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心境障碍——抑郁发作
心境障碍——抑郁发作
案例诊断
心境障碍——抑郁发作
病例摘要

患者,女性,29岁,大学文化,已婚。患者性格开朗,与同事相处关系好,平时工作勤快,常常受到表扬。2个月前因为工作的差错被领导批评后,晚上睡不着觉,感到茶饭不香,人生无味,全身疲乏,精力明显减退,有时头痛、头晕,经常服“止痛片”、谷维素、“地西泮等治疗,未见明显效果。1个月前病情加重,自觉成了废人,活着没意思,有时烦躁不安,有时诉自己已经患上了“癌症”,悲观厌世,多次企图自杀,均被阻止。病来患者消瘦,体重减轻近4公斤,经常入睡困难、早醒,否认有精神病。既往无类似疾病,也无话多、兴奋、言语夸大的表现。就诊后体检未见明显异常。精神状况检查:意识清,被动交谈,检查基本合作,食欲差,进食少,情感低落,思想悲观,感到大脑迟钝、能力下降,认为自己患了“癌症”,心烦不安,焦虑,有自杀企图与行为。

提问1:患者存在哪些精神症状?

1.情感(心境)低落;

2.思维贫乏;

3.思维迟缓;

4.自杀意念与行为;

5.疑病妄想;

6.夸大妄想;

7.内脏性幻觉;

8.无自知力。

提问2:目前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1.精神分裂症;

2.癔症性精神障碍;

3.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

4.抑郁症;

5.偏执性精神障碍;

6.创伤后应激障碍;

7.适应障碍;

8.神经性厌食。

提示:

该患者诊断为抑郁症

提问3:关于心境障碍病因的生化假说,正确的包括哪些?

1.去甲肾上腺素的活性升高导致抑郁发作;

2.去甲肾上腺素的活性降低导致躁狂发作;

3.去甲肾上腺素的活性降低导致抑郁发作;

4.5-羟色胺升高导致抑郁发作;

5.5-羟色胺降低导致抑郁发作;

6.5-HT功能降低与躁狂发作有关;

7.多巴胺功能降低引起抑郁发作;

8.多巴胺功能降低导致躁狂发作;

9.γ-氨基丁酸神经功能的改变与心境无关。

提示:

该患者临床上诊断为“抑郁症”,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24项)评定36分。

提问4:有关汉密顿抑郁量表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1.HAMD量表的评分高低与临床无关;

2.HAMD量表总分越低,预示病情越重;

3.HAMD量表总分越高,预示病情越重;

4.HAMD量表包括5个因子;

5.HAMD量表包括6个因子;

6.HAMD量表包括7个因子;

7.忧郁情绪是其中因子之一;

8.认识障碍是其中因子之一;

9.HAMD量表仅能适用于抑郁症。

提示:

该患者临床上诊断为“抑郁症”,汉密顿抑郁量表(24项)评定36分。

提问5:根据患者目前情况,应该选择哪些治疗?

1.阿米替林;

2.氯米帕明;

3.卡马西平;

4.舍曲林;

5.碳酸锂;

6.文拉法辛;

7.帕罗西汀;

8.萘法唑酮;

9.电休克。

提问6:以下哪些属于抗抑郁药?

1.多塞平;

2.苯酰胺类;

3.SSRIs;

4.米氮平;

5.奥氮平;

6.氟伏沙明;

7.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提示:

该患者使用阿米替林等治疗2周后一反常态,出现兴奋话多,说终于战胜了自己,自我感觉好,自我评价高,说自己能力大,管闲事,忙碌不停。

提问7:对于此患者,目前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1.双相情感障碍;

2.反应性精神障碍;

3.分裂样精神病;

4.癔症性精神障碍;

5.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

6.偏执性精神障碍。

提问8:关于快速循环型的描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1.快速循环发作是双相性障碍的一个亚型;

2.快速循环包括环性心境障碍;

3.快速循环包括恶劣心境;

4.躁狂或抑郁发作应该符合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

5.必须每年发作4次情感障碍;

6.在过去的12个月中至少有4次情感障碍发作;

7.快速循环在过去的发作中包括混合性发作;

8.快速循环在过去的发作中应该排除混合性发作;

