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61岁,主因“干咳、气促伴背痛半年余”入院。2016年7月患者无明显诱因逐渐出现干咳、气促伴背痛,不伴发热、发绀、水肿、夜间端坐。2016年11月就诊于当地医院,行支气管镜TBLB检查,病理提示“(右下叶外侧基底段)支气管黏膜及肺泡组织慢性炎伴多核巨细胞反应”,抗酸染色提示找到“结核杆菌”,考虑“肺结核”,遂转当地结核病院,予“抗结核”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2017年1月患者赴上海肺科医院就诊,行下肢B超报告“左下肢血栓”,增强CT报告“肺栓塞”。肺功能提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建议转我院进一步诊治。
入院查体
T 37℃,P 80次/min,R 19次/min,BP 137/85mmHg。 神志清楚,步入病房。 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80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
既往史及个人史
职业理发师。吸烟10余年,平均1支/d,未戒烟。饮酒30余年,平均50g/d,常饮白酒,未戒酒。
家族史
姐姐患肺癌去世。
入院后辅助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2.87×109/L↓,红细胞:5.21×1012/L,血红蛋白:152g/L,中性粒细胞:58%,淋巴细胞:34.1%,单核细胞:6.6%,嗜酸性粒细胞:1%,嗜碱性粒细胞:0.3%,血小板计数:122×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66×109/L↓。
心肌标志物:肌钙蛋白 T:<0.010ng/ml↓,肌红蛋白:33.77ng/ml,CK-MB mass:0.9ng/ml,NT-pro BNP:85.8pg/ml。
DIC:国际标准化比率:0.89,凝血酶原时间:10s,部分凝血活酶时间:25.2s,纤维蛋白原定量:5g/L↑,D-二聚体:1.63FEUmg/L↑,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4.9μg/ml,凝血酶时间:18.7s。
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1.92μg/L,糖类抗原 125:<35.00U/ml,糖类抗原 15-3:<35.00U/ml,糖类抗原 19-9:<37.00U/ml,糖类抗原 72-4:1.72U/ml,细胞角蛋白 19 片段:7.62ng/m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15.70ng/ml,甲胎蛋白:1.95μg/L,鳞癌相关抗原:<0.7ng/ml。
自身抗体系列:阴性。
风湿系列:阴性。
肺通气/灌注扫描:左肺下叶基底段、右肺下叶背段灌注显像均可见放射性稀缺区,肺通气显像正常,符合肺栓塞表现。
肺功能:中度混合性肺通气功能障碍;小气道中度陷闭;肺弥散功能中度减退;FENO 14ug/L。
血气分析:pH:7.444,PaO2:9.32kPa↓,PaCO2:4.46kPa↓,SaO2:94.6%↓,标准碳酸氢根浓度:24.6mmol/L。
心脏超声:各心腔和大血管大小正常,LVEF 70%。功能诊断:左心收缩功能正常,左心舒张功能正常。
患者气短伴背痛,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均降低,D-二聚体升高。外院肺动脉CTA和我院肺通气/灌注扫描均提示肺栓塞,因此肺动脉栓塞诊断明确。
初步诊断
1.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低危
2.下肢深静脉血栓栓塞
3.肺部感染
紧急处理:给予利伐沙班15mg/次,2次/d,口服抗凝治疗;美罗培南1.0g/8h,静脉滴注。
问题1:患者是否存在易栓症?
患者除肺炎病史外,没有手术、制动、血管穿刺或恶性肿瘤等其他VTE继发危险因素;我们随后针对VTE原发危险因素即易栓症进行了一系列筛查:
抗心磷脂抗体系列:阴性。
凝血因子全套:凝血因子Ⅷ:179.5%,显著升高,提示存在易栓症。
问题2:读片发现患者存在双肺多发磨玻璃影,从2017年2月4日至2月8日(外院CT),磨玻璃影迅速实变(图1),如何解释?
