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进行性肢体疼痛
病例 进行性肢体疼痛
作者
赵重波
案例诊断
非霍奇金淋巴瘤相关性多发性神经根周围神经病
病历摘要

病历摘要

男,39岁,汉族。

主诉

进行性肢体疼痛、麻木伴乏力3月余。

小腿外侧疼痛可为腓肠外侧皮神经或骶神经根病变所致。

病史

患者于1999年8月初出现右小腿外侧疼痛,为针刺样,无压痛,夜间为甚,不能入睡。8月底于外院就诊,诊断为“腰椎病”,行局麻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但2周后右下肢疼痛复发,同时觉左上臂外侧针刺样疼痛,伴肢体发软无力,走路提腿困难,但可踩刹车,左手穿衣、提物困难。10月12日早起后出现刷牙吐水不便,吃饭困难,张口无力,双口角下垂,伴呛咳、说话困难,但无面部发麻、视物成双和头晕。15日入外院经激素治疗后症状改善不明显。随后右下肢由疼痛转为发麻,以小腿下段及足底为重。以后左下肢无力麻木也渐出现并加重。入院前2周左下肢仅能抬离床面少许,右下肢已不能活动,不能下床行走,病程中无大小便障碍。入院一周后出现低热、多汗等表现。入院体格检查:神清,对答切题,口齿略欠清,双眼各向活动好,双瞳孔等大等圆,3mm,对光(+)。双侧闭目肌力差,左侧重,露齿幅度小,伸舌居中,软腭上提欠佳,咽反射减弱,颈软,左上肢近端肌力4级+,远端3级+,右上肢肌力5级,双Hoffman(-),左二头肌、三头肌腱反射(-),右侧(++),右下肢近端肌力1级,远端1级,左下肢近、远端3级,双膝、踝反射(-),双拉塞格征(+),克氏征(+),双巴氏征(-)。四肢针刺呈不对称手套、袜套样痛觉过敏,双下肢远端触觉、振动觉减退。

既往史

否认有其他系统疾病史,否认有外伤史,未到过林区。

家族史和个人史

否认有遗传性疾病。

入院分析

患者运动、感觉系统均有受累,根据病史和查体,定位诊断分析如下:①不对称肢体针刺样疼痛,后演变为发麻,查体见四肢针刺觉呈不对称手套、袜套样痛觉过敏,提示有外周感觉神经小纤维病变,累及轴索可能性大。②双下肢深感觉减退,提示外周深感觉传入纤维或脊髓后索有损害,结合第①条,主要考虑为感觉周围神经病变。③病史中有不对称肢体无力,查体所见与病史相符,远、近端均有受累,根据腱反射不对称减弱和病理征(-),克氏征(+),考虑神经根和周围神经均有受累。④病史中有面瘫症状,查体见闭目、露齿肌力差,考虑为周围性面瘫,对应脑桥面神经核团或面神经周围支受累,结合①②③条都在外周的事实,应为面神经损害。⑤患者有吞咽呛咳、说话困难,查体见双侧软腭上提差,考虑有后组脑神经Ⅸ、Ⅹ的损害。综合以上分析,患者为多发性神经根周围神经病变,脊神经和脑神经均有受累。

根据定位已明确为感觉运动性神经根周围神经病,定性分析主要在周围神经病的各种病因中展开,其他有相似症状而病变部位不同的疾病(如肌肉、脊髓)不必再考虑。周围神经病的病因较多,基本囊括了整体神经系统疾病的所有原因,定性颇为不易。总结患者病史特点:①中年男性,亚急性起病;②病程3月,进行性加重;③以脑神经、脊神经、神经受累为主要表现;④近端、远端均有受累,左右不对称,感觉异常以刺激性症状为主;⑤近期有低热多汗。

根据这样的病程特点,应在感染性、免疫相关性、副肿瘤性以及中毒性周围神经病中鉴别诊断,具体如下。

1. 慢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IDP)

支持点:①相对常见;②病程大于2月,进行性加重;③神经根和周围神经均有累及;④面神经受累明显;⑤腱反射减弱明显,提示有髓鞘损害。不支持点:①症状和体征太不对称;②经激素治疗效果不够理想。由于本病广为人知和相对可治,因而首先考虑,但需完善腰穿、肌电图和排除其他疾病证实。

2. 血管炎性周围神经病

如各种系统性血管炎(如Churg-Strauss综合征、韦格纳肉芽肿等)和结缔组织病继发性血管炎(如干燥综合征),均可引起类似格林-巴利、CIDP的周围神经病,可完善各项免疫指标检查以明确诊断。

Churg-Strauss综合征是一种以哮喘,血和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性坏死性血管炎伴有坏死性肉芽肿为特征的系统性小血管炎,可累及周围神经。

3. 感染性周围神经病

如HIV和疏螺旋体感染的莱姆病等,均可引起进行性加重的感觉运动性多发性神经根周围神经病,但多有感染的其他征象,此患者证据不足,仅作为鉴别考虑。

4. 肿瘤相关性周围神经病

恶性肿瘤的直接浸润(淋巴瘤)或远隔效应(副癌综合征)均可引起周围神经病,患者虽近期有低热多汗,但其他证据不足,仅作为鉴别考虑。

5. 中毒性周围神经病

正己烷、二甲苯等有机溶剂中毒可引起进行性加重的周围神经病,脑神经可受累,但患者没有毒物接触史,故可除外。

院内观察

患者入院后行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检查提示四肢被检肌有正尖、纤颤波,部分MUP形态偏大,双侧正中、尺、腓总神经的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均减慢,CMAP波幅偏低,提示周围神经损害,轴索和髓鞘均有累及,以脱髓鞘为主。

三次腰穿脑脊液WBC(290~1520)×106/L,以淋巴细胞为主,大于90%,蛋白1.48~3.83g/L,氯化物、糖基本正常。脑脊液细胞涂片示异型淋巴细胞。全身淋巴结B超示左颈、右腋窝、滑车淋巴结肿大。肺CT示纵隔可疑增大,双腋窝淋巴结肿大,左侧胸腔积液,胸水抽出为黄色,化验为渗出液。胸椎平片和以T8~T10为中心胸髓MRI未见异常。

右滑车淋巴结活检印片示: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有较多成簇及散在异常细胞,质蓝、核圆,核染色质呈海绵状,有2~3个蓝色核仁,可见双核型、多核型及有丝分裂相,浆细胞易见,诊断为B细胞性恶性淋巴瘤。

诊断

非霍奇金淋巴瘤相关性多发性神经根周围神经病。

讨论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点评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病例 高血糖、偏侧舞蹈 下一篇:病例 令人困惑的四肢无力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