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感染属于胆道外科常见疾病,按发病部位可分为胆囊炎和胆管炎两类。而造成胆道感染的致病菌几乎都是肠道细菌逆行进入胆管,细菌和毒素亦可逆行进入肝血窦,产生严重的脓毒血症,发生感染性休克。肠源性多菌种联合感染而产生大量细菌毒素,是引起本病严重感染的病原性因素。
本例胆道感染患者既往于24年前因“胆总管结石”在当地医院行胆总管十二指肠侧-侧吻合术。虽然现在极少采用这种手术方式,但应考虑其在当时的实用性。此术式一旦发生远期并发症,后果严重,及时发现胆道感染的原因并正确处理是解除其胆道感染的唯一手段。
患者,女,62岁,以“间断性上腹部疼痛1年余,加重伴腹胀、发热7天”于2014年12月入院。
该患者1年多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为阵发性疼痛,以左中上腹部疼痛为主,无其他不适症状,期间未曾系统诊治,疼痛症状多可自行缓解。患者7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进一步加重,为持续性疼痛,以左中上腹部疼痛为主,伴腹胀,恶心,呕吐多次,呕吐物为少量胃内容物,发热,体温最高为38.8℃,无寒战,无皮肤、巩膜黄染,曾在当地诊所经对症治疗4天后,症状未见缓解,在某医院就诊,经对症治疗2天后,症状未见缓解。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急诊以“腹痛待查”收入院,小便色深黄,排气,2天未排便,无呕血、黑便,近期体重未见减轻。
既往史:冠心病病史10余年,自述口服药物(具体药物名称、用法及剂量不详)治疗。高血压病病史10余年,自述口服药物(具体药物名称、用法及剂量不详)治疗。否认糖尿病病史,自述30年前在当地医院行绝育手术。24年前因“胆总管结石”在当地医院行胆总管十二指肠侧-侧吻合术。无外伤史及输血史,自述海产品过敏,无药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无腹壁静脉曲张,右上腹部见一纵行手术切口瘢痕,长约12.0cm,上腹部压痛,以左中上腹部压痛为著,无反跳痛及肌紧张,Murphy征阴性,肝脾肋下未触及,全腹叩诊呈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约5次/分,未闻及气过水声及血管杂音。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WBC18.9×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9.9%。
(2)肝功能、电解质:总蛋白57.8g/L,白蛋白33.6g/L,总胆红素51.40μmol/L,结合胆红素35.50μmol/L,非结合胆红素15.90μmol/L,钾3.40mmol/L。
影像学检查:
(1)肝胆胰脾彩超:肝左叶异常回声,肝脓肿可能性大,伴肝周积液,脾略厚,脾周积液。
(2)肝胆脾CT(平扫):肝左叶低密度,必要时建议增强进一步检查。肝内胆管及胆囊内积气,请结合临床。脾脏周围改变,考虑脾周积液,待除外脾栓塞,请与原片比较。
(3)胰胆管造影(MRCP):肝左叶异常信号建议进一步增强检查。脾周积液(图1)。
(4)肝胆脾MRI:肝左叶异常信号,考虑脓肿所致可能性大,必要时穿刺检查。肝内外胆管及胆囊改变,请结合临床,建议进一步检查。脾脏周围异常信号,考虑包裹性积液所致。左肾筋膜增厚,不除外炎性病变所致(图2)。

图1 3.0T胰胆管造影(MRCP)

图2 3.0T肝胆脾MRI
诊断: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后;胆道感染;肝占位性病变;腹腔积液
(一)手术过程
患者于入院后第5天在全麻下行手术治疗,术中取右上腹部原手术切口向上延长,长约20.0cm,逐层切开入腹,探查见:胆囊与周围大网膜、肠管、胃广泛粘连,仔细分离粘连处,见胆囊壁略增厚,胆囊大小6.0cm×3.0cm×2.0cm,内未触及结石、息肉;见原胆总管与十二指肠呈侧-侧吻合,吻合口直径约1.5cm,胆总管明显增宽,直径约1.5cm,胆总管末端未触及结石及肿物;见肝左叶一脓肿,大小约8.0cm×6.0cm×5.0cm,质软,边界欠清,肝右叶未触及异常肿物,胃前区及脾上极见一脓肿灶,大小约6.0cm×5.0cm×3.0cm,脾上极见脓肿灶及大量脓汁,量约120ml。
术中诊断为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后、胆道感染、肝脓肿、腹腔脓肿,决定行胆囊切除术、胆道镜下胆道探查术、胆肠吻合拆除重建术、肝脓肿切开引流术、腹腔脓肿清除术、肠粘连松解术和腹腔冲洗引流术。
术后病理:慢性胆囊炎,(肝脓肿壁)送检组织内见较多坏死,并见多量急慢性炎细胞浸润,有脓肿形成,肝组织内及汇管区周围并见多量急慢性炎细胞浸润,(腹腔脓肿)送检为坏死组织,周围有脓肿形成(图3)。

图3 手术切除的胆囊标本
(二)术后情况
术后第3天出现呼吸困难,血氧为94%。
检查:检查肺动脉CTA,影像所见:肺动脉干、左右肺动脉及各叶肺动脉管腔显影清晰,未见明显狭窄及充盈缺损。双侧胸腔见弧形液体样密度影,以左侧为著。双下肢静脉显影良好,其内未见明确充盈缺损。影像诊断:排除肺动脉栓塞。
分析:双侧胸腔积液考虑为肝脓肿及膈下脓肿术后反应所致,该患者呼吸困难与双侧胸腔积液相关。
处置:超声引导下左侧胸腔积液穿刺置管引流术。
结果:左侧胸腔置管引流引出淡黄色液体600ml,引流通畅。因右侧胸腔积液量较少,暂不予处置。患者自述呼吸困难缓解。
术后第3天肝脓肿脓液细菌培养+药敏回报:鉴定结果为未培养出假丝酵母菌,培养出肺炎克雷伯杆菌。
分析:选择敏感性高的抗生素治疗。
处置:根据细菌培养+药敏结果回报予以美罗培南0.5gtid静脉滴注抗感染治疗。
术后第10天复查胸部CT平扫、全腹部CT平扫。
胸部CT平扫影像诊断:左侧胸腔引流术后。右肺中叶含气不良,建议进一步检查。双肺感染,建议治疗后复查。双侧胸腔积液伴双肺下叶部分含气不良。
全腹部CT平扫影像诊断:肝脏引流术后、胆囊切除术后改变。肝内胆管积气,请结合临床。腹腔积液(图4)。

图4 术后第10天全腹部CT平扫
分析:CT所见均为术后正常反应。
处置:鼓励患者离床活动、主动咳痰,以改善双肺下叶部分含气不良。继续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胆肠吻合口)引流管24小时无液体引出,予以拔除。
术后第16天:(肝脓肿腔内、脾上极)腹腔引流管24小时无液体引出,予以拔除。
术后第17天:临床治愈出院。
患者出院后定期随访1年未再出现胆道感染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