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失眠症
失眠症
案例诊断
失眠症
病例摘要

患者,女,36岁,工人,已婚,汉族。主因“失眠8年,加重2年”入院。患者于8年前因频繁上夜班,逐渐出现夜眠差,主要表现为入睡难、多梦、早醒,白天困乏无力,起初每当夜班劳累时出现上述情况,以后逐渐加重,每天只能睡5、6个小时,有时感到彻夜不眠。严重时出现心悸、胸闷、头晕、全身疼痛、多汗,不思饮食,曾间断服用地西泮类药物,效果好,但担心成瘾不敢长期使用。2年前失眠进一步加重,为此情绪变得抑郁烦躁,特来就诊。

提问1:以下哪些有助于了解病史?

1.询问失眠症的原因;

2.查找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3.了解睡眠环境的影响;

4.以患者对睡眠的主观评价为标准;

5.对睡眠持的态度;

6.体格检查;

7.心电图;

8.脑电图;

9.头颅CT或MRI检查;

10.SAS,SDS,SCL-90;

11.MMPI、EPQ。

提示:

患者长期的失眠导致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易激动,如果晚上能睡7个小时以上,所有的不适可以完全消失。平素体健,病前性格开朗。无不良嗜好。体检正常。未发现感、知觉障碍。无思维联想和逻辑障碍,无妄想。表情自然,偶有心悸、紧张等,对自己的失眠表示担忧,无异常行为。心电图、脑电图检查均正常。SAS9分,SDS7分,SCL-90各因子均在正常范围。

提问2:对于本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1.神经衰弱;

2.焦虑症;

3.抑郁症;

4.惊恐障碍;

5.适应障碍;

6.失眠症;

7.神经症。

提问3:CCMD-3诊断标准中失眠症的病程为?

1.每周至少发生2次,并持续3个月以上;

2.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3个月以上;

3.每周至少发生2次,并持续2个月以上;

4.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2个月以上;

5.每周至少发生2次,并持续1个月以上;

6.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1个月以上;

7.每周至少发生2次,并持续6个月以上;

8.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6个月以上。

提问4:失眠症是以睡眠障碍为几乎唯一的症状,其他症状均继发于失眠,包括?

1.错觉;

2.听幻觉;

3.睡眠不深;

4.醒后感不适、疲乏;

5.白天抑郁、焦虑;

6.易醒、多梦、早醒;

7.关系妄想;

8.醒后不易再睡;

9.思维松弛。

提问5:有关失眠的病因,正确的有?

1.各种躯体疾病可引起失眠;

2.生活中的各种令人高兴的事件;

3.患者常常对健康要求过低,不关注健康;

4.夜班和白班频繁变动可以增加人对生物钟节奏变化适应能力;

5.环境嘈杂、空气污浊、居住拥挤或突然改变睡眠环境;

6.时差效应;

7.饥饿、疲劳、性兴奋可有助于睡眠等;

8.酒精、咖啡、茶叶、药物依赖;

9.各类精神疾病大多伴有睡眠障碍。

提问6:治疗失眠症一般选择半衰期短、副作用和依赖性较少的抗焦虑、镇静催眠药物,疗程最好为?

1.2~3周;

2.1周以内;

3.1~2周;

4.3~4周;

5.2~4周;

6.4~6周;

7.1~3月;

8.3~6月;

9.12月。

提问7:以下哪些符合睡眠卫生?

1.避免在床上做不应在床上做的事;

2.睡前剧烈运动有助睡眠;

3.睡前放松训练;

4.用接纳及支持的态度给予正确的睡眠卫生;

5.药物治疗是常用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6.药物治疗适合任何人群,但剂量应适当调整。

提问8:理想的安眠药物应具有下列几项特性?

1.能够产生快速、有效而愉快的入眠;

2.抑制慢波睡眠的药物疗效最好;

3.不应该延长睡眠至非药物作用期;

4.一周内缓慢起效;

5.能够维持其有效性至少数周;

6.长半衰期的药物优于短半衰期的;

7.当停药时,不应有戒断症状(如反弹性失眠);

8.能够使患者醒来有清新感而没有宿醉的现象。

提问9:药物治疗失眠的说法正确的有?

