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29岁,未婚,工人,初中文化。主因“被打后行走困难7天”就诊。7天前患者与邻居发生冲突,被邻居打中头部致头皮血肿,未经治疗,次日起床后出现行走困难,说话吐字不清,言语做作,像小孩一样嗲声嗲气。计算能力差,问2+3=?答6。遂到当地医院就诊。
提问1:本患者入院后,应进行哪些检查以明确诊断?
1.神经系统体检;
2.精神状况检查;
3.血常规;
4.肝功能;
5.心电图;
6.脑电图;
7.脑CT或MRI;
8.脑脊液检查;
9.心理测验及临床量表的评定。
提示:
既往无癫痫、颅脑外伤病史。无精神疾病、癫痫阳性家族史。患者平时爱表现自己,善开玩笑,喜读爱情小说。躯体检查及神经系统未见阳性体征。精神状态检查:意识清,年貌相符,检查合作,对答切题,未引出妄想和幻觉,有自知力,希望确诊治疗。血常规、肝功能、心电图、脑电图、脑CT扫描等检查均正常。MMPI检测结果:Hs 64分,D 52分,Hy 83分,Pd 69分,Mf 51分,Pa 46分,Pt 75分,Sc 66分,Ma 73分,Si 42分。
提问2:以上心理测验结果中哪项有诊断价值?
1.Hs;
2.D;
3.Hy;
4.Pd;
5.Mf;
6.Pa;
7.PT;
8.Sc;
9.Ma;
10.Si。
提问 3:问 2+3=?,答 6,此症状为?
1.遗忘;
2.急性脑病综合征;
3.精神发育迟滞;
4.Ganser综合征;
5.思维散漫;
6.童样痴呆;
7.诈病;
8.病理性说谎;
9.Korsakov综合征。
提示:
患者在17岁与同事打架后有过类似发作,出现不会说话,只用手语与人交流,一天后自行缓解。5年前,与妻子吵架后也有发作,2天后缓解,缓解期症状,亦未治疗。
提问4:本患者诊断为?
1.癫痫;
2.急性应激障碍;
3.诈病;
4.急性脑病综合征;
5.遗忘综合征;
6.癔症;
7.Cotard综合征;
8.神经症;
9.PTSD。
提问5:关于癔症的叙述正确的是?
1.癔症又称歇斯底里;
2.一般有相应的器质性病变基础;
3.近年来把癔症划出神经症的意见已占大多数;
4.癔症常反复发作,一般认为癔症的预后不好;
5.起病常与心理应激有关;
6.ICD-10仍保留了癔症这一诊断名称。
提问6:本患者应用以下哪种治疗最有效?
1.镇静药物;
2.抗精神病药物;
3.抗抑郁药物治疗;
4.精神分析治疗;
5.行为治疗;
6.暗示治疗;
7.森田治疗;
8.生物反馈治疗。
提问7:暗示治疗时常用的方法有:
1.口服阿米替林;
2.口服阿普唑仑;
3.缓慢注射氯硝西泮;
4.静脉输注舒必利;
5.缓慢注射10%葡萄糖酸钙;
6.言语暗示;
7.催眠暗示;
8.低频电刺激;
9.生物反馈。
【诊疗及解题思路】
病情回顾:患者,男性,29岁,未婚,工人,初中文化。主因“被打后行走困难7天”就诊。7天前患者与邻居发生冲突,被邻居打中头部致头皮血肿,未经治疗,次日起床后出现行走困难,说话吐字不清,言语做作,像小孩一样嗲声嗲气。计算能力差,问2+3=?答6。遂到当地医院就诊。
患者有外伤史,为明确诊断应进行神经系统检体检、精神状况检查、血常规、脑地形图、脑CT或脑MRI,必要的心理测试。第1题答案为神经系统体检、精神状况检查、血常规、脑电图、脑CT或MRI。
