贲门癌根治术后并发症是影响患者短期恢复和远期预后的重要原因,其中吻合口瘘是术后常见严重并发症。吻合口瘘患者治疗周期长,病情复杂,死亡率高。术后患者一旦发生吻合口瘘,如何早期正确诊断和及时有效地治疗是外科医生必须面对的一项严峻挑战。
患者,男性,70岁,于2014年2月2日因“贲门癌术后17天,呼吸困难10天,发热3天。”急诊入院。
现病史:患者17天前在当地医院行“贲门癌根治术(全胃切除+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术后第7天出现胸闷、呼吸困难、SpO2下降。胸部CT示“双侧胸腔积液、双肺感染”在当地医院行双侧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术,引流量最多每日1000ml。术后14天患者出现发热(体温38.2℃)。遂转来我院就诊,为进一步治疗收治入院。
体格检查:T 38.6℃,P 100次/分,R 22次/分,BP 106/67mmHg。双侧胸部分别可见一根引流管,每日引出100ml淡黄色液体。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许湿啰音。腹平坦,切口敷料干燥,引流管在位,引出少量黄色液体,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活跃。
辅助检查:WBC:13.73×109/L,NE%:84.5%,Hb:109g/L,PLT:312×109/L,ALT:72.7U/L,TBIL:30.2μmol/L,DBIL:20.9μmol/L,IBIL:9.3μmol/L,ALB:28.3g/L,D-Dime:8.1mg/L。口服亚甲蓝,引流管中有蓝色引流液。胸腔引流液细菌培养+药敏:绿色链球菌群,屎肠球菌,白假丝酵母菌。
胸部及上腹部CT(2014年2月4日):两肺少许感染、肺气肿;两侧胸腔大量积液伴两肺膨胀不全,其内可见气-液平面,考虑脓胸;肝左叶旁及胰腺尾部包裹性积液;肝、肾囊肿。
入院诊断: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
治疗措施:予以禁食,抑制消化液分泌,应用广谱抗生素抗感染,肠内营养支持,纠正低蛋白血症、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持胸腔引流通畅等保守治疗。
肠内营养:推荐剂量为20~30ml(26~39kcal)/(kg·d),平均剂量为1500ml(1950kcal)/d,逐渐增加剂量:第一天500ml,第二天1000ml,最终1500ml,最大100ml/h,输液泵调整速度及温度(图1、图2)。

图1 肠内营养输入途径

图2 腹部平片确认肠内营养管位置
入院第10天CT检查:胸部及上腹部CT(2014年2月12日):贲门癌术后改变;两肺少许感染、肺气肿、两侧胸膜肥厚;两侧胸腔大量积液伴两肺膨胀不全,可见气-液平面,考虑脓胸,较前片(2014年2月4日)减少;肝左叶旁及胰腺尾部包裹性积液。
入院第12天CT引导胸腔穿刺引流:双侧胸腔分别抽出450ml脓液,置入14F导管引流。
入院第24天CT检查:胸部及上腹部CT(2014年2月26日):贲门癌术后改变;两肺少许感染、肺气肿、两侧胸膜肥厚;两侧胸腔大量积液伴两肺膨胀不全,可见气-液平面,较前片(2014年2月12日)积液量明显较少;肝左叶旁及胰腺尾部包裹性积液(图3)。

图3 CT引导穿刺置管引流术前后对照(2014年2月14日与2014年2月26日)
患者一般情况可,无腹痛腹胀,无畏寒发热,无恶心呕吐,大小便正常。双侧胸腔引流量逐渐减少至无液体引出,白细胞恢复正常。患者于入院第32天出院(图4、图5)。

图4 治疗期间检查结果曲线图(2014年2月12日至2014年2月22日)

图5 治疗期间检查结果曲线图(2014年2月23日至2014年3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