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44岁。
发现皮肤紫癜30天,血尿、蛋白尿10天。
30天前乘坐刚喷洒过过氧乙酸而未通风的小卧车(流感流行期间),自觉有刺激性气味,伴头痛。2天后双足及小腿出现对称分布、大小不等、散在、鲜红、略高于皮面的紫癜,压之不褪色,不伴瘙痒、肿胀、压痛及脱屑,查血小板、尿常规均无异常。自服“敏敌”,2天后紫癜消退。24天前接触过氧乙酸(家中大量喷洒)后数小时再次出现双足及小腿紫癜,服“敏敌”及静脉应用“葡萄糖酸钙”,3天后紫癜消退。18天前再次接触过氧乙酸(宾馆中大量喷洒)后数小时出现双足、双下肢、臀部及下腹部紫癜,部分融合成片,服“敏敌”“雷公藤苷片”及静脉应用“葡萄糖酸钙”后紫癜不消退。12天前查尿蛋白(+++)、潜血(+++),当地医院加用“泼尼松30mg/d”治疗,其后紫癜渐消退,但尿检无好转,为进一步诊治入院。发病以来,无发热、关节痛、腹痛、黑便,无尿色、尿量改变,无尿中泡沫增多,无水肿。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体健。无药物、食物过敏史。
体温36.3℃,脉搏8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05/65mm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律齐,心率72次/分,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肝、肾区叩痛(-)。双下肢无水肿,双足可见散在分布紫癜,棕色,略高于皮面,压之不褪色。
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过氧乙酸所致?
患者既往无慢性肾脏病史,此次有典型的皮肤紫癜,有血尿、蛋白尿等肾小球受累表现,因此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诊断明确。该患者3次出现皮肤紫癜均与接触过氧乙酸密切相关,且病程中无其他致敏原接触史,因此考虑过氧乙酸导致的过敏性紫癜可能性最大。
患者入院后相关化验:血 WBC 12.7×109/L,Hb 164g/L,PLT 206×109/L。 ESR 5mm/h。尿RBC 15~20/HP,大小不等,多数变形。尿蛋白定量1.43g/d,大部分为白蛋白,小部分为球蛋白,未见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肌酐94μmol/L。24小时内生肌酐清除率88.3ml/min。粪便潜血阴性。
为进一步明确病理诊断,患者进行了肾穿刺活检,病理显示:直接免疫荧光,4个肾小球,IgA(+++),IgM(+),C3(+++),FRA(+),余阴性,团块状在系膜区及毛细血管壁沉积。光镜下见8个肾小球,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基质轻度弥漫增生伴嗜复红蛋白沉积,其中1个节段性硬化。肾小管、肾间质、小动脉无明显病变。符合轻度系膜增生性紫癜性肾炎。
患者入院后远离致敏原,予贝那普利10mg/d,泼尼松30mg/d及氯雷他定(克敏能)抑制变态反应,维生素C减低毛细血管脆性。3天后紫癜完全消退,未再反复。随访2年,尿蛋白定量0.3~0.6g/d,RBC 12~15/HP,肾功能保持正常。
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过氧乙酸所致)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önlein purpura,HSP)是较常见的引起继发性肾脏病的原因之一。致敏原进入机体后,产生变态反应,主要是速发型变态反应和抗原-抗体复合物反应,造成的一系列免疫性损伤。以坏死性小血管炎为基本病变,伴IgA免疫球蛋白/复合物于皮肤小血管及肾小球系膜区、内皮下沉积。该病最常侵犯的部位是皮肤、胃肠道、关节和肾脏。其中肾脏受累的发生率为20%~60%,多在皮肤紫癜后4~8周出现,临床表现从单纯性血尿和(或)蛋白尿到肾病综合征、急进性肾炎均有可能发生。病理改变以肾小球系膜病变为主,从轻到重变化幅度很大,光镜常见为局灶节段性或弥漫性系膜增生,免疫病理以IgA颗粒样弥漫性肾小球沉积为特征,严重者可以出现以急进性肾炎为表现的新月体肾炎。所以,本病的临床过程和预后非常多样化。
过敏性紫癜患者大多数查不到明确的致敏原,只有少数患者与食物过敏、昆虫叮咬、药物、接触某些化学物质或接种天花疫苗或感染等有直接关系。过氧乙酸是国内常用的过氧化物类消毒剂,过氧乙酸的气体和溶液都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常用于浸泡、喷洒、擦抹、气溶胶喷雾等。以气溶胶喷洒消毒室内时,应先关闭门窗,用0.8%过氧乙酸溶液喷雾20ml/m2,待雾粒扩散并作用60分钟,可达到消毒作用。该方法消毒效果可靠,杀菌谱较广,但不能用于人在时的空气消毒。消毒后应开窗通风,方可进入室内。在抗非典型肺炎期间,国内广泛应用过氧乙酸。该患者3次接触过氧乙酸均未按规定操作,第1次喷洒后马上进入封闭的车内,第2、3次都未按规定的浓度和剂量喷洒,过敏可能与此有关。因此,在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中,应注意加强消毒剂的合理规范应用,以减少或避免由此引起的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根据目前的循证医学证据,对于肾功能正常、24小时蛋白尿高于0.5~1g的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患者,应用ACEI/ARB治疗。若蛋白尿持续>1g/d,在此基础上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6个月。
1.过氧乙酸可引起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临床表现与其他致敏原所致并无差异。
2.过氧乙酸的消毒效果可靠,杀菌谱较广,但对人有一定刺激性,应强调合理规范使用。
(崔 昭 陈 旻)
1.蔡肇基,周志杰,蒋明.过敏性紫癜//蒋明.《风湿病学》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209-1213.
2.赵明辉.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王海燕.肾脏病学.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379-1384.
3.袁朝森.常用化学消毒剂//张文福.医学消毒学.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2,105-108.
4.Kidney Disease: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KDIGO) Glomerulonephritis Work Group.KDIGO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Glomerulonephritis.Kidney inter,2012,2:139-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