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22岁,大学生。自幼胆小内向,上学成绩较好,6周前因为迟到被老师批评后急性发病,沉闷少语,下课后即回宿舍卧床,或呆坐于床上,有时半夜起床开窗向外边看,或在窗前长时间站立不动;听课时不做笔记,时常发愣,对老师的提问不回答,有时喃喃自语,或无故自笑,一周前行为迟缓,吃一顿饭要一个多小时,还坐在餐桌前发呆,3天前开始卧床不语不动,不起来吃饭,叫他推他均无反应。体检:轻度出汗,表情呆板,全身肌张力增高,上举四肢或抬高头部其保持此姿势不变,令其张嘴反而紧闭。
提问1:患者存在哪些精神症状?
1.对老师的批评产生的抵触;
2.超价观念;
3.紧张型兴奋;
4.主动性违拗;
5.情感低落;
6.空气枕头;
7.心因性木僵;
8.蜡样屈曲;
9.作态。
提问2:根据患者的表现,应该考虑诊断哪些疾病?
1.应激相关障碍;
2.抑郁症;
3.精神分裂症—偏执型;
4.诈病;
5.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6.癔症—转换性障碍;
7.癔症—分离性障碍。
提问3:目前可以选用哪些治疗?
1.认知疗法;
2.胰岛素低血糖治疗;
3.阿米替林;
4.冬眠疗法;
5.氯丙嗪;
6.电休克治疗;
7.氯硝西泮;
8.舒必利;
9.利培酮。
提问4:此时患者的兴奋冲动等表现最有可能是哪种变化?
1.静坐不能;
2.心因性兴奋状态;
3.谵妄状态;
4.紧张性兴奋状态;
5.双相性障碍—躁狂发作;
6.情感爆发;
7.癫痫精神运动发作。
提问5:木僵是常见的精神症状之一,它常常见于哪些疾病?
1.精神分裂症;
2.癔症转换性障碍;
3.反应性精神障碍;
4.惊恐障碍;
5.抑郁症;
6.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
7.人格障碍;
8.精神发育迟滞;
9.脑炎。
提示:
该患者住院治疗45天后,精神症状明显好转,知道自己患有精神病,愿继续巩固治疗,但感到烦闷、忧心忡忡,高兴不起来,大脑迟钝,不愿参加病区内组织文体活动,诉自己有病,有一死了之的想法,但又想到父母、同学,故未采取自杀行为。
提问6:此时患者可能有哪些精神症状?
1.思维迟缓;
2.情感淡漠;
3.情绪低落;
4.焦虑;
5.意志缺乏;
6.罪恶妄想;
7.兴趣减低;
8.思维散漫;
9.思维贫乏。
提问7:针对患者病情现在应该进行哪些治疗?
1.停止抗精神病药物;
2.继续抗精神病药物;
3.哌醋甲酯;
4.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的应用;
5.支持心理疗法;
6.咖啡因;
7.丙咪嗪;
8.酮康唑;
9.多塞平;
提示:
该患者经合并抗抑郁药物治疗3周后,抑郁、忧心忡忡等症状逐渐好转。
提问8:此时(依据ICD-10),对于此患者,应该这样诊断?
1.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2.青春型精神分裂症;
3.紧张型精神分裂症;
4.残留型精神分裂症;
5.精神分裂症后抑郁;
6.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
7.单纯型精神分裂症。
姓名:男,13岁,未婚,汉族,学生。主因“不语、少食、少动3天,病程1月余”入院。家属代诉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急起精神异常,表现为沉默少语、发呆,家人问话不搭理,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课堂上无故坐别人位置,问其不答,情况逐渐加重,无法正常学习生活。病后1周由其母亲带到当地医院就诊,门诊查“脑电图、脑地形图正常,心电图:正常;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等结果未见异常;头颅CT结果未见异常”,诊断“急性精神分裂症样精神病性障碍”,予“利培酮片,1mg,2次/天”治疗半个月后症状缓解,家人认为病情“痊愈”自行停药。能正常上学、生活。3天前无明显诱因下,病情复发,表现无故不讲话,沉默,表情平淡,对周围事物表现无所为,进食少,反复督促下少量进食,就诊前一天起拒绝进食。活动少,整天卧床。无发热、无头痛、无自语、无乱语等。夜晚睡眠差,易醒。为进一步诊治,今由其家人劝说下带来就诊,门诊拟诊“精神分裂症?”收住精神科,患病以来,无自杀、自伤,无伤人、毁物,无畏寒、发热,无昏迷、抽搐,进食少,日常生活能自理,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既往身体健康。无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颅脑外伤、感染史;无抽搐、昏迷史。无重大外伤、手术史,无输血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无药瘾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出生成长于原籍,无毒物接触史。家中排行第2,足月顺产,母孕生产无异常,幼时发育生长正常,6岁读书,成绩一般。无工业毒物、粉尘、放射性物质接触史。无烟、酒、药物等不良嗜好。无吸毒史。平素个性内向、思虑多。无冶游史。
家族史:父母及兄均体健。家族成员中无传染病及家族性遗传病史。父母二系三代均无类似病患者及精神病患者。
体格检查:神志清。T 36.7℃,P 98 次/分,R 20 次/分,BP 120/80mmHg,体重 40kg。甲状腺无肿大。胸廓无畸形。双肺叩诊清音。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98次/分,律齐,无杂音,腹平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3次/分,双手无震颤。四肢活动自如。未引出病理征。
精神状况检查:意识清楚,衣着仪表整齐,检查合作、接触差。进食少,入睡困难、睡眠浅,安心住院,日常生活需要家人督促。无自发言语,缄默,无模仿言语、持续言语。表情呆板,对家人及医师询问无反应,无凝视,闭目。无特殊姿势,动作少,无刻板动作和模仿动作,有主动性违拗,蜡样屈曲。无冲动伤人毁物,无自杀、自伤企图及行为。无自知力。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尿液分析(尿液):URO+1、KET+2。乙肝病毒检测无异常。甲状腺激素测 定 (五项)(静脉血):TSH 2.22mU/L,T4 107.71μg/L,T3 1.53μg/L,FT4 22.00pmol/L,FT3 6.93pmol/L。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静脉血):HCV 阴性(-),TRUST 阴性(-)。C-反应蛋白测定(CRP)(静脉血):CRP 2.75mg/L。电解质:K+,4.60mmol/L,Na+138.00mmol/L,GLU 4.71mmol/L。肝功能检查:IBIL 13.40μmol/L,ALP 385.00U/L,BILD 27.70μmol/L,TBIL 21.10μmol/L。全血细胞计数+五分类(静脉血):WBC 6.42×109/L,RBC 5.07×1012/L、HGB 141.00g/L,PCT 0.26%;阳性症状评定量表提示7 分,阴性症状评定量表提示55分。心电图正常。
入院后予利培酮片,4mg/d治疗,现患者对答主动,治疗配合,服药无不适反应。
针对此患者,假如您是经治医生,
1.若诊断精神分裂症的话,该患者应属于哪一型?
2.临床上常见治疗失败的原因有哪些,该患者门诊治疗过程中存在这些因素吗?
3.精神分裂症和分裂样精神病主要的鉴别点是什么?
4.为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你觉得如何和患者家长沟通?
5.若患者家属对疾病的预后担心,您该如何予以解释?
6.你觉得该患者适宜采用MECT治疗吗?
7.从病史记录来看,该患者需要考虑哪些疾病?主要的鉴别点有哪些?
8.若患者考虑为器质性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可以考虑哪些疾病,还需要收集哪方面的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