9.快速循环在过去的发作中包括轻躁狂和轻抑郁发作。

诊疗及解题思路

病情回顾:患者,女性,29岁,大学文化,已婚。患者性格开朗,与同事相处关系好,平时工作勤快,常常受到表扬。2个月前因为工作的差错被领导批评后,晚上睡不着觉,感到茶饭不香,人生无味,全身疲乏,精力明显减退,有时头痛、头晕,经常服“止痛片”、谷维素、地西泮等治疗,未见明显效果。1个月前病情加重,自觉成了废人,活着没意思,有时烦躁不安,有时诉自己已经患上了“癌症”,悲观厌世,多次企图自杀,均被阻止。病来患者消瘦,体重减轻近4公斤,经常入睡困难、早醒,否认有精神病。既往无类似疾病,也无话多、兴奋、言语夸大的表现。就诊后体检未见明显异常。精神状况检查:意识清,被动交谈,检查基本合作,食欲差,进食少,情感低落,思想悲观,感到大脑迟钝、能力下降,认为自己患了“癌症”,心烦不安,焦虑,有自杀企图与行为。

根据病史与精神状况检查,如患者感到茶饭不香,人生无味,高兴不起来;常感到大脑迟钝,认为自己患了“癌症”,多次企图自杀,均被阻止,否认有精神病。这些不难看出患者存在情感低落、思维迟缓、疑病妄想、自杀企图与行为以及无自知力。思维贫乏是思维联想数量的减少,概念的缺乏,其特征表现为思维内容的空虚、概念和词汇的贫乏,对一般性询问往往无明确的应答性反应,或仅以简单的“不知道”,“没什么”来回答,是精神分裂症常见的阴性症状之一。夸大妄想:患者自以为是非常的人物、出身名门、有特殊的才能、有巨大的财富等。内脏性幻觉可以产生于身体某一固定的器官或躯体内部,如患者能清楚地描述自己的某一内脏在扭转、断裂、穿孔等。因此,患者目前存在(提问1的有效答案)情感低落、思维迟缓、疑病妄想、自杀意念与行为等精神症状,而且对精神症状无认识能力,无自知力。

患者两个月来晚上睡不着觉,感到茶饭不香,人生无味,全身疲乏,精力明显减退,近一个月来病情加重而就诊。根据上一提问及分析,患者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疑病妄想企图自杀等精神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其疑病妄想很可能是在情感低落的基础上继发的妄想,而且贯穿疾病整个过程的是情感低落。所以在诊断上应该首先考虑抑郁症。因此,目前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提问2的有效答案)是抑郁症。

有关心境障碍病因的神经生化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但是有许多证据表明心境障碍存在神经生化的异常,包括:①5-羟色胺假说:认为心境障碍的抑郁发作与5-羟色胺功能活动降低有关;②去甲肾上腺素假说:认为抑郁发作与去甲肾上腺素功能不足有关;③多巴胺假说:认为多巴胺功能降低引起抑郁发作,多巴胺功能亢进导致躁狂发作;④γ-氨基丁酸假说:认为γ-氨基丁酸中枢神经系统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临床研究发现很多药物(如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通过调控脑内γ-氨基丁酸的含量而产生抗躁狂或抗抑郁作用。因此,有关心境障碍病因的神经生化假说正确的(提问3的有效答案)包括:5-羟色胺降低导致抑郁发作,去甲肾上腺素的活性降低导致抑郁发作,多巴胺功能降低引起抑郁发作。

关于HAMD量表的临床应用,结果分析其总分能较好地反映病情严重程度,即病情越轻,总分越低;病情愈重,总分愈高。HAMD量表包括7个因子,它们分别是:①焦虑/躯体化:由精神性焦虑、躯体性焦虑、胃肠道症状、疑病和自知力等5项组成;②体重:即体重减轻一项;③认识障碍:由自罪感、自杀、激越、人格解体和现实解体、偏执症状和强迫症状等7项组成;④日夜变化:仅日夜变化一项;⑤阻滞:由抑郁情绪、工作和兴趣、阻滞和性症状等4项组成;⑥睡眠障碍:由入睡困难、睡眠不深和早醒等3项组成;⑦绝望感:由能力减退感、绝望感和自卑感等3项组成。HAMD评定方法简便、标准明确、便于掌握,可用于抑郁症、躁郁症、神经症等多种疾病的抑郁症状的评定,尤其适用于抑郁症。因此,有关汉密顿抑郁量表的说法正确的(提问4的有效答案)包括:HAMD量表总分越高,预示病情越重,HAMD量表包括7个因子,认识障碍是其中因子之一。