明尼苏达多相个性调查表(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MMPI)是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心理测验,共有566道题,包含13个分量表,包括疑病(Hs)、抑郁(D)、癔症(Hy)、病态人格(Pd)、男性-女性倾向(Mf)、妄想(Pa)、精神衰弱(Pt)、精神分裂症(Sc)、轻躁狂(Ma)、社会内向(Si)等,既可以了解被试者的个性特征,也可以对精神科诊断起到一定的提示。T分达到或超过70分,如果不是受试者不合作或错误理解,则为明显的病态,精神分裂症的编码主要在6、8/8、6或6、8、9量表明显提高。躁郁症患者主要是2、8量表提高,尤其是2量表。本患者癔症量表最高,对癔症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其次精神衰弱,轻躁狂也高于正常。与患者的癔症性性格有密切关系。患者体检和实验室检查后未发现阳性结果,在MMPI中有Hy明显高于标准分,Pt也高于标准分。第2题应选Hy。
患者对简单问题给予近似而错误的回答,给人以故意做作或开玩笑的感觉,患者能理解问题的意义,但回答内容不正确,此为甘瑟综合征(Ganser syndrome),又称心因性假性痴呆。柯萨可夫综合征又称遗忘综合征指虚构与近事遗忘、定向障碍同时出现,多见于慢性酒精中毒精神障碍、颅脑外伤后所致精神障碍及其他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是指先天或围生期或在生长发育成熟以前(18岁以前),大脑的发育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如遗传、感染、中毒、头部外伤、内分泌异常或缺氧等因素,使大脑发育不良或受阻,智能发育停留在一定的阶段。随着年龄增长其智能明显低于正常的同龄人。谵妄(delirium)是一组表现为急性、一过性、广泛性的认知障碍,尤以意识障碍为主要特征。因急性起病、病程短暂、病变发展迅速,故又称为急性脑病综合征。本患者发作时意识清楚,定向力良好,无虚构、遗忘,病前智能正常。第3题应选Ganser综合征。根据以上典型的表现、心理测试的结果和反复发作的病程,第4题应选癔症。
癔症(hysteria)又称歇斯底里,系由于明显的心理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或强烈的情绪体验、暗示或自我暗示等作用于易感个体引起的一组病症。临床主要表现为癔症性精神障碍(又称分离症状)和癔症性躯体障碍(又称转换症状)两大类症状,而这些症状没有可以证实的器质性病变为基础。症状具有做作、夸大或富有情感色彩等特点,有时可由暗示诱发,也可由暗示而消失,有反复发作的倾向。一般认为癔症的预后较好,60% ~80%的患者可在一年内自发缓解。
癔症是精神病学诊断术语中最为古老的病名之一,而有关其发病机制和疾病归属也一直争论不休。现今虽然大多数学者认为癔症是社会心理因素与个体易感素质共同作用所致,但对其发病机制尚无公认的结论。近年来把癔症划出神经症的意见已占大多数,CCMD-3已将癔症从神经症中分离出来,单列一病。第5题正确答案为癔症又称歇斯底里、近年来把癔症划出神经症的意见已占大多数、起病常与心理应激有关。
暗示疗法为癔症的经典治疗方法,对消除癔症性躯体障碍效果好,特别适用于急性起病的患者。在觉醒状态下,通过语言暗示,或配合适当的药物如10%葡萄糖酸钙,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第6题答案为暗示治疗;第7题答案为缓慢注射10%葡萄糖酸钙,言语暗示。
【拓展思维病例】
患者,男,37岁,已婚,汉族,农民。主因“四肢抽搐3个月,胡言乱语,行为乱半个月”入院。患者3个月前自诉左下肢(以膝盖以下)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局部“抽搐”,每次持续1分钟左右,发作时无明显疼痛感,神清,无大小便失禁,无口吐白沫等,发作后无肢体麻木、乏力、疼痛等不适。开始每天发作3~4次,之后逐渐增多,发展为每天发作20余次,每次发作情况如前。70天前骑车时再次发作,摔倒在地,当时“昏迷”约2个小时,路人呼“120”送入医院治疗,诊断“昏迷查因-脑挫伤?左肩关节脱位?”,左肩关节DR检查未见异常,颅脑CT提示左顶颞部软组织肿胀,给予醒脑静治疗后收入神经外科治疗,给予脑蛋白水解物及地西泮注射液等治疗,左下肢仍有抽搐,且伴有头晕不适,诊断为:①分离转换性障碍;②癫痫发作;③皮肤软组织损伤,予丙戊酸钠缓释片0.4g,1天2次等治疗,病情“好转”出院。