1.病程长者使用最大有效剂量,进行冲击疗法;

2.间断给药或短期服药;

3.慢性患者可长期小剂量应用短半衰期的药物;

4.短半衰期的药物可突然停药,而长短半衰期的药物宜缓慢停药;

5.注意停药后的失眠反弹;

6.记忆受损、晕倒、过度思睡,特别是高剂量时容易导致交通事故;

7.苯二氮䓬类药物合用酒精,可减少苯二氮䓬类依赖的危险性;

8.长期大量使用苯二氮䓬类药物还可导致依赖;

9.对于睡眠节律的紊乱,包括睡眠位相滞后、时差反常、倒班作业引起的睡眠障碍,褪黑素治疗较为满意。

诊疗及解题思路

病情回顾:患者,女,36岁,工人,已婚,汉族。主因“失眠8年,加重2年“入院。患者于8年前因频繁上夜班,逐渐出现夜眠差,主要表现为入睡难、多梦、早醒,白天困乏无力,起初每当夜班劳累时出现上述情况,以后逐渐加重,每天只能睡5、6个小时,有时感到彻夜不眠。严重时出现心悸、胸闷、头晕、全身疼痛、多汗,不思饮食,曾间断服用地西泮类药物,效果好,但担心成瘾不敢长期使用。2年前失眠进一步加重,为此情绪变得抑郁烦躁,特来就诊。

患者为中年女性,以失眠为主要痛苦就诊,因长期失眠出现了严重时出现心悸、胸闷、头晕、全身疼痛、多汗,不思饮食。失眠症(insomnia)是指睡眠的始发(sleep onset)和维持(sleep maintenance)发生障碍致使睡眠的质和量不能满足个体正常需要的一种状况。失眠的表现有多种形式,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易醒、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再睡、醒后不适感、疲乏,或白天困倦。失眠可引起患者焦虑、抑郁或恐怖心理,并导致精神活动效率下降,妨碍社会功能。

对于失眠症患者在询问病史时,要注意采集以下信息:询问患者是否经常难以入睡、早上是否醒得过早、经常在夜间觉醒、醒后能否再很快入睡、早上醒来是否总是觉得很疲劳、白天的情绪、对白天工作的影响。询问失眠症的原因:精神压力过大、滥用安眠药或兴奋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因素、睡眠环境因素、对睡眠持有不正确的态度等。精神状况检查要点重点在于评价患者的睡眠时间、睡眠深度及体力恢复的不足问题。进行一般常规的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已排除器质性因素。并且可以进行多导睡眠图(PSG)、心电图、脑电图、头颅CT,MRI,进一步了解患者各种功能状况及进行必要的排除。心理测验及评定量表症状评定有 PSQI、SAS、SDS、SCL-90、HAMD、HAMA 等;生活事件量表(LES);个性特征有 MMPI、EPQ、16-PF等,目的为进一步评定患者的各种心理状态。第1题问哪些有助于了解病史,可以通过询问所提供的所有项目完善病史。患者以失眠为主要的症状,伴随有抑郁躯体不适焦虑,达不到抑郁症、焦虑症的诊断标准。第1题选失眠症。第3题正确答案为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1个月以上。第4题的答案为睡眠不深,醒后感不适、疲乏,易醒、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再睡。第5题为各种躯体疾病可引起失眠,环境嘈杂、空气污浊、居住拥挤或突然改变睡眠环境,时差效应,酒精、咖啡、茶叶、药物依赖,各类精神疾病大多伴有睡眠障碍。第6题答案为1~2周。第7题为避免在床上做不应在床上做的事、睡前放松训练,用接纳及支持的态度给予正确的睡眠卫生。第8题为能够产生快速、有效而愉快的入眠;不应该延长睡眠至非药物作用期;能够维持其有效性至少数周;长半衰期的药物优于短半衰期的;当停药时,不应有戒断症状(如反弹性失眠);能够使患者醒来有清新感而没有宿醉的现象。第9题答案为间断给药或短期服药;长期大量使用苯二氮䓬类药物还可导致依赖;对于睡眠节律的紊乱,包括睡眠位相滞后、时差反常、倒班作业引起的睡眠障碍,褪黑素治疗较为满意。

