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69岁。自行倒地摔倒后左髋疼痛8小时入院。既往糖尿病、冠心病史多年。入院时左髋压痛、叩击痛,左股骨大转子上移,左下肢短缩、外旋畸形,左髋屈曲、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及外旋不能。骨盆平片显示:左股骨颈可见骨折线,有明显移位(图1A)。患者有心脏增大,双下肢水肿,口唇发绀等心功能不全表现。
患者外伤前,因冠心病计划近期行冠脉造影安放支架,但因突发骨折而暂停。因担心股骨颈手术风险,股骨颈手术推迟1个月。此时股骨颈和股骨头骨质疏松明显加重(图1B)。
临床诊断
1.股骨颈骨折(左、经颈型、陈旧)。
2.冠心病。
3.糖尿病。

图1 股骨颈骨折伴冠心病、心力衰竭、糖尿病
A.伤后片;B.伤后2个月,骨质疏松加重;
治疗原则
骨折复位、外固定,早期活动减少并发症、逐步递增负重、促进骨折愈合。
治疗过程
手术在颈静脉插管,中心静脉压监测,腰麻下进行。
患者取仰卧位,用牵引床牵引、固定双下肢。在透视下行闭合牵引骨折大体复位,在C形臂下股骨颈内“品”字形固定3枚4.0mm骨圆针,股骨干外侧穿入2枚4.0mm骨圆针;用弓形洞孔环组合结构固定5枚骨圆针。术后检查股骨颈内3枚骨圆针几乎呈平行状态(图1C)。

图1 股骨颈骨折伴冠心病、心力衰竭、糖尿病
C.术后片;D.术后6天坐轮椅活动;E.术后2个月片;

图1 股骨颈骨折伴冠心病、心力衰竭、糖尿病
F.术后3个月片; G.术后4个月片
手术后2天开始创伤肢体肌肉收缩锻炼;术后6天,患者可坐轮椅活动(图1D); 手术后8天,在他人保护下行走;手术后3周出院。
随访情况
手术后2个月,股骨颈有吸收,骨圆针穿出股骨头(图1E),予以调整。手术后3个月,股骨颈几乎全部吸收,骨圆针再次穿出股骨头(图1F); 手术后4个月,股骨颈又有吸收(图1G),分别予以调整。手术后近4个月针孔处可见脓性分泌物,局部皮肤发红,诊为针孔感染,经全身应用抗生素和局部换药,感染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