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青年多发性脑梗死
病例 青年多发性脑梗死
作者
郑洪波
案例诊断
多发性脑梗死;心房黏液瘤伴发颅内多发动脉瘤
病历摘要

病历摘要

女,27岁。

主诉

发作性意识丧失、抽搐5年,眩晕伴右侧肢体无力20天。

前后循环,左右半球的病灶同时多数情况提示心脏源性梗死,或者主动脉弓病变。

病史

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于活动中突发意识丧失,无恶心呕吐,无抽搐、大小便失禁,无发热畏寒等,于当地医院行头部CT、MRI检查,发现双侧小脑半球、丘脑、脑干右侧脑梗死,腰穿脑脊液未见异常。经脱水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病情逐渐好转。发病第7天呼之能应,能睁眼闭眼示意,但不能言语伴左侧肢体瘫痪。经治疗半年后,患者生活可以自理,遗留有言语含糊,动作迟缓,反应迟钝。之后间断出现发作性眩晕、抽搐,约半小时可以缓解,未进行诊治。20天前患者晨起时再次出现眩晕,右侧肢体无力,走路不稳,不能言语,但意识清楚,无抽搐、无复视,急送当地医院行MRI示:双侧小脑半球、脑干、胼胝体膝部、双侧丘脑、右基底节区、双侧半卵圆中心多处异常信号,经对症治疗发病后遗留右手持物不能,为求进一步诊治入我院。

既往史

否认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病史,否认脑卒中家族史。

查体

心率80次/分,节律整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神经专科检查:患者有强笑表情,反应迟钝,近记忆力减退,构音障碍,不典型性小脑爆破样语言。舌肌震颤,下颌反射(+),双掌颌反射(+),左侧Hoffmann征(+),双上肢肌张力减退,右手肌力3级,双上肢腱反射活跃,双下肢肌张力折刀样增高,病理征阴性,行走步态宽,闭目难立征(+)。

经食管超声应在高度怀疑心源性梗死的患者中考虑采用,对于发现附壁血栓有更好的敏感度。此外,左房增大的患者要考虑阵发房颤的可能,可以延长Holter的监测时间来做检测。

院内观察

辅助检查,三大常规及生化全套均正常,血沉28.0mm/h,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胸片、腹部B超及免疫全套亦未见异常。头部MRI检查发现两侧小脑半球上份大片状不规则长T1长T2信号,脑桥及大脑基底节区多发新旧不等腔隙性梗死灶(图1)。经胸骨心脏彩超显示,左房内见一大小约18mm×31mm×25mm椭圆弱回声团块,有短蒂附着于房间隔,并随心脏舒缩往返于左室流入道与左房之间。后经我院胸外科手术切除后病理证实为左心房黏液瘤。DSA检查发现双侧大脑前、中、后动脉之末梢动脉见多个散在椭圆小动脉瘤,直径1~2cm,部分血管见轻度狭窄及瘤样扩张,双侧大脑中动脉末端较多,且充盈延迟及造影剂滞留(图2)。

图1 T2像可见两侧小脑半球、脑桥及基底节区多发病灶

图2 A:经胸骨超声可见左心房椭圆形弱回声团块。B、C、D:DSA见双侧大脑前中后散发小动脉瘤,有充盈延迟及造影剂滞留现象

诊断

心房黏液瘤伴发颅内多发动脉瘤。

讨论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病例 行走不稳,言语不清 下一篇:病例 脑外伤后的癫痫(Post-traumatic seizures)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