该患者临床上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36分,诊断为急性重症“抑郁症”。对于女性,29岁首发的急性重症抑郁患者(有显著的情感低落、疑病妄想、严重自杀企图与行为、焦虑等),目前要选择治疗方法。现就所提供的备选答案分析如下;抗抑郁剂是治疗各种抑郁障碍的主要药物,能有效解除抑郁心境以及伴随的焦虑和躯体症状等。阿米替林、氯米帕明为传统的三环类抗抑郁剂,舍曲林、文拉法辛、帕罗西汀、萘法唑酮均为新型的抗抑郁剂,所有这些药物都是选择使用的。电休克也是治疗该患者的较好方法,能较快地解除抑郁、自杀企图与行为,且没有提示有禁忌证。而碳酸锂、卡马西平为情感稳定剂,主要适用于躁狂症以及双相性障碍的治疗。因此,根据患者目前情况,临床上可以选择的治疗(提问5的有效答案)包括:阿米替林、氯米帕明、舍曲林、文拉法辛、帕罗西汀、萘法唑酮、电休克治疗等。但是具体应用时还是要注意单一用药、足剂量、足疗程等治疗原则。

近几年来,抗抑郁药物发展迅速,品种已经多达20余中,按照化学结构分为:①三环类:如多噻平、阿米替林、氯米帕明、米帕明等;②四环类:如米安舍林等;③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如氟西汀、氟伏沙明、帕罗西汀等;④选择性5-HT及NE再摄取抑制剂(SNRIs),如文拉法辛;⑤NE及DA再摄取抑制剂(NDRIs),如安非他酮;⑥NE及5-HTN能抗抑郁药,如米氮平;⑦可逆性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吗氯贝胺等;⑧其他类:如噻萘普汀、腺苷甲硫胺酸等。苯酰胺类为一类抗精神病药物,奥氮平为一种新型的抗精神病药物。因此,属于抗抑郁药(提问6的有效答案)包括:多噻平、SSRI、米氮平、氟伏沙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该患者既往诊断为“抑郁症”,经过使用阿米替林等治疗2周后一反常态,表现为兴奋话多、自我感觉好、自我评价高、管闲事、忙碌不停等。这是比较典型的“躁狂状态”。因此,该患者目前最可能的诊断(提问7的有效答案)是双相情感障碍。

快速循环发作在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把它作为双相障碍的一个亚型。诊断要求在过去的12个月中,至少有4次情感障碍发作,每次发作符合轻躁狂或躁狂发作、轻抑郁或抑郁发作,或情感性障碍的混合性发作标准。环性心境障碍是反复出现心境高涨或心境低落,但是均不符合躁狂或抑郁发作的症状标准,其社会功能损害较轻,症状至少持续2年。恶劣心境是持续存在心境低落,但是不符合任何一型抑郁的症状标准,同时无躁狂症状;社会功能损害较轻,自知力完整或比较完整,症状至少持续2年。因此,关于快速循环型的描述正确的(提问8的有效答案)包括:快速循环发作是双相性障碍的一个亚型,在过去的12个月中至少有4次情感障碍发作,躁狂或抑郁发作应该符合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快速循环在过去的发作中包括混合性发作,快速循环在过去的发作中包括轻躁狂和轻抑郁发作。