考虑患者除肺栓塞外还合并肺部其他疾病。从影像学特点判断患者肺部感染和机化性肺炎可能性较大,为明确诊断进一步做以下检查:

图1 胸部CT(2017-02-08)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实变影,沿支气管血管束和胸膜下分布(A)(白箭);左肺下叶背段实变影,可见支气管充气征(B)(白箭);右侧胸膜增厚,左侧少量气胸
引自:主编: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疑难与危重病例精选.第1版.ISBN:978-7-117-30147-3
.支气管镜检查:气管、支气管黏膜光滑,管腔通畅,未见新生物。右下叶基底段予NS 60ml灌洗,标本送检。GS右下叶前基底段、外基底段、后基底段支气管可见不规则暴风雪样回声影,提示炎症改变,予以毛刷和TBLB活检。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培养结果:正常菌群;未找到抗酸杆菌。
病理免疫组化结果:CK(+),Vim(-),CgA(-),Syn(-),TTF-1(-),WT-1(-),LCA(-),P63(-),Napsin A(-),P40(-),特染 PAS(+),银染(-),抗酸(-)。 (右下肺后基底段)送检报告:疏松结缔组织,内见血管及少量支气管黏膜上皮,上皮无明显异型。
血沉、C反应蛋白无明显升高,PCT正常。
2017年2月20日复查肺CT:两肺感染,双侧胸腔积液伴左下肺膨胀不全,左侧少许气胸,纵隔少许淋巴结。
分析:患者经美罗培南抗感染治疗,肺部阴影无明显吸收,并出现多处新发病灶;PCT、血沉和CRP正常;无明确病原学证据;肺组织病理报告疏松结缔组织;综合上述特点考虑感染后机化性肺炎,停用美罗培南,给予甲泼尼龙30mg/d治疗。
至此患者诊断基本明确。
1.肺血栓栓塞症,低危
易栓症:凝血因子Ⅷ活性升高
2.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3.机化性肺炎
1.利伐沙班15mg/次,2次/d,抗栓治疗。
2.甲泼尼龙30mg/d。
患者自2017年2月21日出院后无不适主诉,2017年3月7日及4月5日复查胸部CT,提示双肺多发斑片影和左下肺实变影明显吸收消散(图2)。

图2 复查胸部CT(2017-03-07,A、B)示右肺上叶、左肺舌叶和下叶背段病灶较前明显吸收(白箭);1个月后,再次复查胸部CT(2017-04-05,C、D)示原有病灶进一步吸收消散(白箭)
引自:主编: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疑难与危重病例精选.第1版.ISBN:978-7-117-30147-3
.1.肺栓塞的诊断包括确定诊断,危险分层,寻找血栓来源与危险因素筛查四部分内容。确诊肺栓塞患者首先应做危险分层,给予相应的抗凝或溶栓治疗。随后要积极寻找血栓的来源,积极寻找继发性危险因素并行易栓症筛查寻找原发危险因素。
2.患者病程中有肺部感染,同时凝血因子Ⅷ升高,这是患者罹患肺栓塞的原发与继发危险因素。肺炎合并肺栓塞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此例患者的特殊性在于肺炎延迟吸收,出现了机化性肺炎的病理改变,导致抗感染无效。
3.感染后机化性肺炎在老年人比较多见。患者通常有前期肺部感染史;胸部CT特点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实变影,沿支气管血管束和胸膜下分布;抗感染治疗无效,且短期内可出现多处新发病灶;无明确病原学证据;肺组织病理报告机化性改变;综合上述特点可诊断为感染后机化性肺炎。此例患者激素治疗有效,肺部阴影明显吸收,提示机化性肺炎诊断正确。
(夏敬文 李圣青)
[1]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血栓与止血学组.易栓症诊断中国专家共识(2012年版)[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2,33(11):982.
[2]LABANA S,HULL A,SAHA S,et al.A Rare Presentation of A Rare Disease:Rapidly Progressing Cryptogenic Organizing Pneumonia (COP) [J].Chest,2015,148(4):633A,633B.
[3]TATHAGAT N,NEHA N,SUDHIR K.Rare diagnosis,odd appearance:atypical radiologic presentation of cryptogenic organizing pneumonia[J].Chest,2014,145(3):21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