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完全腹腔镜膀胱癌根治+原位回肠U形新膀胱术(直线切割闭合器吻合法)
病例 完全腹腔镜膀胱癌根治+原位回肠U形新膀胱术(直线切割闭合器吻合法)
作者
张大宏;祁小龙;刘锋;张琦;周密
案例诊断
膀胱高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
病史资料

患者男,50岁,因“无痛性肉眼血尿1个月余”入院。既往无特殊病史。有吸烟史。术前尿常规:尿潜血+++,尿白细胞+++,尿沉渣红细胞计数2149.5个/μl,尿沉渣白细胞计数738.1个/μl。外院膀胱镜检查提示:膀胱多发占位。入院后完善B超检查提示:双肾切面大小正常,肾实质回声未见明显异常,集合系统未见分离。膀胱左侧壁可见一个偏强回声团,大小约20mm×25mm×38mm,突向膀胱腔内,基底较宽(图1)。泌尿系CT(平扫+增强)提示:膀胱左侧壁不规则结节状增厚,边界较清,大小约24mm×15mm,CT值约31HU,增强后较明显强化,动脉期CT值约71HU,静脉期持续强化,CT值约63HU。双肾未见异常。盆腔未见肿大淋巴结,盆腔未见积液(图2、3)。其他常规检查及心肺功能未见明显异常。

图1 膀胱B超

图2 膀胱CT

图3 膀胱CT

治疗过程

术前准备

1.术前全身常规血液化验,重要脏器影像学检查,膀胱影像学检查了解肿瘤分期,有无全身转移情况,如前B超及CT所述。

2.术前3天开始肠道准备,从低渣饮食、半流质饮食到全流质饮食,口服肠道抗生素,静脉给液补充营养。术前晚及次日晨清洁灌肠。术前常规备皮,备血。

3.术前抗生素使用控制尿路感染。

手术方法

1.麻醉、体位及Trocar穿刺位置 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平卧位,头低脚高位约20°。第一个穿刺点(A)为脐缘,置入10mm的Trocar,30°的观察镜进入后直视下置入其他3个Tro?car:第二、三个穿刺点(B、C)分别为左、右腹直肌旁脐下2cm,均置入12mm的Trocar,第4个点(D)以5mmTrocar置入右侧髂前上棘上方(图4)。

图4 手术各Trocar位置示意图

2.盆腔淋巴结清扫(图5~8) 先探查腹腔后,将肠管推向头侧显露盆腔,若左侧乙状结肠及系膜与盆腔粘连需要先游离,以便于暴露和清扫双侧盆腔淋巴结。观察髂血管和输尿管,在输尿管与髂血管交叉处打开腹膜,向下游离输尿管至输尿管壁段,注意保护输尿管血供。用超声刀沿着髂血管表面打开腹膜和血管鞘,清扫髂内外和闭孔淋巴结,根据病情需要可以清扫髂总和骶前淋巴结。

图5 打开腹膜

图6 清扫髂血管周围淋巴结

图7 清扫闭孔神经周围淋巴结

图8 取出淋巴结

3.游离膀胱直肠间隙(图9~12) 助手用抓钳将膀胱提起,可以观察到隆起的精囊和输精管壶腹部,在该处打开腹膜向两侧与已经打开的腹膜相连,游离输精管和精囊,提起输精管和精囊后打开Denonvilliers筋膜,暴露前列腺后方。

图9 寻找Denonvilliers筋膜

图10 游离输精管和精囊

图11 离断输精管

图12 游离膀胱直肠间隙

4.游离膀胱前间隙(图13~16) 观察脐正中韧带和脐外侧韧带,若该处脂肪较多助手可以用吸引器帮助暴露,膀胱内充气可以观察到膀胱与腹壁的腹膜反折,在腹膜反折稍前方打开腹膜,注意将该处赘积的脂肪一并清除,以便更好地显露盆底结构。继续向下游离膀胱前间隙直到暴露盆筋膜和前列腺悬韧带。

图13 寻找脐正中韧带

图14 游离膀胱前间隙脂肪

图15 暴露盆筋膜

图16 暴露前列腺悬韧带

5.处理阴茎背深静脉(图17、18) 用剪刀在弓状韧带处打开盆筋膜,离断前列腺悬韧带,用2?0的可吸收线“8”字缝合阴茎背深静脉。

图17 打开盆筋膜

图18 缝合阴茎背深静脉

6.处理膀胱侧韧带和前列腺侧韧带(图19~24) 用Hemolock夹闭左右输尿管后离断,输尿管两断端各保留一枚Hemolock使得输尿管扩张。用超声刀稍靠近膀胱侧离断膀胱侧韧带,遇到血管束可用Hemolock夹闭后离断以保护神经束。前列腺做筋膜内或筋膜间切除,保留两侧的血管神经束。

