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性反应。在临床上,胆道结石手术后易并发急性胰腺炎。但因受手术等因素的影响,临床上常不能获得及时诊断和治疗,以致延误治疗。一旦发生,后果严重,及时发现、正确处理是减少并发症死亡率的唯一方法。
患者,男,54岁,以“胆道结石术后15年,反复右上腹疼痛3个月”于2012年10月入院。
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上腹部疼痛,疼痛发作时伴低热,体温最高38℃,无寒战,不伴皮肤巩膜黄染。外院MRCP提示肝内外胆管多发结石,胆囊切除术后。现为求进一步手术治疗予入院。近期体重无明显改变。
体格检查:身高165cm,体重58kg,皮肤巩膜无黄染,右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余正常。
实验室检查:血淀粉酶27U/L、结合胆红素30μmol/L、总胆红素42μmol/L、血糖4.8mmol/L、白细胞3.87×109/L、血红蛋白112g/L、血小板117×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47.4%。C反应蛋白阴性、出凝血系列、电解质、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肌酐、尿素氮、血生化均正常。
MRCP检查:提示肝内外胆管多发结石,胆囊切除术后(图1)。

图1 MRCP提示肝内外胆管结石
诊断:
1.肝内外胆管结石
2.胆囊切除、胆管探查取石术后
(一)手术过程
患者行胆管探查取石+T形管引流术,术中于肝内胆管、胆总管取出大量黑褐色、质硬、形状不规则的结石,大的直径约6mm×10mm。
(二)术后情况
术后第一天查血淀粉酶467U/L,术后第二日查血淀粉酶1129U/L,血淀粉酶升高伴随腹痛,诊断胆道结石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给予抗感染、护肝、利胆、解痉、对症等处理后腹痛明显缓解,术后14天顺利出院。
(三)手术并发症
1.并发症发现
患者术后第一天起自觉上腹部疼痛明显,逐渐加重,监测血淀粉酶进行性升高,综合考虑出现胆道结石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
2.临床分析及决策
回顾患者术中情况,术中发现患者肝内外胆管结石量大,取石困难,时间较长,胆道探子反复探查胆总管下端,致使胆总管下端、十二指肠乳头部、Oddi括约肌等部位存在损伤,造成术后局部水肿,致使胰液排泄不畅的可能。术中用手反复探查挤压胰腺,有损伤胰腺组织可能。胆道结石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治疗目前国际上已基本达成共识,轻型胰腺炎药物保守治疗,重型胰腺炎可根据病情的需要适时作坏死组织清除和引流。结合患者情况决定行药物保守治疗。
3.处理过程
手术后第2日起,乌司他丁30万U静滴1次/日,术后第3天加用奥曲肽0.6mg维持静滴1次/12小时,术后第4日复查血淀粉酶538U/L,术后第6日查血淀粉酶293U/L。术后第8日查血淀粉酶42U/L,停用奥曲肽。术后第8日进食流质,术后第10日复查血淀粉酶34U/L,停用乌司他丁。
患者出院后进食正常,未再出现中上腹疼痛等症状,出院后1周复查血淀粉酶在正常范围。随访1个月无特殊不适,行T形管造影及彩超证实胆总管远端通畅,无结石残留后拔除T形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