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反复腹痛并意识障碍1例
反复腹痛并意识障碍1例
案例诊断
韦尼克脑病;急性重症胰腺炎;麻痹性肠梗阻
作者及指导者

作者:赵丽娟(主治医师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指导者:武建军(主任医师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导读

1.韦尼克脑病是维生素B1缺乏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的代谢性疾病。维生素B1(硫胺)是细胞代谢中一种重要的辅助酶。硫胺缺乏导致三羧酸循环不能顺利进行,代谢障碍引起脑组织乳酸堆积和酸中毒,干扰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摄取,导致中枢神经功能障碍。

2.韦尼克脑病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注意力、记忆力定向力障碍,严重者意识模糊、嗜睡或昏迷,眼肌麻痹,躯体共济失调。

3.MRI典型表现为第三脑室和导水管周围有对称性长T2信号影。头颅CT不能提供特殊发现。

4.韦尼克脑病尽早补充足量的维生素B1静脉或肌内注射给药为宜,国内报道多采用维生素B1 100mg,1~2次/d,具体疗程因病情而定;国外主张大剂量,200~500mg,3次/d,连用3d。

病例摘要

1.患者基本情况

患者:男性,36岁,汉族,已婚;内蒙古人,个体。

入院时间:2020年1月9日。

主诉:间断上腹痛20余天,加重3d。

现病史:患者于20余天前多在进食后出现脐上腹部疼痛,呈持续性胀痛,排气后腹痛可缓解,就诊于当地医院。胃镜检查示慢性浅表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胃窦粗大皱襞,HP阴性;腹部彩超:脂肪肝、慢性胆囊炎,泌尿系未见异常;血常规、生化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3d前腹痛症状加重,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发热,就诊于我院,血常规提示白细胞计数12.3×109/L,中性粒细胞占比0.765,腹部增强CT检查示①胰腺体部缺乏血供结节,囊腺瘤?建议复查/MRI增强检查;②脂肪肝;③肝S4、S8段低密度结节,考虑囊肿,随访;④胆囊底部壁结节样增厚,考虑腺肌症;⑤阑尾粪石。给予对症治疗,为进一步诊治以“腹痛待查”收入院。

既往史:无特殊。

个人史:否认肝炎、结核或其他传染病史,否认疫区居住史,否认过敏史;有饮酒史,饮酒量500g/次,每周1~2次;否认滥用药物史,否认有毒、有害物质接触史;否认手术外伤史。

家族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家族史。

2.入院查体

一般生命体征:T 37.8℃,P 80次/min,R 18次/min,BP 130/80mmHg。急性痛苦面容,神志清楚,皮肤巩膜无黄染,无贫血貌,无全身淋巴结肿大,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部平坦,腹部触诊较硬,全腹有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左侧肝区稍有叩击痛,腹部叩诊鼓音,无肾区叩击痛,墨菲征阴性,肠鸣音弱,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活动自如,未见皮疹,无双下肢水肿。

3.入院辅助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8.79×109/L,中性粒细胞占比0.854,血红蛋白162g/L,血小板计数226×109/L,C反应蛋白 224.5mg/L。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0.1μg/L。血生化检查:钾3.2mmol/L,钠130.2mmol/L,氯95.8mmol/L,余肝肾功能、淀粉酶、脂肪酶未见异常。尿常规:白细胞32.8/μL,白细胞(高倍视野)5.9个/HP,红细胞(-),红细胞(高倍视野)(-),隐血(±),蛋白质(+),酮体(++)。肿瘤标志物:CEA、AFP、CA19-9未见异常。甲状腺功能未见异常。立位腹部X线平片:中腹部小肠积气,局部阶梯状不典型小气液平面,考虑不完全肠梗阻。腹部CT多平面重建:肠系膜上动脉、下动脉未见明显异常。

4.初步诊疗思维过程

(1)入院时病情总结

青年男性,个体,有饮酒史,主因“间断上腹痛20余天,加重3d”入院。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及C反应蛋白升高;血生化检查示血钾、血钠减低,余肝肾功能、血淀粉酶、心肌酶谱无异常;尿常规检查示白细胞轻度升高,尿酮体(++)。立位腹部X线平片示不全肠梗阻。入院前胃镜检查示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伴糜烂,HP阴性;肠镜检查示乙状结肠炎。腹部增强CT结果示胰腺体部乏血供结节,囊腺瘤?胆囊底部壁结节样增厚,考虑腺肌症、阑尾粪石。

(2)入院时诊疗思路

患者因腹痛、腹胀渐加重,停止排便排气入院。病程短,病情反复,入院后首先排除临床常见的急腹症,如消化性溃疡、胆道系统疾病、输尿管结石等,结合症状及辅助检查,考虑肠梗阻引起腹痛,治疗上予禁食水、胃肠减压、艾司奥美拉唑抑酸、头孢+奥硝唑抗炎、生长抑素抑制肠液分泌、营养支持、生理温盐水灌肠等治疗。具体肠梗阻原因,需进一步完善后续相关检查。

(3)入院初步诊断

①肠梗阻原因待查;②胰体囊腺瘤?③电解质紊乱——低钾、低钠血症;④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伴糜烂。

