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腹腔镜膀胱阴道瘘、直肠瘘修补术
病例 腹腔镜膀胱阴道瘘、直肠瘘修补术
作者
张大宏;祁小龙;刘锋;张琦;周密
案例诊断
膀胱阴道瘘、直肠瘘
病史资料

患者女,45岁,因“发现左侧附件肿块3天”,于当地医院行“子宫全切+双附件切除+大网膜切除+盆腔、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低分化腺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部分子宫内膜样腺癌,并见较多脉管内瘤栓,左侧腹部结节大网膜及直肠系膜未见肿瘤组织累及,周围淋巴结未转移。术后予紫杉醇/顺铂(TP)方案辅助化疗,半年后患者感右下腹部疼痛明显,持续性,较剧烈,查PET?CT检查示:卵巢癌术后,腹膜后肿大淋巴结、盆腔内多发软组织肿块,FDG代谢活跃,考虑转移,邻近结肠与直肠受累,膀胱后壁受累可能。遂于省内某医院全麻下行“妇科恶性肿瘤减瘤术+肠粘连分解+直肠部分切除端端吻合术+膀胱部分切除修补+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双侧输尿管支架置入术”,术后患者出现直肠阴道瘘再次行全麻下行横结肠造瘘术,术后患者出现阴道不规则漏液,经保守治疗无效来我院治疗。入院后复查泌尿系CT平扫:双肾囊肿;双侧输尿管双J管置入后;膀胱阴道瘘改变;直肠术后改变,右侧结肠造瘘术后(图1)。

图1 术前泌尿系CT

治疗过程

术前准备

1.术前完善全身常规血液化验,重要脏器功能评估,术前完善泌尿系CT平扫(如上述)。

2.术前常规肠道准备。术前一天禁食,术前备血以防术中急性出血。

3.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手术过程

1.麻醉、体位及Trocar穿刺位置

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平卧位,在脐缘切1cm小口,用布巾钳提起腹直肌前鞘,取5mmTrocar直接穿刺进入腹腔,注入CO2至腹腔内压力为14mmHg,拔出5mmTrocar,进10mmTrocar,置入Olympus腹腔镜,监视下分别于左、右麦氏点各放置5mmTrocar,右麦氏点与脐之中点放置12mmTrocar。

2.分离粘连及切开膀胱

在膀胱底部及后壁用超声刀逐步分离粘连的组织,纵行切开膀胱底壁,吸尽尿液,拔除导尿管,进入膀胱观察探寻阴道瘘口及直肠瘘口的具体位置(图2)及与双侧输尿管口的距离,可以见到瘘口周围组织黏膜炎性水肿明显,双侧输尿管口可见喷尿,从尿道外口置入两根单J管入膀胱,在腹腔镜直视下分别插入两侧输尿管内(图3),并将尿液引出体外。

图2 暴露阴道瘘口及直肠瘘口

图3 留置双侧输尿管单J管

3.游离并切除瘘口

 用子宫托从阴道内顶起子宫颈,用超声刀打开膀胱后壁与子宫颈部、阴道前壁的瘢痕组织,并继续纵行打开膀胱后壁至瘘口处,将瘘口处组织层次(膀胱壁、阴道壁、直肠壁)分别游离清楚,用剪刀剪去直肠壁、阴道壁瘘口周围的瘢痕组织(图4),充分暴露新鲜创面,分别用3-0倒刺缝线连续全层缝合关闭直肠壁瘘口(图5)和阴道壁瘘口(图6)。

图4 充分游离修剪瘘口周围组织

图5 全层缝合直肠瘘口

图6 全层缝合阴道瘘口

4.填入大网膜

 松解一段带蒂大网膜填塞缝合固定在膀胱后壁与阴道壁、直肠壁之间,并用3-0可吸收线缝合固定大网膜(图7)。

图7 游离大网膜填塞

5.缝合瘘口膀胱壁层

 用2-0可吸收线连续缝合关闭膀胱后壁(减张缝合)(图8),3-0可吸收线连续缝合膀胱黏膜关闭膀胱后壁,注意勿损伤输尿管口。

图8 无张力缝合膀胱壁

6.缝合切开的膀胱壁

 检查创面无明显渗血后,用2-0可吸收线全层连续缝合关闭膀胱底壁。冲洗盆腔,吸尽积液,经左下腹5mmTrocar置入盆腔引流管一根,关气,退镜,拔除其他Trocar,缝合各穿刺孔。膀胱内重新置入导尿管并与两根输尿管导管妥善固定。

术后处理

术后禁食,常规肠外营养,观察引流管引流量。术后第5天拔除腹腔引流管,术后第4天进流质并过渡至软食。术后两周膀胱镜下将双侧单J管更换为双侧双J管,并于术中更换导尿管,带管出院。术后1个月拔除导尿管。术后3个月拔除双侧双J管。

手术评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病例 腹腔镜膀胱结肠瘘修补术 下一篇:病例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前列腺癌累及膀胱颈口病例)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