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收废品老人,发热、咳嗽、咳痰、胸痛伴有呼吸困难1个月
病例 收废品老人,发热、咳嗽、咳痰、胸痛伴有呼吸困难1个月
作者
张彧
案例诊断
奴卡菌肺炎
病例摘要

病情介绍

男性,58岁,2007年3月31日入院,平时身体虚弱,没有正式工作,长期以收废品为生,居住环境比较低矮,周围有废品堆积,卫生条件差。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50年,有肺气肿征。此次以发热、咳嗽、咳痰、胸痛伴有呼吸困难1个月为主诉,体温在38.5℃左右,发病前有受凉史。发病初期在社区医院给予抗生素治疗和对症退热,无效,即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先后应用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联合甲硝唑和氨基糖苷类药物半个月余,病情未见好转,有加重趋势。于当地医院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发现革兰染色阳性杆菌,为进一步治疗转入我院。

入院查体

T 38.5℃,P 110次/分,BP 118/71mmHg,R 25次/分。神志清晰,问答切题,自主体位,精神萎靡,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未触及淋巴结肿大。口唇及四肢末梢发绀,唇周有水疱并有破溃。咽部充血,颈软,气管居中,胸廓为桶状胸,肋间隙增宽,叩诊呈过清音,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大水泡音和痰鸣音,以双肺下野明显。心脏、腹部查体无异常,双下肢轻度水肿,四肢活动正常,神经系统查体无异常。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18.77×109/L,N 90%,Hb 136g/L,PLT 200×109/L;血气分析:pH 7.434,PCO2 47mmHg,PO2 57.9mmHg。入院后经验应用莫西沙星抗感染,同时积极行痰培养,并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灌洗;加强支持治疗,给予血浆和蛋白。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体温呈波动状,下午、晚间体温仍然升高,超过38.5℃,而且血常规与放射线检查未见好转。

肺CT回报提示胸廓呈桶状,双肺纹理增强,双肺多发空洞、结节状及片状高密度影,以双下肺为著,纵隔淋巴结肿大(图1),首先考虑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图1 治疗前肺内多发空洞形成

痰涂片为革兰染色阳性杆菌和球菌。根据此结果选择加用万古霉素治疗,患者体温仍偏高,治疗效果欠佳。入院1周后痰培养和气管镜的灌洗液培养结果发现星形奴卡菌生长。

最终诊断

奴卡菌肺炎。

重要提示

1.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咳黄痰、胸痛;

2.经过经验性抗细菌治疗症状未见好转,仍有发热;

3.患者长期以收废品为生,居住环境卫生条件差,周围有废品堆积;

4.肺CT双肺纹理增强,双肺多发空洞、结节状及片状高密度影,以双下肺为著;

5.痰培养和纤维支气管镜见星形奴卡菌生长,根据细菌培养结果立即调整药物;

6.应用磺胺类药物,患者症状逐渐好转,治愈出院。

治疗和转归

将药物调整为复方磺胺甲 𫫇 𫫇唑2片,每日2次,由于患者痰培养同时有鲍曼不动杆菌生长,因此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经过治疗患者体温恢复正常,自觉症状好转,血常规逐渐恢复。复查胸部CT示炎症有所吸收(图2),准予出院,医嘱出院后继续口服复方磺胺甲 𫫇 𫫇唑6个月,出院1个月左右复查肺部CT病灶明显吸收(图3)。

图2 治疗后胸部CT示肺内多发空洞病灶较前好转

图3 出院后复查胸部CT示肺内多发空洞病灶明显吸收

析评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参考文献

1.Lerner PI.Nocardia species.//Mandell GL,Douglas RG,Bennett JE,eds.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infectious diseases.2nd ed.New Yock:John Wiley & Sons,1985:192-206

2.Beaman BL,Burnside J,Edwards B,et al.Nocardial infec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1972—1974.J Infect Dis,1976,134:286-289

3.李龙芸,陈元方,游凯,等.奴卡氏菌病(三例报告及文献复习).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82,5:6-8

4.曹伟标,朱元珏,徐凯峰,等.肺奴卡菌感染.中华内科杂志,1994,33:663

上一篇:病例 创伤伴外周血白细胞显著升高 下一篇:病例 高热、双肺多发空洞、肝内多发低密度占位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