5.后续检查及病情演变

(1)后续检查

腹部CT多平面重建结果,肠系膜上动脉、下动脉未见明显异常。肝胆MRI+MRCP:①考虑急性胰腺炎,对比之前腹部增强CT,胰周渗出明显增多,结合实验室检查;②胰腺体部结节,导管内乳头黏液瘤可能,建议随访;③脂肪肝;④肝S6段异常强化结节,不典型血管瘤可能,随访;⑤肝多发囊肿;⑥胆囊底局部性腺肌症可能性大(图1)。复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8.79×109/L,中性粒细胞占比0.765,血红蛋白140g/L,血小板计数200×109/L,C反应蛋白118mg/L;血生化:胰淀粉酶80U/L,脂肪酶56U/L,余肝肾功能、电解质未见异常,IgG4(-)。因此考虑,患者腹痛为急性胰腺炎并麻痹性肠梗阻所致。

图1 肝胆MRI检查

(2)诊疗过程及病情演变

①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缓解肠梗阻腹痛,该导管长约3m,可通过幽门直接将导管送入小肠,更好地吸引肠内容物,起效快,减压3d后腹痛明显缓解,导管脱出;②继续艾司奥美拉唑钠抑酸、头孢+奥硝唑抗炎、生长抑素抑制胰酶分泌、加强肠外营养支持、纠正电解质紊乱等药物治疗;③治疗10d后,患者无腹痛,予空肠营养管置入术,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尽早恢复肠道功能,开始予肠内营养混悬液肠内营养治疗1d,患者再次出现腹痛、腹胀加重,胃肠减压难以缓解,复查立位腹部X线平片提示多发不典型气液平,再次肠梗阻导管置入后腹痛渐缓解,1周后开始经小肠导管予肠内营养液支持治疗,病情较平稳;④因患者难以耐受空肠营养管,坚决要求拔除,开始少量进无脂流食(米汤、米粥),随后患者出现头晕、视物模糊、乏力,逐渐卧床、嗜睡、健忘、手麻木感、排尿困难、眼球固定、反应迟钝。

(3)进一步检查

维生素 B1 106nmol/L,维生素 B2 14.8μg/L,维生素C 15.27μmol/L,维生素B12 180pg/mL;血氨正常;视频脑电图未见异常。头颅MRI:①脑干背侧、中脑、丘脑内侧、导水管周围、三脑室旁异常信号,首先考虑韦尼克脑病(Wernicke encephalopathy,WE);②脑桥结节样异常信号,脱髓鞘灶?③脑室、脑沟增宽;④脑MRA未见异常(图2)。

图2 头颅MRI

6.最终诊疗思维过程

(1)最终诊断思路

急性胰腺炎,尤其是重症患者可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在疾病早期出现的被认为是胰性脑病,它属于多脏器衰竭的一部分。病程后期甚至在恢复期发生脑病表现,且与长时间禁食,维生素B1缺乏有关,称为韦尼克脑病(WE)。韦尼克脑病病因多为慢性酒精中毒、长期酗酒、急性胰腺炎后、神经性厌食、长期静脉高营养、妊娠剧吐;胃、空肠切除术后、恶性肿瘤、长期肾透析等。其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注意力、记忆力定向力障碍,精神涣散、情感淡漠和痴呆等,严重者意识模糊、嗜睡或昏迷;眼肌麻痹、眼球震颤(水平和垂直性),上睑下垂、瞳孔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眼球运动障碍(眼震颤);躯体共济失调,以躯干和下肢为主,上肢较少见,站立、行走困难。一般累及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乳头体、下丘脑、内侧丘脑等;少见受累部位为脑神经核、额顶叶、白质以及胼胝体;MRI典型表现为第三脑室和导水管周围有对称性长 T2信号影。该患者在胰腺炎恢复期出现意识障碍,既往有长期大量饮酒史,维生素B1本处于低水平,此次因反复胰腺炎发作,无法进食,长期静脉营养,维生素B1缺乏更为明显,结合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头颅磁共振表现,排除胰性脑病、肝性脑病,最终考虑韦尼克脑病。临床中早诊断,积极治疗,预后较好,部分患者可完全恢复正常,少数可遗留不同程度遗忘症和共济失调。

(2)最终诊断

韦尼克脑病;急性重症胰腺炎;麻痹性肠梗阻。

(3)治疗方案

维生素B1肌内注射100mg/次,2次/d;维生素B12肌内注射250μg/次,隔日1次;叶酸口服10mg/次,3次/d。加强肠内及肠外营养支持,并予活血药改善循环治疗。

7.后续随访

1个月后随访,患者无腹痛,精神饮食情况良好,无头晕、视物模糊,无四肢麻木,活动自如,记忆力恢复慢,较前有所好转。

疾病诊疗难点

韦尼克脑病病因多为慢性酒精中毒,长期酗酒,急性胰腺炎后,长期静脉高营养,胃、空肠切除术后等,急性胰腺炎后期甚至在恢复期发生脑病表现,应与胰性脑病、脑血管病、肝性脑病等鉴别,及时发现,早期诊断,积极治疗,预后较好。

专家述评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参考文献

[1]夏程,朗森阳.韦尼克脑病三例的磁共振表现.中华神经科杂志,2005,38(12):782-783.

[2]陈隆典,张晓琦.胰性脑病与韦尼克脑病.中华内科杂志,2002,41(2):94-95.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