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病灶清除、冲洗引流、环式外固定器固定治疗
病例 病灶清除、冲洗引流、环式外固定器固定治疗
作者
石文元
案例诊断
胫骨骨折术后感染性不愈合(左、接骨板内固定);胫骨骨折术后骨感染、窦道形成(左)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16岁,于3个月前因左小腿中下段开放性骨折行清创与接骨板内固定术。后因感染行清创行皮瓣转移。后仍流脓,经换药伤口不愈,近2个月已于左小腿中段骨折处皮肤发生12处窦道(图1A~C)。X线片示左胫骨中段骨折不愈合伴骨质疏松、螺钉孔扩大,肉眼未见明显骨皮质破坏。(图1D)。

图1 胫骨骨折后骨感染

A.术前外观内侧;B.术前外观前侧;C.术前外观外侧;D.术前片,可见骨骼破坏不明显;E.术中外观;F.术后片;G.术后6个月片;H.20个月随访小腿外观;I.20个月随访X线片

临床诊断

1.胫骨骨折术后感染性不愈合(左、接骨板内固定)。

2.胫骨骨折术后骨感染、窦道形成(左)。

治疗过程

治疗原则

去除内固定接骨板,病灶清除,根据术中情况决定清创是否切除部分骨质,然后使用环式外固定器固定或胫骨近端截骨骨段运输消灭缺损。术后全身抗生素治疗。

外固定设计:用环式外固定器。在胫骨远、近端各安放2个螺杆连接在一起的全环,2组全环间靠螺纹杆连接;2组全环之间放置1个全环,以备清创后造成骨缺损进行骨运输使用。

治疗过程

择期于椎管内麻醉下行内固定取出、病灶清除术。术中取出接骨板,见胫骨接骨板周围无明显脓液存在,接骨板下骨质颜色基本正常、皮质变薄、血运存在;除窦道孔外,未见炎性肉芽组织。接骨板周围胫骨颜色、厚度、血运正常。接骨板下胫骨条形开槽,见髓腔内炎性肉芽组织,未见脓液。彻底清创后,髓腔内置放对冲引流管以备冲洗。将外固定架套入小腿,分别在远近端的1个环上分别穿入2.5mm交叉骨圆针固定,另一个环上穿入1枚骨圆针固定(图1E、F)。固定结束,关闭切口。

手术后庆大霉素盐水冲洗2周,全身应用抗生素2周。2周后下地负重行走,4周后出院。

随访结果

术后6个月随访,针孔无感染,患肢感染愈合无复发,胫骨部分愈合,无骨质破坏表现,断端已经临床愈合(图3G),拆除外固定。

术后20个月复查患肢无疼痛、肿胀及窦道出现(图1H),胫骨骨折愈合良好,未见骨破坏,肢体关节功能正常(图1I)。

上一篇:病例 胫骨缺损滑动骨端从切口穿出 下一篇:病例 病灶清除、冲洗引流、骨段滑移治疗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