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21岁。主因左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疼痛、跛行2年就诊。患者2年前从2米高处坠落导致股骨颈骨折,于某医院行切开复位、2枚松质骨螺钉内固定。自述手术后“未负重”。术后1个月复查发生螺钉断裂(图1)。后在该医院将断钉尾段取出。就诊时患髋部有轻度疼痛,跛行,肢体轻度短缩5cm(图2),关节活动范围基本正常;X 线片显示股骨颈经颈骨折不愈合,股骨颈吸收短缩,髋内翻小于90°,股骨颈内可见断裂的部分松质骨螺钉(图3)。患者要求:取出内固定物、骨折愈合,不换关节。

图1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后螺钉断裂

图2 术前患肢短缩5cm

图3 断裂螺钉部分取出后,髋内翻加重,股骨颈吸收,骨折不愈合
临床诊断
根据病史、体征及X线片可明确诊断:
1.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左)。
2.髋内翻畸形(左)。
3.股骨颈内金属异物残留(左)。
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取出内固定残留、矫正髋内翻、外固定架固定,逐步递增负重、促进骨折愈合。
外固定设计:采用洞孔弧形环结构外固定器。用2个连接在一起的洞孔弧形环组成近端结构,以备固定股骨颈内穿入的3枚骨圆针;在远端的骨干外侧,使用2个洞孔弧形结构,以备固定股骨干穿针;远近端弧形洞孔结构使用关节轴和螺纹连杆连接,均与另一弧形环连接在一起,使近端和远端结构互成角度,以适应股骨颈内穿针的角度。
治疗过程
入院后,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螺钉取出、转子部截骨、外固定架固定术。手术采用Watson-Jones入路,于股骨颈前方开槽约1.5cm×2cm大小进入,最终深约2cm,取出断裂螺钉。于小转子上楔形截骨,直视下于股骨颈下方和后侧避开股骨颈的取钉槽,平行于股骨颈轴线穿入3枚4mm骨圆针。骨圆针穿过股骨颈骨折线,针尖位于股骨头软骨下0.5~1cm处。转子截骨处复位,使股骨干稍向内移。用特制多孔弧形板外固定器连接固定股骨颈内骨圆针和预先穿在股骨干外侧的5mm螺纹半针固定(图4)。手术后1周拄双拐下床活动,住院3周出院。
2个月后单拐负重。治疗过程中无针孔感染发生,髋关节功能好(图5、图6)。手术后4个月截骨愈合(图7),为防止再骨折,继续佩戴外固定器,于手术后5个月拆除外固定器(图8、图9)。

图4 髋内翻转子下截骨矫形术后

图5 术后2个月外观

图6 术后2个月髋、膝关节功能良好

图7 手术后4个月骨折线模糊

图8 术后5个月,骨外固定拆除前

图9 拆除外固定前后
随访结果
手术后2年随访,患髋无疼痛,双下肢基本等长(图10),行走无跛行,髋、膝关节功能好(图11);X线片显示股骨颈和转子截骨处愈合良好,髋内翻纠正。复查未见股骨头有坏死征象(图12)。

图1- 术后2年双下肢等长

图11 术后2年下肢关节功能好

图12 术后2年复查未见股骨头有坏死征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