拓展思维病例

患者,男,50岁,汉族,已婚,农民。主因“失眠10多年,加重伴乏力、兴趣下降1个月余”入院。患者自诉10年前无明显诱因起病,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上床数小时仍无法入睡,易醒,醒后无法入睡,诉听到蚂蚱叫、类似鼓声等声音,从早到晚都听到,且声音特别大,晨起感头晕、心慌、烦躁、焦虑,担心自己的身体,记忆力下降。多次就诊当地人民医院,主要诊断“焦虑症”,曾予以帕罗西汀、米氮平、喹硫平、氯硝西泮等治疗,自述服药后感脑子、腹部空空的,好像没有东西,感觉没有效果,未坚持服药(没有坚持2周以上)。

1个月前上述症状加重,白天困乏感,精力下降,心情不好,情绪低落,担心自己病治不好,对事情失去兴趣,感觉血供不到脑子,感觉自己血不流了,感觉自己的脸和头容易油油腻腻,并伴乏力、头晕、头痛、头麻、胸闷胀、脖子胀等,严重影响工作及生活,为进一步治疗,门诊拟诊“混合性焦虑和抑郁障碍”收住精神科。患病以来,无自杀、自伤,无伤人、毁物,无畏寒、发热,无昏迷、抽搐,进食差,日常生活能自理,大小便正常。体重无变化。

既往史、家族史无特殊。

体格检查:神志清。T 36.6℃,P 76 次/分,R 20 次/分,BP 150/100mmHg,甲状腺无肿大。胸廓无畸形。双肺叩诊清音。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76次/分,律齐,无杂音,腹平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3次/分,神经系统检查: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为3mm,对光反射灵敏,双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征未检出。

精神状况检查:意识清楚,主动接触,检查合作,问话切题,入室表现安静,对答切题,自述睡眠差,白天困乏,心情差,心慌、烦躁、焦虑,精力下降,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感头晕、头痛等躯体不适。无幻觉妄想,无自杀及伤人行为,主动就医,承认有病,自知力存在。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尿便常规、血常规、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心肌酶、血液流变学、甲功、性激素六项等未见明显异常;血脂六项(静脉血):LDL 3.60mmol/L,TG 2.93mmol/L,HDL 0.78mmol/L,HCY 17.60μmol/L。肝功:GGT 73.00U/L,ALT 48.00U/L。心电图示:窦性心律,T波改变。正常脑电图及脑地形图。颈部血管彩超提示:左右侧颈总动脉血流速度增快;左右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椎动脉未见斑块。腹部、泌尿系彩超提示:肝实质回声增强,光点致密(符合脂肪肝声像图改变),右肾点状强回声(考虑小结石);胆囊餐后显示欠清楚,余未见明显异常。TCD提示:右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增快,左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减慢。脑涨落分析提示:脑疲劳状态,脑兴奋性降低,大脑兴奋与抑制功能不协调。胸片示:心肺膈未见明显异常。心理测验提示:有轻度焦虑症状,有重度抑郁症状,有轻度偏执及精神病性症状,无明显强迫思维及强迫动作,有社会功能缺陷。

针对此患者,假如您是经治医生:

1.从病史的记录来看,您觉得该患者治疗效果差的因素有哪些?

2.您觉得病史中描述“诉听到蚂蚱叫、类似鼓声等声音”是感觉过敏,还是幻听?若想分清楚的话,问诊时你觉得该如何问?

3.如病史描述“1个月前上述症状加重,白天困乏感,精力下降,心情不好,情绪低落,担心自己病治不好,对事情失去兴趣”,从诊断等级上,您觉得该诊断哪种疾病较为合适?为什么?

4.为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尤其是服药依从性,你觉得如何和患者沟通?

5.该患者可能存在哪些性格特征?

6.老年期抑郁的特征有哪些?假如患者年龄为65岁以上,首次发病,病期2个月,你需要考虑哪些疾病?

7.从病史记录来看,该患者需要考虑哪些疾病?主要的鉴别点有哪些?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