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受“天兵天将”保护的男人——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所致精神障碍
受“天兵天将”保护的男人——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所致精神障碍
案例诊断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所致精神障碍
关键词

叶酸,维生素B12,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精神障碍

作者
阳睿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36岁。因“阵发性言行异常3天”于2009年8月3日入住精神科。病史由患者家属提供。可靠不详。

现病史:2009年7月31日患者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阵发性言行异常,主要表现为胡言乱语,诉腹胀不适,胃里有气体上窜至肩、头等部位,是“鬼”附在他的身上,已去世的奶奶或其他鬼魂在他身上爬来爬去,并以“鬼”的语气说过去的事情,说要回阳间,要带他“走”等。行为反常,无故哭闹,手脚乱动,紧张害怕,自言自语。每次在持续几分钟的大喊大叫后症状减轻,似乎恢复正常,能以正常人的语气说话,但诉乏力、手足麻木。上述症状反复发作,无明显规律。家人认为患者中邪,按迷信做法给予患者针刺穴位、“刮痧”等,效果欠佳。为进一步治疗到某三甲医院精神科住院治疗。患者起病后有发热,体温波动于38℃左右,无咳嗽、咳痰、头痛、昏迷、抽搐、呕吐等。食欲、睡眠稍差,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2003年发现“贫血”,服用“补血口服液”。具体治疗不详。

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

体格检查:体温38.0℃,脉搏96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40/80mmHg。神清,贫血貌,面色苍白,口唇、甲床发白,头发稀疏,皮肤呈蜡黄。胸前见多处直径1~2mm大小圆形皮下出血点,多处大小约1cm×1cm~4cm×4cm不规则皮肤瘀青,双手皮肤密集分布直径约2mm大小圆形色素沉着斑。心、肺、腹查体无明显异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精神状况检查:神清,定向准,接触交谈欠佳,内心活动暴露欠佳。根据患者在病区的表现,可获悉附体妄想、被害妄想,如患者经常表现紧张、手足舞动、吐口水、以死去奶奶的语气说话,自语,说“我要走”等。症状缓解时,用正常语气说话,说有鬼从脚上爬到自己身上,鬼要走了,也要带他走。情感反应欠协调,生活需督促,自知力缺损。

辅助检查:入院后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1.2×109/L↑,正常参考值(3.5~9.5)×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7.5×109/L↑,正常参考值(1.8~6.3)×109/L),红细胞计数2.89×1012/L↓,正常参考值(3.8~5.1)×109/L,血红蛋白浓度79g/L↓(正常参考值115~150g/L),红细胞比容26.5%↓(正常参考值35~45%)。血生化:尿酸476μmol/L↑(正常参考值90~420μmol/L),铁7.0μmol/L↓(正常参考值 11~30μmol/L),钾 3.5mmol/L(正常参考值 3.5~5.3mmol/L)。Hb 电泳(醋纤 pH8.6)(见 A2 区带稍浓染);HbF(HPLC)(7.1000);HbA2(HPLC)(6.2000);红细胞脆性试验(弱阳性)。大、小便常规正常。甲状腺功能、铁蛋白定量、G-6-PD测定无明显异常。心电图“T波改变”。脑电图“轻度异常脑电图、脑电地形图”。胸片、腹部立位片、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

入院诊断: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β-地中海贫血?发热待查

诊疗过程:入院后予阿立哌唑2.5mg/日口服抗精神病治疗,同时予降温、抗炎等对症处理。住院第二天,患者出现幻视,称身边有穿着华丽金甲、五彩霞光缭绕、身形魁梧的天兵天将在旁保护他。有假性幻听,指着自己的胸口说“心里有个神仙在说话,声音传上大脑后再从我的嘴里说出来”。不识人、找不到病床,可疑意识蒙胧,约半小时缓解,缓解后能与陪护及家人言语沟通。急请血液科会诊后认为,患者红细胞渗透脆性轻度降低,HbA2轻度增高,提示患者为β-地中海贫血,但程度不严重,与患者的贫血程度及临床表现不符。同时,患者血清铁较低,不排除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可能,建议行铁蛋白、叶酸及维生素B12等检查。精神科上级医师查房,考虑患者病情特点如下:①青年男性,急性起病,发作性病程;②专科症状存在幻视、假性幻听、附体妄想、被害妄想、情感不协调、行为改变等;③临床体征及相关检查提示存在躯体疾病;④病史不详细,如患者贫血程度的演变过程不清楚,目前贫血程度不能完全用β-地中海贫血来解释,又由于经济等原因,家属拒绝进一步检查,故本患者贫血机制不明;⑤患者入院后反复低热,由于家属不配合不能做进一步的检查,发热原因不明。鉴于此,高度怀疑患者是因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入院第6天患者体温仍不稳定,时有低热,精神症状仍明显,但家属强烈要求出院。出院诊断为“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β地中海贫血;发热待查”。患者出院后服用阿立哌唑2.5mg/日,持续用药1个月后精神症状基本消失,能做一些简单的工作,后自行停药。

2011年9月底,患者再次出现精神异常,表现基本同前,于2011年10月3日第二次住院。当时查红细胞计数3.6×1012/L↓,血红蛋白浓度98g/L↓,红细胞比容30.9%↓,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317g/L↓。予“阿立哌唑5mg/日”治疗,症状好转,住院8天出院。出院后数天停药。

