹胀伴腹部膨隆明显,急查血气分析示:Hb:62g/L,HCT20%,BE:-8.8mmol/L,行腹腔穿刺可抽出不凝血,立即予以补液、输血等抗休克治疗。

诊断:1.左上腹动脉瘤合并破裂出血 2.肠梗阻 3.胆囊炎、胆囊结石

临床决策分析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过程

治疗过程Ⅰ

我们选择急诊介入手术(图3)。

图3

腹腔干及其分支未见动脉瘤和造影剂外渗;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显示:左上腹见一动脉瘤,并可见造影剂外溢,由肠系膜上动脉第一分支供血

(一)介入手术过程

以3F微导管超选至供血动脉分支内,在透视下经微导管先栓塞直径为3mm的微弹簧圈三枚,再栓塞浓度约为10%的GLUBRAN胶约1ml,最后造影见动脉瘤及活动性出血消失。

(二)介入手术后情况

术后转ICU进一步治疗。心电监护示:窦性心律,心率91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80~83/ 47~54mmHg,SpO2 100%,体温35.8℃。血气:pH 6.947,PaCO2 43.5mmHg,PaO2 61mmHg,BE -23mmol/L,Na+ 127mmol/ L,K+ 5.7mmol/L,SaO2 73%,Hb未测出,Lac 12.2mmol/L。给予抗休克、输血等,气管插管、器官功能支持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

介入术后21天脱呼吸机,25天转至普通病房。转出时情况(图4):心率79~105次/分,呼吸12~28次/分,血压110~142/61~80mmHg,SpO2 98%~100%,体温36.0~36.7℃。神志清楚,呼吸平静,流质饮食,有肛门排气,少量宿便排出。腹部略膨隆,稍胀,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

转入普通病房后情况:出现不全性肠梗阻表现,腹胀,少量排气伴黏液便。肠镜检查(图5)。

图4

介入术后15天复查CT示:①肠系膜动脉分支动脉瘤栓塞术后改变,血肿较前吸收;②腹水盆腔积液较前吸收;③胆囊炎胆囊结石;④肠管明显扩张积气,内见气-液平面

图5

距肛门26cm可见乙状结肠一菜花样改变,表面质脆,易出血,环绕肠腔一周,肠腔狭窄,镜身无法通过,随后放入一1.8cm×1.8cm肠道支架

诊断:1.腹腔动脉瘤栓塞术后 2. 乙状结肠占位

治疗过程Ⅱ

结肠支架置入后,患者肠梗阻症状缓解,支架置入后11天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图6)。

图6 术中探查见局部肠管壁不规则增厚,未侵犯浆膜

术后病理:结肠腺癌,Ⅱ级,肿瘤范围8cm×3.5cm×0.8cm,肿瘤侵犯肠壁全层,下切缘未见癌残留,肠周淋巴结未见癌转移(0/8)。结肠癌分期为T3N0M0,ⅡA期。

术后恢复良好,术后6天拔除腹腔引流管,7天顺利出院。

经验体会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专家述评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外伤脾破裂切除后、十二指肠水平部破裂延误诊断的治疗经验与体会 下一篇:巨脾切除术后出现胃瘘的处理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