2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再次出现反复双下肢不自主抽搐,有时伴双眼上翻、四肢强直、抽动样,诉下肢肌肉疼痛,抽搐时有叫喊。无跌伤及二便失禁。症状持续1分钟左右,间歇数分钟又发作,发作频繁。为进一步治疗以“癫痫持续状态”收入院,住院半个月,“痊愈”出院。
40天前,病情再次发作,诉右下肢(膝盖以下)出现反复局部抽搐,每次持续约半分钟到数分钟不等,发作时无明显疼痛感,神清,对发作过程能清晰回忆。无大小便失禁,无口吐白沫等,发作后无肢体麻木、乏力、疼痛等不适,每天发作数次,诊断“分离转换性障碍”,给予心理治疗及暗示治疗,住院15天,“好转”出院。
半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精神异常,表现为乱语、喃喃自语,听不清讲话内容,情绪激动,行为异常,打人,打伤妻子手,用石头敲打妻子头部。凌晨12时以后就不睡觉,乱骂人,脱光裤子在外面睡。自哭自笑,嘟囔着说:“别人不帮我”。为进一步治疗,门诊拟①癫痫;②分离转换性障碍;③急性分裂症样精神病性障碍?收入院。发病以来饮食、睡眠、食欲不佳,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改变。
婚育史:已婚,夫妻感情一般,育2子,均体健。
精神状况检查:一般情况:在家人及“110”民警协同下伴送入院,意识清楚,人物、地点、时间定向尚可。衣着适时,整齐,年貌相符,入室后表现行为冲动,日常生活协助下进行。有时说听见有人叫他打人,有时又否认(可疑幻听)。否认错觉或感知综合障碍,否认感觉过敏、减退或内感性不适。被动接触,问话少答,未查出妄想,交谈中语量尚可,语速正常,无音联、意联;无重复、模仿性言语,无刻板性言语;无强迫观念及强迫性思维;无思维奔逸、思维贫乏,无语词新作,无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注意力尚集中,无注意增强或减弱,无随境转移。对远事、近事大致能回忆,无远、近记忆障碍。无遗忘、虚构、错构等表现。患者理解、分析、判断尚可,计算力正常,基本常识与文化程度相符。表情平淡,对外界事物不关心,对医护人员态度改变不在意(情感平淡),无情感高涨及低落,无病理性激情及情感倒错,情感活动与思维、行为互欠协调。院外有冲动伤人及行为紊乱现象,入室后表现不合作,被保护性约束于床上,无意志增强及减退,无刻板、重复、模仿动作,无违拗、木僵等紧张症状。对自身精神病性症状无认识,否认自己有精神病,认为没有治疗的必要(无自知力)。
针对此患者,假如您是经治医生,
1.您觉得该患者尚需做哪些辅助检查?
2.诊断癫痫的最可靠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3.癫痫和分离转换性障碍的鉴别要点有哪些?
4.如何判断该患者发作时的意识状态?欲判断其意识状况,收集病史时可问哪些问题?
5.若考虑分离转换性障碍的话,需要进一步收集哪些病史和辅助检查?
6.你觉得该患者诊断上需考虑哪些疾病?
7.如何看待该患者的自知力?
8.该患者若进行心理治疗的话,可以采取哪些心理治疗?
9.精神运动兴奋有哪些表现?该患者本次住院的精神运动兴奋属于哪一类?
10.针对精神运动性兴奋状态,你该如何处理?处理时需要关注哪些生理指标?
