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肝脏外科技术的进步,在肝脏储备功能可承受的条件下,大多数原发性肝癌可一期切除或经肝动脉化疗栓塞缩小后获得二期切除。但当肝癌侵及门静脉主干或第一级分支形成门静脉癌栓(PVTT)时,常被认为不宜行手术切除,既往对其多采用消极的方法或放弃治疗,大多数患者在数月内死亡。近年来,我科对肝癌合并PVTT采取积极治疗措施,即肝癌联同PVTT一并切除或术中取出癌栓,获得满意疗效。
患者,男性,52岁,以“间断性上腹部疼痛2周”于2015年4月入院。
患者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钝痛,无呕血、黑便,无恶心、呕吐,无发热症状,门诊彩超示“肝右叶占位”,为求进一步诊治入院。近期体重略下降。既往“乙型病毒性肝炎”30余年。
体格检查:身高 173cm,体重 67kg,BMI 22.4kg/m2。全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无肌紧张,未触及明显包块。
实验室检查:AFP 311.12ng/ml,乙肝病毒DNA定量 4.46×102U/ml,ICG 6.7%。
腹部CT检查:肝脏右叶占位性病变,大小约为8cm×9cm,门静脉右支可见充盈缺损(图1)。

图1 CT示肝右叶占位性病变,考虑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右支癌栓形成
诊断:
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右支癌栓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
(一)手术过程
充分术前准备后,行右半肝切除伴门静脉右支癌栓取出术。
术后病理:肝细胞癌,侵及脉管,未突破肝被膜,肝脏切缘阴性。
(二)术后情况
术后第1日拔除胃管进全流食。术后第2日进半流食,并拔除腹腔引流管,肝功能复查良好,无发热、腹水及肝功能失代偿等症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第8日出院。术后病理切缘阴性,术后超声及CT复查未见门静脉充盈缺损影。
患者术后40天行第一次介入治疗,术后82日行第二次介入治疗,肝动脉造影过程均未发现残余或新发病灶。定期随访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远处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