2012年5月初,患者第三次出现精神异常,并出现进食差、乏力、卧床多、走路不稳、时常摔倒现象,在当地精神病院住院1周效果欠佳,并出现骶尾部压疮,于2012年6月18日第三次住院。此次入院时生命体征正常,贫血貌,心、肺、腹检查未见异常,脑神经检查无异常,四肢肌力4级,左侧较右侧稍弱,肌张力低下,双上肢腱反射减退,双下肢腱反射活跃,指鼻试验阳性,病理征阴性。查血常规:红细胞计数2.21×1012/L↓,血红蛋白浓度63g/L↓,红细胞比容20.9%↓,红细胞平均体积及血红蛋白含量正常,网织红细胞计数13.5%,网织红细胞绝对值298.4×109/L,未成熟网织红细胞计数35.2%;甲状腺功能正常;血维生素B12含量100pg/ml↓(正常参考值180~914pg/m)、叶酸3ng/ml(正常参考值2.34~17.56ng/ml)。骨髓检查: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红两系巨样变。请血液科再次会诊,考虑患者临床上以贫血、乏力、共济失调、精神异常为主要表现,血维生素B12明显低于正常,骨髓检查提示细胞巨样变,最终诊断为“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轻型β-地中海贫血”。予补充叶酸、维生素B12等对症治疗,同时服用小剂量阿立哌唑抗精神病治疗。患者精神症状逐渐改善,躯体情况逐渐平稳。住院11天,再次自动要求出院。

随访:出院后患者服药不规律,表现乏力、头晕。精神状态不稳定,有时疑心重、情绪易怒。生活和工作能力明显下降。

讨论

巨幼细胞性贫血(megaloblastic anemia)系由于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或某些影响核苷酸代谢的药物导致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碍及DNA复制速度减缓所致的贫血,可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

维生素B12和叶酸是人体细胞核DNA合成所必需的物质,主要由食物中摄取。动物类食品,如肉、肝、肾、海产品及禽蛋等含维生素B12较丰富,植物性食物一般不含维生素B12。绿叶蔬菜、水果、谷类和动物内脏及人乳、牛乳中均可提供足够的叶酸。当机体缺乏维生素B12和叶酸时,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减少,使红细胞的分裂和增殖时间延长,红细胞核发育落后于细胞质。因其细胞质的血红蛋白合成不受影响,致使红细胞的胞体变大,形成巨幼红细胞。由于红细胞生成速度变慢,且异形红细胞在骨髓中易遭受破坏,成熟红细胞寿命也较短,故引起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多见于妊娠期妇女、儿童,具有地域聚集性特征,我国以山西、陕西、河南、山东较多见,多为叶酸缺乏,患病率可达5.3%。

巨幼细胞性贫血临床表现多样。①血液系统。起病缓慢,常有面色苍白、乏力、耐力下降、头昏、头晕、心悸等贫血症状。②消化系统。口腔黏膜、舌乳头萎缩,舌面呈“牛肉样舌”,可伴有舌痛。胃肠道黏膜萎缩可引起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腹泻或便秘。少数患者可出现轻度黄疸。③神经、精神症状。对称性远端肢体麻木、深感觉障碍;共济失调或步态不稳;味觉、嗅觉降低;锥体束征阳性、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视力下降、黑蒙征;重者可有大小便失禁。叶酸缺乏者有易怒、妄想等精神症状。维生素B12缺乏者有抑郁、失眠、记忆下降、谵妄、幻觉、妄想甚至精神错乱、人格变态。上述几组症状在巨幼细胞贫血患者中可同时存在,也可单独发生。同时存在时其严重程度也可不一致。其症状特点常由轻到重,上述表现可互相转变或移行。

精神障碍的严重程度与贫血的轻重程度并不一定平行。精神症状发生的机制可能为叶酸与儿茶酚胺及5-羟色胺的合成有关,也可能与维生素B12或叶酸不足导致脑部毛细血管功能失调、脑皮质缺血缺氧有关。近年来有研究报道,叶酸及维生素B12的缺乏可能导致精神疾病,叶酸的缺乏常见于抑郁症,在老年人中可能与痴呆有关,补充维生素可能有助于精神障碍的改善。

本案例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涉及到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同时伴有明显的精神异常,临床上以贫血、乏力、共济失调、幻觉等为主要表现,实验室检查发现血维生素B12明显低于正常,骨髓检查提示“粒、红两系巨样变”,予补充叶酸、维生素B12等对症治疗后病情逐渐稳定,治疗有效。但是,因患者合并精神异常,往往会给治疗康复带来诸多不便,影响预后。

经验总结

该例患者在第一次住院时便已经怀疑可能存在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建议行相关检查,但因患者及家属不合作,而未能进行。第二次住院时由于贫血情况不严重,只考虑了地中海贫血的可能,忽略了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诊断,直到第三次住院才予以确诊,延误了诊断治疗时间。

纵观三次住院,患者都是来去匆匆,治疗依从性差,出院后未遵医嘱定期复查及门诊维持治疗,致使病情反复发作加重。家属亦不重视,对疾病不了解,不配合医院的诊疗方案,也不能很好的督促患者坚持治疗,教训深刻。因此,对重复住院的患者,一直要仔细阅读既往的病史资料,做好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其重要性不亚于治疗疾病本身,甚至比治疗疾病更重要。

专家点评

精神障碍患者伴牛肉样舌乳头萎缩、贫血、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共济失调、幻觉、定向障碍时,需及时检测血维生素B12、叶酸及完成骨髓细胞学检查,警惕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可能。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