患者,34岁女性,公务员。主因“发作性跌倒3年”为主诉入院。3年前和丈夫生气后出现双下肢发软,左侧为重,常跌倒在地,跌倒时向左倾斜,跌倒时伴有心慌,很快站起,有时有肢体皮肤擦伤,发作时无意识丧失、口吐白沫、双眼上翻、四肢抽搐、大小便失禁等,有时一天几次,最长2~3天1次,若别人喊她或听到喇叭声等发作次数增多,见家人或有人时发作频繁,心烦,紧张,有时发脾气,病后曾到医院就诊,脑电图结果显示轻度异常。头颅MRI、肌电图等均无异常,服丙戊酸镁片治疗,具体不详,无效。1年后住院治疗,查24小时动态脑电图、动态心电图、头颅MRI平扫、血管成像、心脏彩超等检查,均未见异常。按“焦虑障碍”治疗效果不佳,入院查体未见明显异常。精神状况检查:意识清,接触交谈尚合作,对答切题,自述人多时紧张,发作明显,认为自己的病是和丈夫生气得的,情感反应协调,诉有时紧张几小时,怕犯病,意志活动减退,不想工作,行为安静,护理合作,自知力不全。
病前背景:病前性格不好交际、温和。娘家经济条件较好,再婚7年,发病前几月发现丈夫和别的女人有暧昧,争吵数次,和公婆关系一般,现夫妻关系改善。
诊断考虑:①分离性运动障碍?②躯体疾病待排。
入院后查腰椎MRI:腰椎L5~S1椎间盘膨出。眼动测定异常,P300潜伏期正常,波幅降低。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心肌酶、甲状腺功能五项、心电图正常,性激素六项:T 1.1nmol/L偏低,月经正常,贝克焦虑量表:有焦虑症状,贝克抑郁问卷:轻度,SCL-90:存在重度焦虑症状,中度的人际关系敏感、恐怖症状,余症状均轻度表现。双下肢肌电图:腓总神经波幅降低,左下肢腓肠肌可见少量病理干扰相,神经传导速度:左下肢腓总神经传导速度轻度减慢,波幅降低,腓肠肌呈神经源性损害。入院后给丁螺环酮片15mg/d、氟西汀片20mg/d、普萘洛尔片20mg/d、劳拉西泮片1mg每晚睡前1次,等,配合物理、心理治疗,病情改善不明显,患者焦虑、紧张明显,有时跌倒,有跌伤皮肤现象。考虑:躯体形式障碍,建议排除神经系统疾病。请神经内科会诊,考虑诊断为反射性癫痫待排,治疗:给予奥卡西平治疗。颅脑MRI平扫未见明显异常征象;左侧椎动脉细小,考虑发育变异所致。24小时脑电图监测:基本节律:9~10Hz低中幅α节律,枕部占优势,两侧基本对称,调幅尚齐。清醒期:可见普遍阵发性6~8Hz高幅慢波或尖样波。HV:可见普遍阵发性6~8Hz高幅慢波或尖样波。临床发作时EEG未见异常改变。HV+声响刺激诱发临床发作时EEG未见异常改变。自然性临床发作时EEG未见异常改变。睡眠期:可见普遍阵发性6~8Hz高幅慢波或尖样波。睡眠分期尚明显,各期睡眠波未见明显异常改变。脑电图诊断:异常脑电图。
针对此患者,假如您是经治医生,
1.根据病史提供的信息,你想做一明确诊断尚需采集哪些病史和辅助检查?
2.在精神疾病分类中CCMD-3中的癔症,在ICD-10中是否符合描述?
3.根据CCMD-3中的癔症描述,该类患者的性格特征有哪些?
4.转换性障碍与癫痫的主要鉴别要点有哪些?
5.分离性障碍在临床上分为哪几种类型?如何分析该患者是否诊断“分离性障碍”?
6.癫痫在临床上分哪些类型?如何分析该患者是否诊断“癫痫”?
7.就该患者而言,可采取哪些心理治疗?