拓展思维病例

患者,女性,30岁,已婚,自由职业。主因“情绪低、眠差5年余,加重伴敏感多疑,言行怪异2年”入院。患者5年余前因感情受挫后出现精神失常,夜眠差。心情不好,兴趣减退,觉得做什么都没有意思,没有意义。看什么事情都觉得比较黑暗了。工作那么好也没用了,觉得自己工作能力下降,记不住事情,自动辞职,整日哭泣。3年前被诊断“抑郁症”。给予安神补脑液等中药治疗半月,效果不好。仍失眠,入睡困难,心烦。情绪低落。就诊于外院,诊断“抑郁症”,给予帕罗西汀片20mg/d,夜眠改善,症状大部分缓解。后外院给予其加用“丙戊酸钠片,0.1g/d”。坚持服药1年余,生活基本如常。后因想要孩子停用药物。停药后2周病情反复,表现为情绪不稳,爱找事,想乱跑,心烦,生气,情绪低。觉得身上沾染了迷信的东西,爱打电话问东问西。敏感多疑,觉得别人看一眼她就是瞪她的。别人说话便觉得是议论她。自责、自罪,觉得自己思想变坏了,不孝顺父母,觉得自己做错事了就该死。凭空能听见家人劝她的声音,有小鬼、黑白无常和她说话。整日想着跳楼自杀、割腕。行为紊乱,将被子、衣服都撕碎,脱衣服乱跑。下跪,整夜不睡。2014春节前去当地精神病医院,诊断不详,给予某种针剂治疗(具体不详),效果较好,后服用氯丙嗪片、苯海索片(剂量不详),坚持服药半年,仍敏感多疑,怀疑丈夫有外遇。2014年7月份因想要孩子再次停药,停药后逐渐出现感觉生活压力大,自责,觉得自己没有照顾好母亲,觉得自己内心有背叛丈夫的想法。觉得自己该去死,胡思乱想。1周前凭空看见周围飘着鬼魂,地上有尸体。心烦,想死,1天前仍跑到15楼想跳楼,被家人及时制止。家人为求进一步治疗来诊。门诊以“抑郁症”收入院。

既往史:既往体健。个人史、家族史无异常。

入院时体查:神志清,心肺听诊未见明显异常,肝脾未触及,神经系统无明显阳性体征。

入院时精神状况检查:意识清,定向准,接触交谈合作,对答切题,思维略显散漫,说话东拉西扯。存在言语性幻听,自诉为“心语”。能听见家人劝她的声音。也能听见小鬼让她过来的声音。存在牵连观念,觉得周围人做事情好像和她有关。情绪偏低,急躁,唉声叹气,焦虑不安,反复询问自己得病了影不影响生育,能不能看好。情感反应不协调。自责、自罪,认为自己做错了事情就该死。认为自己记忆力不行了,能力变低。无法工作。情感反应稍欠协调,意志活动减退。无自知力,认为自己没病,是因为自己做错了事情才会有幻觉能见到鬼。

入院时辅助检查:血常规正常。甲状腺功能五项正常。性激素六项示PRL:520mU/L↑。尿常规正常。粪常规正常。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同型半胱氨酸正常。心肌酶:CK:416U/L↑。肌红蛋白136.0ng/ml↑。心电图:①窦性心律HR 77次/分;②心电轴右偏150°。头颅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贝克焦虑量表:无焦虑症状。贝克抑郁量表:无抑郁或极轻度。目前存在轻度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症状,余无特殊。MMPI36/63模式:表现与人对抗,不合作。难以相处,有明显以自我为中心和自恋。对别人不满,有轻度猜疑,对世事天真,盲目乐观,否认有严重心理问题。临床上表现为中度紧张和焦虑,主诉头痛,胃肠道不适。潜意识中对家庭成员怀有敌意,把愤怒的起因怪罪于别人。心理测量后数天患者诉自己的心理测量答案是自己胡乱填的,要求重新测量。

入院诊断: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发作

诊疗经过:入院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起初情感症状突出,烦躁,情绪低,常常有自责、自罪的想法,觉得母亲得癌症和自己不孝顺有关,觉得自己是个不吉利的人,会给家人带来厄运,有消极观念。给予文拉法辛缓释胶囊150mg/d、奥氮平片5mg,每晚睡前1次,治疗。患者情感症状缓解较快,1~2周内便不再有消极观念,自责、自罪也基本消失。但幻觉及异常思维逐渐凸显。存在假性幻听、幻视。嫉妒妄想、罪恶妄想、关系妄想。于2015年1月20行科内疑难病例讨论,考虑更改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应用奥氮平片20mg/d、文拉法辛缓释胶囊75mg/d治疗。后患者虽然配合治疗,自知力逐渐恢复,但幻觉、妄想内容丰富,合并应用奋乃静片,逐渐加量。目前,奋乃静片已加量至34mg/d。患者仍症状丰富,并且感觉自己能支配自己的部分幻觉。如自己想看到的时候就能看到,自己想听到的时候才能听到。

