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胆石症合并胆囊癌的漏诊治疗经验与体会
胆石症合并胆囊癌的漏诊治疗经验与体会
作者
董汉光
案例诊断
胆囊癌,胆总管结石并急性胆管炎,胆囊结石并急性胆囊炎
导读

胆囊癌泛指原发于胆囊的恶性肿瘤。由于其恶性程度高、易早期转移、难于早期发现、对化疗药物不敏感等特点,因而术前确诊为胆囊癌的患者其远期疗效差于肝癌及胰腺癌。临床观察胆囊癌常与胆囊良性疾患同时存在,最常见是与胆囊结石共存,多数人认为胆囊结石的慢性刺激是重要的致病因素。胆囊癌的早期症状极不典型,诊断比较困难,多数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相似。

病例简介

患者,女,71岁。以“上腹痛伴发热3天”入院。

患者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胀痛,间断性加重,伴肩背部放射痛,伴寒战、发热,伴皮肤巩膜黄染,体温最高达37.5℃,伴恶心、呕吐1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小便颜色深黄。

既往史:有高血压病史及房颤病史多年,脑血栓后遗症期,双膝骨性关节炎。

体格检查:神志清晰,全身皮肤黏膜轻度黄染,巩膜轻度黄染,右上腹及剑突下压痛明显,反跳痛可疑,Murphy征阳性。

实验室检查:白蛋白35.7g/L,球蛋白25.31g/L,总胆红素62μmol/L,结合胆红素34.1μmol/L,非结合胆红素27.9μmol/L,谷丙转氨酶113.84U/L,谷草转氨酶48.41U/L,碱性磷酸酶211.53U/L,γ-谷氨酰转肽酶505.06U/L,癌胚抗原2.17ng/ml,CA-125 21.35U/ml,CA-153 6.68U/ml,CA-199 2.92U/ml,甲胎蛋白1.17IU/ml。

CT检查:CT检查可见左肝低密度区,胆囊管壁增厚明显,胆总管稍增粗,有中断迹象(图1)。

图1 CT检查图像

MRCP检查:提示胆总管中断,胆囊未显影,肝内胆管稍扩张(图2)。

图2 MRCP检查图像

初步诊断:

1.胆总管结石并急性胆管炎

2.胆囊结石并急性胆囊炎

3.梗阻性黄疸

4.房颤

5.脑血栓后遗症

6.高血压病

临床决策分析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过程

(一)手术过程

十二指肠镜取出胆总管内少量脓性胆汁及胆泥后,发现胆总管受压,考虑化脓性肿大的胆囊压迫胆总管导致Mirrizzi综合征,放置ENBD管引流(图3)。行腹腔镜胆囊切除,发现胆囊肿胀明显,胆囊体及左右肝脏表面布满白色结节,胆囊管及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肿大并融合成团,质硬呈冰冻状,无法分离,切除部分肝脏表面结节及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送术中病理示:腺癌浸润。考虑胆囊癌晚期。

与家属沟通后,家属同意行开腹胆囊切除,二期行十二指肠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术缓解症状。

图3 ERCP检查提示胆囊未显影,胆总管外压性狭窄

(二)术后情况

患者术后经对症支持抗凝治疗后,恢复良好,2周后在基础麻醉下行十二指肠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术(图4),顺利出院。

图4 支架置入后胆道造影

期间患者未行任何放化疗治疗及免疫治疗,5个月后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故。

术后病理报告:胆囊癌(图5)。

图5 病理报告

经验与体会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专家述评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肝门部胆管癌病例分享及术前减黄的探讨 下一篇:胆道术后十二指肠瘘的诊疗经验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