图19 离断输尿管

图20 离断膀胱侧韧带

图21 离断膀胱侧韧带

图22 离断前列腺侧韧带

图23 保留神经和血管束

图24 筋膜内切除前列腺

7.处理尿道(图25~28) 用剪刀在缝线的近端离断背深静脉复合束,沿着前列腺尖部游离尿道周围组织,拔除导尿管后,近端尿道用Hemolock夹闭后离断,远端尿道取少量组织活检。提起近端尿道,沿着前列腺表面游离直至将前列腺、膀胱完全切除。将标本暂时放入腹腔内。

图25 游离尿道

图26 Hemolock夹闭近端尿道

图27 离断尿道

图28 切除前列腺、膀胱

8.取回肠 距离回盲部20cm处取回肠约40cm准备制备新膀胱,近端和远端均标记。将远端和近端肠管重叠交错,重叠部分回肠段对系膜缘分别做1cm切口后放入长度为6cm的直线闭合切割器上、下齿,闭合完成肠管的侧侧吻合(图29~32)。将近端和远端回肠切口处系膜用超声刀打开约3cm(图33),用6cm的直线切割闭合器闭合开放的肠管断端,恢复回肠的连续性(图34)。

图29 将远端和近端肠管重叠交错

图30 重叠部分回肠分别做1cm切口

图31 电刀纵向切开肠襻

图32 用直线切割闭合器作肠襻侧侧吻合

图33 超声刀切开相应的肠系膜

图34 用直线切割闭合器横向封闭肠襻

9.制备新膀胱取回肠 将取好的40cm肠道对折成U形,使用3个6cm的直线切割闭合器完成肠管的侧侧吻合(图35)。将U形新膀胱底部打开,新膀胱后壁用3-0的可吸收线连续缝合关闭(图36)。前壁暂不缝合。

图35 直线切割闭合器侧侧吻合制作膀胱囊袋

图36 缝合新膀胱后壁

10.膀胱尿道吻合及输尿管膀胱吻合(图37~40) 用2-0的可吸收线从9点开始逆时针将尿道和肠袢连续缝合(图37)。将末端输尿管和Hemolock一并剪除,纵行剪开输尿管1cm,于新膀胱左右侧肠壁分别作一个1cm切口,4-0的可吸收线将输尿管和新膀胱吻合,先缝合后壁,连续缝合,从尿道置入7Fr的单J管2根和20Fr的导尿管1根,单J管分别置入左右输尿管后间断缝合输尿管和新膀胱前半部分(图38、39)。2-0的可吸收线连续关闭膀胱前壁,膀胱顶壁用6cm直线切割闭合器关闭(图40)。

图37 回肠膀胱底部与尿道的吻合

图38 从尿道置入7Fr的单J管2根

图39 输尿管种植在回肠膀胱

图40 直线切割闭合器封闭回肠膀胱顶部

11.冲洗创面,膀胱内注水观察有无明显渗液,放置引流管,下腹正中切口取出标本后缝合结束手术。

12.女性患者同时作子宫卵巢附件切除,切除的膀胱及子宫卵巢附件可从阴道取出,从而避免为取标本而扩大腹部切口,其余步骤与男性相同。

术后处理

患者术后每日行单J管及导尿管手工低压冲洗处理,防止新膀胱黏液及坏死物堵塞尿路。术后常规肠外营养,第5日患者排气,改为流质并逐渐恢复饮食。术后一周带导尿管出院,两周后门诊拔除导尿管。病理诊断结果:全膀胱根治标本(pT1N0M0),膀胱高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伴局灶黏膜固有层浸润,肿块大小2cm×2cm,浸润范围约0.1cm×0.1cm,淋巴结未见癌转移0/14(“左髂外”淋巴结0/3,“左闭孔”淋巴结0/2,“右髂外”淋巴结0/4,“右闭孔”淋巴结0/2,“右髂总”淋巴结0/3,送检左髂内组织为纤维脂肪组织),尿道及双侧输尿管切缘阴性。术后一年复查CT提示:膀胱肿瘤术后,膀胱形态不规则,膀胱壁未见明显增厚。双肾形态密度未见明显异常,肾窦内未见异常高密度灶。双肾周间隙清晰,双侧肾筋膜未见增厚。双侧输尿管未见扩张,内未见异常高密度灶。胆囊底部内见斑点状高密度灶(图41、42)。

图41 术后一年复查CT肾脏情况

图42 术后一年复查CT新膀胱情况

手术评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病例 腹腔镜右侧巨大肾上腺肿瘤切除术 下一篇:病例 腹腔镜原位回肠膀胱+疝修补术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