目前情况:患者一般状况良好,未诉服药后不适。查体:心肺、神经系统检查无特殊。精神状况检查:意识清,接触交谈合作,对答切题。存在言语性幻听,有些声音诉从耳朵边传来的,有些是在心里的。能听见有声音说她是不吉利的人。听见家人安慰她的声音。存在假性幻视,幻视内容生动、丰富。凭空能看见地上有个方盒子,自己要绕过去走。看见地上有蛇、兔子等小动物。看见自己以前当护士时候护理过的缺胳膊少腿的患者向她走来。看见天花板上有大便和指头那么粗的蛆虫。看见一个老头儿蹲在天花板上。看见自己生了个孩子,看见自己生出一条小蛇。存在幻触觉,能感到自己以前的男友在强奸自己。对于她入院前跳楼自杀的行为解释为,看见自己身上的皮肤变成斑点狗的皮肤了,并且听见声音告诉她,谁的皮肤变成斑点狗便说明谁是不祥之人,会让家人因为她死去。所以患者才选择去跳楼。该患者幻觉一个特点:感觉自己能支配自己的部分幻觉,幻觉出现频率和自己的心情和想法有关系。自己想让出现就出现,可以自己支配。幻觉会随着患者自身意志转移。存在思维障碍,思维内容荒谬,认为自己得病是因为自己不孝顺因果报应才导致自己得病。认为母亲得癌症是因为母亲流产次数太多,罪恶太多。认为自己不吉利会让其父亲和丈夫也遭到厄运。认为自己天生是个潘金莲,是个坏女人,看见异性就想勾引。病友用馒头夹了菜给她吃,她认为病友是把她当狗一样。存在嫉妒妄想,丈夫和其他任何异性说话,她都觉得异性在勾引丈夫,怀疑丈夫和她们有不正当关系。存在罪恶妄想,觉得自己道德败坏。情感基本稳定,情感反应欠协调。自知力较前有很大程度的恢复,能够主动暴露症状,治疗要求迫切。目前用药:奥氮平片20mg/d、奋乃静片34mg/d、碳酸锂缓释片0.6g/d、文拉法辛缓释胶囊75mg/d、阿普唑仑片0.6mg/d,苯海索片6mg/d。贝克焦虑量表:有焦虑症状,轻度抑郁。SCL-90:目前存在重度焦虑、恐怖、偏执症状,中度强迫、敏感、精神病性症状,轻度躯体化、敌对症状。总分及阳性项目数均高于常模。除躯体化因子外,余筛查为阳性。MMPI:69/96模式者非常依赖,有强烈的感情需要,平时焦虑、紧张,不能适当表露情绪,或过度控制,或随意爆发,即使对微小的刺激也会反应强烈,遇到重大应激则以退缩到幻想中去作为反应方式。临床上这一模式的精神病患者常有思维障碍、思维迟缓、散漫、不连贯,难以思考和集中注意,有幻觉,定向障碍,判断力差,有时还出现强迫观念。MMPI结果提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是最多见的诊断。

针对此患者,假如您是经治医生:

1.在现病史的描述中,你觉得对药物的使用方面,缺少哪方面的重要信息?

2.您如何看待临床表现中的心境低落和其他精神病性症状,是否协调?

3.您觉得患者反复治疗效果不佳的原因有哪些?

4.就幻听的形式和内容而言,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存在什么关系?

5.文拉法辛缓释胶囊在对肝脏内P450酶影响如何?该药物和抗精神病药物奋乃静合用的话,与氟西汀与奋乃静合用,哪种方案可能引起抗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大些?为什么?

6.您如何看待心理测评量表在诊断中的作用?

7.您如何看待目前的药物治疗方案:“奥氮平片20mg/d、奋乃静片34mg/d、碳酸锂缓释片 0.6g/d、文拉法辛缓释胶囊 75mg/d、阿普唑仑片 0.6mg/d,苯海索片 6mg/d”,需要注意什么?

8.结合病史,医生需要预防哪些事项?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