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关节肿痛、杵状指/趾、皮肤增厚
关节肿痛、杵状指/趾、皮肤增厚
案例诊断
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
病例特点

青年男性,慢性病程。

主要表现为双膝关节肿痛,伴杵状指/趾,痤疮,多汗,皮肤沟回样改变。

化验检查提示自身抗体阴性,双手指骨溶解。

病例摘要

患者,男,26岁,因“双膝关节疼痛10余年,加重伴肿胀20个月”收住入院。

患者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膝关节疼痛伴活动无力,无晨僵。20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双膝关节疼痛加重伴肿胀,无腰骶部疼痛僵硬,无腹泻,无脱屑样皮疹,无尿频、尿急,无发热,当地医院查ESR 37mm/h,MCV-Ab升高25.1U/L,RF、抗CCP抗体、ANA均为阴性,骶髂关节X线片示骶髂关节面模糊,考虑为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炎,来氟米特+甲氨蝶呤+甲泼尼龙或来氟米特+甲氨蝶呤治疗,双膝关节肿胀可消退,药物减量后双膝关节肿痛逐渐加重。2个月前自行停药,双膝关节肿胀逐渐加重。

既往史:其父述6周时患“肺炎”,当时无杵状指/趾,治愈后出现“营养不良”及佝偻病,出现杵状指/趾及肋骨串珠,于当地医院治疗后,肋骨串珠好转,但遗留杵状指/趾。

入院查体

生命体征平稳。全身皮肤无脱屑样改变,颜面部皮肤粗糙、油腻、有痤疮,湿润多汗,额纹及鼻唇沟深陷,颜面部皮肤呈沟回样改变,头皮增厚松弛。鼻翼肥厚,上唇肥厚。心肺腹无异常。脊柱正常,棘突无压痛,无叩痛。全身关节屈伸活动无受限。无皮下结节,无骨摩擦音。双膝关节肿胀、压痛,双膝浮髌试验阳性。骶髂关节压迫试验、骶髂推压试验、骨盆挤压分离试验和Schober试验(9cm)均为阴性。枕墙距0,胸廓活动度9cm。“4”字试验阴性。双侧下肢无可凹性水肿。双手指及双足趾呈杵状。

实验室检查

血、尿、便常规正常。凝血功能正常。生化示肝肾功能、尿酸及电解质均正常。ESR及CRP无增高。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正常。肿瘤常规未见异常。ANA抗体、抗ENA抗体(Sm、RNP、SSA、SSB)、抗CCP、APF、AKA、GPI、RF、HLA-B27均阴性。

影像学检查

胸片示双下肺纹理增重;双手X线片示双手末节指骨形态变扁,骨膜下新骨形成亢进,双手末节指骨形态异常;骶髂关节MRI平扫未见异常。

诊断

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

治疗过程

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排除类风湿关节炎及脊柱关节炎等其他诊断后,考虑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完全型)诊断,予来氟米特10mg qd、NSAIDs抗炎止痛及强化补钙治疗,双膝关节逐渐好转出院。

病例评析

该患者为青年男性,幼年起病,慢性病程,缓慢进展,主要是骨和皮肤受累表现。双膝关节肿痛伴杵状指/趾,皮肤显著受累,表现为颜面皮肤粗糙呈沟回样,伴油腻、痤疮,多汗,额纹及鼻唇沟深陷,头皮增厚松弛,化验检查提示自身抗体阴性,双手末节指骨形态变扁,不支持常见的类风湿关节炎、脊柱关节炎等诊断。

复习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primary hypertrophic osteoarthropathy,PHO)诊断标准,主要标准包括:①杵状指/趾;②皮肤增厚;③骨膜增生。次要标准包括:①皮脂溢出;②毛囊炎;③多汗;④关节炎/关节痛;⑤指/趾端骨质溶解;⑥胃溃疡和/或胃炎;⑦自主神经综合征,如脸红、苍白;⑧肥厚性胃病;⑨脑回状头皮。有三条主要标准和数条次要标准者可诊断为完全型,两条主要标准和数条次要标准者为不完全型,一条主要标准和数条次要标准者为轻型。该患者符合三条主要标准和六条次要标准,考虑PHO诊断。

但诊断PHO时必须排除继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的可能,而两者在影像学上并无区别。继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较PHO常见,其病因及基础病包括肿瘤、感染性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和肝硬化等,其中继发于呼吸系统疾病的又称之为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该患者无发热等感染相关表现,完善肿瘤、肝功能等化验检查未见异常,不支持继发因素诊断。另外,还应与肢端肥大症鉴别,该患者无颜面骨增大、身高异常和手足粗大改变,诊断依据不足。综上除外继发性因素后,考虑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诊断成立,若要进一步明确病因,可考虑行基因检测。

该病目前无特殊治疗方法。关节肿痛可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必要时可加用糖皮质激素。有指/趾端骨质溶解者,可考虑加用阿仑膦酸钠。该患者因膝关节炎明显,加用来氟米特经验性治疗,可随访观察疗效。

本例启示

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并不仅累及骨关节系统。

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诊断必须排除继发性因素。

(张霞)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