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腹腔镜膀胱结肠瘘修补术
病例 腹腔镜膀胱结肠瘘修补术
作者
张大宏;祁小龙;刘锋;张琦;周密
案例诊断
膀胱结肠瘘
病史资料

患者女,67岁,因“反复尿频、尿急、尿痛1年”入院。相关辅助检查:①泌尿系增强CT诊断(图1):膀胱左后壁局部增厚,乙状结肠局部管壁增厚,考虑乙状结肠肿瘤侵及膀胱左后壁可能大。②膀胱造影未见明显异常(图2)。③膀胱镜检查示膀胱左侧壁可疑瘘口。其他常规检查及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图1 盆腔增强CT扫描

图2 膀胱造影

治疗过程

术前准备

1.术前完善全身常规血液化验,重要脏器功能评估,完善泌尿系CT增强,膀胱造影,膀胱镜检查。如上述。

2.术前常规肠道准备。术前一天禁食,术前备血以防术中急性出血。

3.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手术方法

1.麻醉、体位及Trocar穿刺位置 全麻,观察孔位于脐部上缘(10mmTrocar),建立三个操作孔,分别位于左锁骨中线脐下3cm(5mmTrocar)、右锁骨中线脐下3cm(12mmTrocar)、右腋前线脐下5cm(5mmTrocar)。

2.游离瘘口 用剪刀和超声刀交替松解腹腔内肠管的粘连,见乙状结肠与膀胱前底壁粘连(图3),松解粘连后分别可见乙状结肠和膀胱的瘘口(图4),尽量充分游离瘘口的组织(图5)。

图3 游离乙状结肠与膀胱前底壁

图4 乙状结肠和膀胱的瘘口

图5 游离瘘口组织

3.修补瘘口 分别剪去肠道瘘口及膀胱周围的不新鲜组织(图6),用2?0可吸收线连续缝合关闭膀胱瘘口(图7)及结肠瘘口(图8),松解一段带蒂大网膜填塞在膀胱后壁及肠管之间的间隙(图9),并以2-0可吸收线固定大网膜。

图6 修剪膀胱瘘口

图7 全层缝合膀胱瘘口

图8 全层缝合结肠瘘口

图9 大网膜填充在膀胱和结肠之间

4.冲洗盆腔,创面止血纱布覆盖,放置1根腹腔引流管,关气,退镜,缝合穿刺孔。

术后处理

术后禁食,常规肠外营养,观察引流管引流量。术后第6天拔除左侧引流管,术后第9天进流质并过渡至普食。术后第11天拔除右侧引流管。术后两周拔除导尿管。术后病理诊断结果:①手术中送检组织:膀胱壁组织,黏膜呈腺性膀胱炎,伴柱状上皮化生;局部尿路上皮轻度异型增生,小区浅表糜烂;肌壁内灶性淋巴细胞浸润。②手术后送检组织:结肠壁组织,黏膜慢性炎急性活动,局部浅表糜烂,肉芽组织增生;肌层灶性淋巴细胞浸润。未见肿瘤浸润。

手术评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病例 腹腔镜回肠膀胱扩大术 下一篇:病例 腹腔镜膀胱阴道瘘、直肠瘘修补术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