病情回顾:患者,男性,29岁,未婚,工人,初中文化。主因“被打后行走困难7天”就诊。7天前患者与邻居发生冲突,被邻居打中头部致头皮血肿,未经治疗,次日起床后出现行走困难,说话吐字不清,言语做作,像小孩一样嗲声嗲气。计算能力差,问2+3=?答6。遂到当地医院就诊。
患者有外伤史,为明确诊断应进行神经系统检体检、精神状况检查、血常规、脑地形图、脑CT或脑MRI,必要的心理测试。第1题答案为神经系统体检、精神状况检查、血常规、脑电图、脑CT或MRI。
明尼苏达多相个性调查表(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MMPI)是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心理测验,共有566道题,包含13个分量表,包括疑病(Hs)、抑郁(D)、癔症(Hy)、病态人格(Pd)、男性-女性倾向(Mf)、妄想(Pa)、精神衰弱(Pt)、精神分裂症(Sc)、轻躁狂(Ma)、社会内向(Si)等,既可以了解被试者的个性特征,也可以对精神科诊断起到一定的提示。T分达到或超过70分,如果不是受试者不合作或错误理解,则为明显的病态,精神分裂症的编码主要在6、8/8、6或6、8、9量表明显提高。躁郁症患者主要是2、8量表提高,尤其是2量表。本患者癔症量表最高,对癔症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其次精神衰弱,轻躁狂也高于正常。与患者的癔症性性格有密切关系。患者体检和实验室检查后未发现阳性结果,在MMPI中有Hy明显高于标准分,Pt也高于标准分。第2题应选Hy。
患者对简单问题给予近似而错误的回答,给人以故意做作或开玩笑的感觉,患者能理解问题的意义,但回答内容不正确,此为甘瑟综合征(Ganser syndrome),又称心因性假性痴呆。柯萨可夫综合征又称遗忘综合征指虚构与近事遗忘、定向障碍同时出现,多见于慢性酒精中毒精神障碍、颅脑外伤后所致精神障碍及其他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是指先天或围生期或在生长发育成熟以前(18岁以前),大脑的发育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如遗传、感染、中毒、头部外伤、内分泌异常或缺氧等因素,使大脑发育不良或受阻,智能发育停留在一定的阶段。随着年龄增长其智能明显低于正常的同龄人。谵妄(delirium)是一组表现为急性、一过性、广泛性的认知障碍,尤以意识障碍为主要特征。因急性起病、病程短暂、病变发展迅速,故又称为急性脑病综合征。本患者发作时意识清楚,定向力良好,无虚构、遗忘,病前智能正常。第3题应选Ganser综合征。根据以上典型的表现、心理测试的结果和反复发作的病程,第4题应选癔症。
癔症(hysteria)又称歇斯底里,系由于明显的心理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或强烈的情绪体验、暗示或自我暗示等作用于易感个体引起的一组病症。临床主要表现为癔症性精神障碍(又称分离症状)和癔症性躯体障碍(又称转换症状)两大类症状,而这些症状没有可以证实的器质性病变为基础。症状具有做作、夸大或富有情感色彩等特点,有时可由暗示诱发,也可由暗示而消失,有反复发作的倾向。一般认为癔症的预后较好,60% ~80%的患者可在一年内自发缓解。
癔症是精神病学诊断术语中最为古老的病名之一,而有关其发病机制和疾病归属也一直争论不休。现今虽然大多数学者认为癔症是社会心理因素与个体易感素质共同作用所致,但对其发病机制尚无公认的结论。近年来把癔症划出神经症的意见已占大多数,CCMD-3已将癔症从神经症中分离出来,单列一病。第5题正确答案为癔症又称歇斯底里、近年来把癔症划出神经症的意见已占大多数、起病常与心理应激有关。
暗示疗法为癔症的经典治疗方法,对消除癔症性躯体障碍效果好,特别适用于急性起病的患者。在觉醒状态下,通过语言暗示,或配合适当的药物如10%葡萄糖酸钙,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第6题答案为暗示治疗;第7题答案为缓慢注射10%葡萄糖酸钙,言语暗示。
