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45岁。因“左小腿骨折术后肌腱、接骨板外露近1个月”求治。
2007年4月17日患者因“被重物挤压伤致左小腿出血、畸形3小时”以“胫腓骨开放骨折(左,Gustilo Ⅲb)”急诊入院(图1)。入院后即行胫腓骨开放骨折清创术、开放复位接骨板螺丝钉内固定术和自体游离皮片移植术。

图1 创伤后X线片
术后因术区皮肤坏死(图2)曾于2007年5月1日行清创术、取对侧腓骨复合组织皮瓣行带血管游离移植术,术后腓骨复合组织皮瓣坏死求治。

图2 左小腿远段正面观示所移植皮片部分坏死
骨科专科情况:平卧位。左小腿远段前、内、外三面皮肤缺损:长9cm、宽15cm。胫骨前肌、趾长伸肌、长伸肌、腓骨短肌及肌腱外露,肌腱呈脱水外观,肌肉表面为肉芽组织覆盖,表面有脓性分泌物,内侧部分皮肤坏死,外侧可见接骨板外露。伤口上缘前内、外侧分别可见一15cm创面和12cm长愈合手术瘢痕。右小腿中段有敷料包扎(图3)。左足背皮肤麻木。踝关节因痛拒绝活动。足趾血运好。

图3 左小腿及足外观
左胫腓骨正、侧位X线片:胫骨远段骨折,胫骨骨折远、近端之间有1段7cm长的腓骨,并以接骨板螺丝钉固定,骨折端间呈向内成角畸形。腓骨远段骨折,复位后以接骨板螺丝钉固定(图4)。右胫腓骨正位X线片示:右腓骨中下段缺如约7cm(图5)。
临床诊断
1.胫骨开放骨折清创内固定手术后感染(左,接骨板、螺钉)。
2.腓骨内固定术后感染(左)。
3.胫骨远段骨缺损(7cm)带血管腓骨皮瓣游离移植术后坏死(左)。

图4 左胫腓骨正、侧位术前X线片

图5 右胫腓骨正位X线片示右腓骨中下段缺如约7cm
4.小腿皮肤缺损(远段前、内和外侧,长9cm、宽15cm)(左)。
5.胫前动脉缺失(左)。
治疗原则
保留肢体,闭合创面,重建胫骨骨缺损。
治疗计划
1.通过使用清创术降低感染程度;应用Orthofix重建外固定架(LRS)固定胫骨,并于术中部分短缩患肢,术后再逐渐短缩患肢最终闭合创面。
2.二期实施胫骨近段截骨术,通过延长术恢复肢体长度。
治疗过程
(一)左小腿清创、Orthofix LRS置放术
创伤后1个月实施。术中去除内固定物、移植的腓骨以及炎性、失活的胫骨和软组织,将骨折远近端截平(图6~图8),术中即刻短缩肢体3cm,创面缩小(图9~图12),修整创面。

图6 盘中为部分清创术去除的内固定物、移植的腓骨以及炎性、失活的胫骨和软组织。图上方为清创术后左小腿中、远段外侧面

图7 清创术、Orthofix单边重建外固定架置放术后左小腿中、远段内侧面

图8 清创术、Orthofix单边重建外固定架置放术后左小腿中、远段外侧面

图9 通过L形扳手按反箭头方向旋转延长-短缩螺栓,使得肢体短缩

图10 左小腿前外侧面。左小腿被短缩3cm之后,创面已被缩小,将外露的腱性组织重叠

图11 用小腿远端前方的皮肤覆盖小腿前方外露的腱性组织。因胫骨缺损所致的死腔也被填塞

图12 术后左胫腓骨正、侧位X线平片示:胫、腓骨远段骨缺损4cm,胫、腓骨远、近端对线好
(二)术后治疗
第3天起逐渐短缩小腿,借助重建外固定架每日缩短4mm,分4次进行,最终闭合创面(图13、图14)。
1个月后行左胫骨近段截骨术。左胫骨近段截骨术后X线平片示胫骨近段截骨完全,截骨端间对位对线好,截骨近端可见3条斜行短的骨折线。术后10天开始延长肢体,每天1mm,分4次(图15)。

图13 术后第32天,被重建外固定架缩短,创面已无渗出物,伤口愈合

图14 术后32天X线片,胫骨骨缺损远、近端相接触,远折端向外侧移位1个骨皮质,腓骨远折端向外侧移位,腓骨远、近骨折端没有对位

图15 左胫骨近段截骨术后X线平片示胫骨近段截骨完全,截骨端间对位对线好,截骨近端可见3条斜行短的骨折线
随访结果
出院后拄拐患肢负重小于15kg行走。延长80天后停止,恢复原胫骨长度(图16、图17)。截骨术后8个月X线片显示新生骨形成好( 图18)。截骨术后9.5个月外形满意。去除中部2枚Schanz针及近端1枚Schanz针。截骨术后11个月X线片证实骨坚实化好,骨折线消失,胫骨无畸形(图19)。去除LRS。

图16 延长80天后,左小腿前面观:左胫骨以LRS固定,小腿原伤口无感染复发征象

图17 延长80天后左胫腓骨正、侧位X线片示:胫骨中上段截骨端间隙长7cm,依稀可见新骨轮廓。胫骨远端骨折端间对位、对线好,内侧骨折线模糊

图18 截骨术后8个月左胫腓骨正、侧位X线片示胫骨上段新生骨密度较前明显增加,胫骨力线好、远段骨折线不清。外固定架诸针周围无密度减低影

图19 截骨术后11个月左胫腓骨正、侧位X线片示胫骨上段新生骨密度进一步增加。胫骨力线好。远段骨折线消失。仅胫骨近、远端有2枚Schanz针。腓骨远段骨折线清晰
拆除LRS1个月后复查:针道伤口均已闭合。原创面无感染征象。左小腿远端前内侧L形瘢痕略宽(图20、图21) 。
手术后2年随访,患肢无疼痛,双下肢等长,行走无跛行,髋、膝踝关节功能好(图22)。X线片显示胫骨远端和胫骨近端截骨处愈合良好,肢体长度恢复(图23)。

图20 截骨术后12个月(拆除LRS 1个月后)复查:针道伤口均已闭合,原创面无感染征象

图21 截骨术后12个月左胫腓骨正、侧位X线片示:胫骨上段新生骨坚实化好,胫骨力线好,远段骨折线消失。腓骨远段骨折不愈合

图22 截骨术后2年患者站立位,双小腿无畸形,患者下蹲位侧位观。患侧髋、膝、踝屈曲范围同健侧

图23 截骨术后2年左胫腓骨正、侧位X线片示:胫骨上段新生骨坚实化好,影像密度与邻近骨段相似。胫骨力线好,远段骨折线消失。腓骨远段骨折线仍明显,腓骨骨折端向后成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