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肠吻合口瘘的引流治疗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肠吻合口瘘的引流治疗
作者
郑元,刘武
案例诊断
胃十二指肠吻合口瘘,胃大部切除术后
导读

54岁男患者因胃窦部低分化胃癌做胃癌根治性胃大部切除、胃十二指肠吻合术;手术后7天突发胃十二指肠吻合口瘘伴腹腔大出血。第2次开腹手术止血有效,放置普通腹腔乳胶管引流无效。第3次开腹手术中我院改为使用“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引流”。住院29天治愈出院。

病例简介

患者,男性,54岁,因胃窦部低分化腺癌在外院做胃癌根治性胃大部切除、胃十二指肠吻合术。手术后7天突发腹剧痛、呕血、失血性休克伴有发热。急诊剖腹手术探查可见胃十二指肠吻合口瘘及胰头十二指肠部小血管出血;手术给予出血部位的小血管缝扎止血,加腹腔多根乳胶引流管引流;重新放置鼻胃管胃肠减压。第2次手术后患者持续存在腹痛、腹胀、高热,无排气排便;给予多种抗生素静滴等治疗无好转,第2次手术后5天转入我院。

转院后我们立即给予全身麻醉下第三次开腹手术探查。在我院的(第3次)开腹手术中探查可见腹腔内有广泛的疏松粘连,胃十二指肠吻合口处瘘口接近半圈,第2次开腹手术放置的乳胶引流管通畅,但是腹腔内依然残留有多量含胆汁的胃肠液,腹膜炎明显,左侧膈肌下肝上形成脓肿。手术冲洗腹腔,去除原有的全部腹腔乳胶引流管,改为使用2条“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引流管”放置于胃肠吻合口瘘口旁,还在左侧膈肌下脓肿处放置1条“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引流管”,一期缝合关闭腹壁手术切口。手术后持续给予“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引流”治疗,配合肠外与肠内营养支持治疗。

手术后维持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近1周;术后3天开始经过空肠营养管给予全流食肠内营养输入;手术后7天拔除胃肠减压管。

使用“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引流”2周,“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引流”无明显的胃肠液引出时,关闭腹腔负压吸引;保留引流管观察2天,未见瘘口处有消化液外溢;拔除所有腹腔引流管,拆除全部腹壁切口缝合线。观察至第3次手术后3周判断为胃十二指肠吻合口瘘自愈,开始试进足量半流食,观察无胃肠吻合口狭窄梗阻等表现。住院29天出院。

术前讨论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过程

(一)手术过程

使用全身麻醉,经过原来的腹部正中切口拆除原来的腹壁切口缝合线,钝性分离进入腹腔。进入腹腔后使用大量37℃温盐水冲洗腹腔内的胃肠液及脓液,及时吸引干净残液;再钝性分离上腹部少量的大网膜粘连包裹,显露胃十二指肠瘘口及膈下脓肿的脓腔,继续给予及时的冲洗、吸引。在胃十二指肠吻合口旁上下方摆放2条“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引流管”,左侧膈下脓肿处也放置1条“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引流管”,各引流管均经过原来的腹部手术切口及腹壁戳口就近引出体外。使用可吸收性缝合线连续缝合腹壁切口深层,腹壁切口放置细引流管及多个乳胶引流条,丝线间断缝合皮肤,各引流管皮肤缝合1针结扎捆绑固定(图1)。

手术后回外科普通病房立即开始“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引流”治疗。

图1 术后引流管的放置情况

(二)术后情况

第3次开腹手术后腹腔的“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引流管”中持续有含胆汁的胃肠液引出,每日引流液在400ml左右,使用0.9%氯化钠冲洗液量4000~6000ml冲洗腹腔引流管。术后24小时患者发热好转,无休克出现,无明显血性液体引出,腹痛及精神状况逐渐好转。手术后1天开始肠外营养支持,连续使用1周,手术后3天开始增加经过空肠营养管泵控输入肠内营养液。手术后2周腹壁切口愈合良好,“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引流”无胃肠液引出,试验性停止负压吸引;观察1周引流管无液体引出,开始试进半流食,拔除所有引流管(图2)。手术后29天出院。

图2 术后1周后引流管无液体引出,试进半流食后,拔除所有引流管

预后

患者于第3次腹部手术后29天痊愈出院。出院后继续进半流食,3个月后开始进普食。手术后随访2年,无胃癌复发,无肠梗阻;生活正常,饮食正常。

经验与体会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专家述评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瘫的治疗 下一篇:腹腔镜辅助直肠癌Miles术后盆腔腹膜疝的防治经验与体会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