患者,男,37岁,已婚,汉族,农民。主因“四肢抽搐3个月,胡言乱语,行为乱半个月”入院。患者3个月前自诉左下肢(以膝盖以下)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局部“抽搐”,每次持续1分钟左右,发作时无明显疼痛感,神清,无大小便失禁,无口吐白沫等,发作后无肢体麻木、乏力、疼痛等不适。开始每天发作3~4次,之后逐渐增多,发展为每天发作20余次,每次发作情况如前。70天前骑车时再次发作,摔倒在地,当时“昏迷”约2个小时,路人呼“120”送入医院治疗,诊断“昏迷查因-脑挫伤?左肩关节脱位?”,左肩关节DR检查未见异常,颅脑CT提示左顶颞部软组织肿胀,给予醒脑静治疗后收入神经外科治疗,给予脑蛋白水解物及地西泮注射液等治疗,左下肢仍有抽搐,且伴有头晕不适,诊断为:①分离转换性障碍;②癫痫发作;③皮肤软组织损伤,予丙戊酸钠缓释片0.4g,1天2次等治疗,病情“好转”出院。
2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再次出现反复双下肢不自主抽搐,有时伴双眼上翻、四肢强直、抽动样,诉下肢肌肉疼痛,抽搐时有叫喊。无跌伤及二便失禁。症状持续1分钟左右,间歇数分钟又发作,发作频繁。为进一步治疗以“癫痫持续状态”收入院,住院半个月,“痊愈”出院。
40天前,病情再次发作,诉右下肢(膝盖以下)出现反复局部抽搐,每次持续约半分钟到数分钟不等,发作时无明显疼痛感,神清,对发作过程能清晰回忆。无大小便失禁,无口吐白沫等,发作后无肢体麻木、乏力、疼痛等不适,每天发作数次,诊断“分离转换性障碍”,给予心理治疗及暗示治疗,住院15天,“好转”出院。
半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精神异常,表现为乱语、喃喃自语,听不清讲话内容,情绪激动,行为异常,打人,打伤妻子手,用石头敲打妻子头部。凌晨12时以后就不睡觉,乱骂人,脱光裤子在外面睡。自哭自笑,嘟囔着说:“别人不帮我”。为进一步治疗,门诊拟①癫痫;②分离转换性障碍;③急性分裂症样精神病性障碍?收入院。发病以来饮食、睡眠、食欲不佳,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改变。
婚育史:已婚,夫妻感情一般,育2子,均体健。
精神状况检查:一般情况:在家人及“110”民警协同下伴送入院,意识清楚,人物、地点、时间定向尚可。衣着适时,整齐,年貌相符,入室后表现行为冲动,日常生活协助下进行。有时说听见有人叫他打人,有时又否认(可疑幻听)。否认错觉或感知综合障碍,否认感觉过敏、减退或内感性不适。被动接触,问话少答,未查出妄想,交谈中语量尚可,语速正常,无音联、意联;无重复、模仿性言语,无刻板性言语;无强迫观念及强迫性思维;无思维奔逸、思维贫乏,无语词新作,无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注意力尚集中,无注意增强或减弱,无随境转移。对远事、近事大致能回忆,无远、近记忆障碍。无遗忘、虚构、错构等表现。患者理解、分析、判断尚可,计算力正常,基本常识与文化程度相符。表情平淡,对外界事物不关心,对医护人员态度改变不在意(情感平淡),无情感高涨及低落,无病理性激情及情感倒错,情感活动与思维、行为互欠协调。院外有冲动伤人及行为紊乱现象,入室后表现不合作,被保护性约束于床上,无意志增强及减退,无刻板、重复、模仿动作,无违拗、木僵等紧张症状。对自身精神病性症状无认识,否认自己有精神病,认为没有治疗的必要(无自知力)。
针对此患者,假如您是经治医生,
1.您觉得该患者尚需做哪些辅助检查?
2.诊断癫痫的最可靠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3.癫痫和分离转换性障碍的鉴别要点有哪些?
4.如何判断该患者发作时的意识状态?欲判断其意识状况,收集病史时可问哪些问题?
5.若考虑分离转换性障碍的话,需要进一步收集哪些病史和辅助检查?
6.你觉得该患者诊断上需考虑哪些疾病?
7.如何看待该患者的自知力?
8.该患者若进行心理治疗的话,可以采取哪些心理治疗?
9.精神运动兴奋有哪些表现?该患者本次住院的精神运动兴奋属于哪一类?
