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桡骨远端术后骨感染、复合畸形
病例 桡骨远端术后骨感染、复合畸形
作者
张子阳;郭开今;石文元
案例诊断
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左、接骨板);桡骨慢性骨感染(左);桡骨远端骨缺损(左);桡骨远端畸形(左短缩、旋转、成角)
病历摘要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38岁,4年前因“左前臂挤压伤致左桡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入院(图1)。给予“清创骨折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术”(图2)。术后创面感染,切口一期未愈合。术后1个月感染控制出院,出院时部分创面形成瘢痕未愈合;左腕关节活动可。

术后11个月,因创面渗出,腕部畸形入院。入院时,左腕背部可见较大肉芽创面,表面覆盖脓苔,腕部可见畸形(图3)。X线片见桡骨骨折内固定接骨板,桡骨短缩、成角,旋转,骨折端吸收形成缺损,腕关节桡偏畸形(图4)。

临床诊断

1.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左、接骨板)。

2.桡骨慢性骨感染(左)。

3.桡骨远端骨缺损(左)。

4.桡骨远端畸形(左短缩、旋转、成角)。

图1 外伤后X线片

图2 第一次接骨板固定手术后X线片

图3 骨感染清创术前外观

图4 骨感染清创术前X线片

治疗过程

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骨感染清创、内固定物取出、冲洗,桡骨短缩、成角、旋转畸形一次性矫正,环式外固定器行骨段运输延长消灭缺损;早期锻炼、促进愈合。

外固定设计:使用全环外固定器。在桡骨远端安放1个全环;桡骨近端安放2个螺杆连接在一起的全环:滑动骨段放1个全环,螺纹杆连接远端、滑动段和近端1组靠近远端的全环。

治疗过程

手术按照术前原则清创,清除全部炎性肉芽组织、处理桡骨断端、接骨板取出。环式外固定器固定套入前臂,近段桡骨截骨,桡骨远端旋转、成角一次性矫正、纠正大部分短缩后穿针固定。穿针时,在远端全环交叉穿过桡骨2枚2.0mm骨圆针;近端2个全环,1个穿过同样2枚交叉针,1个穿过1枚骨圆针;滑动环穿过2枚交叉骨圆针(图5、图6)。

术后见桡骨远端短缩畸形未全部矫正,并有成角(图7),利用外固定器矫正(图8)。术后10天开始滑动,术后2个月滑动2cm,骨痂不明显(图9); 感染未复发、针孔无感染,腕部外观无畸形(图10)。

术后5个月,滑动结束(图11)滑动延长段骨痂不明显。术后近6个月,滑动延长段可见少量骨痂(图12),术后14个月骨痂强度不足(图13),“因软组织张力太大无法继续延长,取出外固定架,小夹板固定肢体功能锻炼”。

图5 骨感染清创术中外观

图6 骨感染清创术后片

图7 骨感染清创、矫形术后桡骨远端短缩未完全矫正

图8 外固定器矫正桡骨远端畸形

图9 术后2个月,骨段滑动2cm、无骨痂

图10 滑动2个月外观,感染愈合

图11 滑动5个月结束,骨痂不明显

图12 滑动6个月,骨痂很少

图13 滑动术后14个月拆除外固定前

拆除外固定后5个月余,骨痂密度增高,但滑动段与桡骨远端没有愈合,并再次出现短缩和成角畸形(图14)。拆除外固定后8个月,再次入院给予“去髂骨植骨接骨板内固定”(图15)。

图14 拆除外固定术后5个月,骨折未愈合,畸形再次出现

图15 再次行植骨接骨板固定后2个月,桡骨短缩

随访情况

接骨板固定后4个月后骨折愈合(图16),局部无感染征象。关节功能欠佳。

图16 再次植骨接骨板固定术后4个月,骨折愈合

经验教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专家评议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病例 胫骨全骨感染并发足下垂 下一篇:病例 结合交锁髓内针治疗股骨干骨缺损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