10.针对精神运动性兴奋状态,你该如何处理?处理时需要关注哪些生理指标?
患者,34岁女性,公务员。主因“发作性跌倒3年”为主诉入院。3年前和丈夫生气后出现双下肢发软,左侧为重,常跌倒在地,跌倒时向左倾斜,跌倒时伴有心慌,很快站起,有时有肢体皮肤擦伤,发作时无意识丧失、口吐白沫、双眼上翻、四肢抽搐、大小便失禁等,有时一天几次,最长2~3天1次,若别人喊她或听到喇叭声等发作次数增多,见家人或有人时发作频繁,心烦,紧张,有时发脾气,病后曾到医院就诊,脑电图结果显示轻度异常。头颅MRI、肌电图等均无异常,服丙戊酸镁片治疗,具体不详,无效。1年后住院治疗,查24小时动态脑电图、动态心电图、头颅MRI平扫、血管成像、心脏彩超等检查,均未见异常。按“焦虑障碍”治疗效果不佳,入院查体未见明显异常。精神状况检查:意识清,接触交谈尚合作,对答切题,自述人多时紧张,发作明显,认为自己的病是和丈夫生气得的,情感反应协调,诉有时紧张几小时,怕犯病,意志活动减退,不想工作,行为安静,护理合作,自知力不全。
病前背景:病前性格不好交际、温和。娘家经济条件较好,再婚7年,发病前几月发现丈夫和别的女人有暧昧,争吵数次,和公婆关系一般,现夫妻关系改善。
诊断考虑:①分离性运动障碍?②躯体疾病待排。
入院后查腰椎MRI:腰椎L5~S1椎间盘膨出。眼动测定异常,P300潜伏期正常,波幅降低。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心肌酶、甲状腺功能五项、心电图正常,性激素六项:T 1.1nmol/L偏低,月经正常,贝克焦虑量表:有焦虑症状,贝克抑郁问卷:轻度,SCL-90:存在重度焦虑症状,中度的人际关系敏感、恐怖症状,余症状均轻度表现。双下肢肌电图:腓总神经波幅降低,左下肢腓肠肌可见少量病理干扰相,神经传导速度:左下肢腓总神经传导速度轻度减慢,波幅降低,腓肠肌呈神经源性损害。入院后给丁螺环酮片15mg/d、氟西汀片20mg/d、普萘洛尔片20mg/d、劳拉西泮片1mg每晚睡前1次,等,配合物理、心理治疗,病情改善不明显,患者焦虑、紧张明显,有时跌倒,有跌伤皮肤现象。考虑:躯体形式障碍,建议排除神经系统疾病。请神经内科会诊,考虑诊断为反射性癫痫待排,治疗:给予奥卡西平治疗。颅脑MRI平扫未见明显异常征象;左侧椎动脉细小,考虑发育变异所致。24小时脑电图监测:基本节律:9~10Hz低中幅α节律,枕部占优势,两侧基本对称,调幅尚齐。清醒期:可见普遍阵发性6~8Hz高幅慢波或尖样波。HV:可见普遍阵发性6~8Hz高幅慢波或尖样波。临床发作时EEG未见异常改变。HV+声响刺激诱发临床发作时EEG未见异常改变。自然性临床发作时EEG未见异常改变。睡眠期:可见普遍阵发性6~8Hz高幅慢波或尖样波。睡眠分期尚明显,各期睡眠波未见明显异常改变。脑电图诊断:异常脑电图。
针对此患者,假如您是经治医生,
1.根据病史提供的信息,你想做一明确诊断尚需采集哪些病史和辅助检查?
2.在精神疾病分类中CCMD-3中的癔症,在ICD-10中是否符合描述?
3.根据CCMD-3中的癔症描述,该类患者的性格特征有哪些?
4.转换性障碍与癫痫的主要鉴别要点有哪些?
5.分离性障碍在临床上分为哪几种类型?如何分析该患者是否诊断“分离性障碍”?
6.癫痫在临床上分哪些类型?如何分析该患者是否诊断“癫痫”?
7.就该患者而言,可采取哪些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