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69岁,因“体检发现左肾肿瘤1周”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术前尿常规正常。肾脏增强CT示:左肾上极见混杂密度占位病灶,大小约6.8cm×5.7cm,边界光滑,密度不均,内见脂肪密度,增强后病灶明显不均匀强化(图1、2)。ECT示:左肾GFR值为32.6(ml/min×1.54m2),右肾GFR值为41.43(ml/min×1.54m2)。治疗方案:腹腔镜左肾部分切除术。

图1 肾脏CT平扫

图2 肾脏CT增强
术前准备
1.术前全身常规血液化验,重要脏器影像学检查,术前肾脏CT、ECT检查如上述。
2.术前晚及次日晨清洁灌肠。术前常规备血。
手术方法
1.全身麻醉,气管插管,麻醉成功后,导尿,右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
2.左侧腹直肌旁切开皮肤约1cm,穿刺置气腹成功后(压力15mmHg),进12mmTrocar及腹腔镜,监视下分别于左腋前线脐上3cm、锁骨中线肋缘下、腋中线脐上4cm处置入10mm、5mm、5mmTrocar,置入相应腹腔镜手术器械。
3.打开结肠旁沟侧腹膜并将结肠推向内侧(图3、4)。

图3 打开结肠旁沟侧腹膜

图4 将结肠推向内侧
4.离断脾结肠韧带和脾肾韧带(图5~8)。

图5 离断脾结肠韧带

图6 离断脾结肠韧带

图7 离断脾肾韧带

图8 离断脾肾韧带
5.打开肾周筋膜,充分游离肿瘤及肾脏(图9~14)。

图9 打开肾周筋膜

图10 游离肾脏

图11 游离肾脏下极

图12 游离肾脏背侧

图13 游离肿瘤

图14 游离好的肿瘤及肾脏
6.游离肾门,将肾动静脉分别游离并依次阻断(图15~20)。

图15 游离肾静脉

图16 游离肾动脉

图17 游离肾动脉主干

图18 阻断肾动脉

图19 阻断肾静脉

图20 阻断后的效果
7.用剪刀剪除肿瘤,遇到肿瘤血管用Hemolock夹闭(图21~26)。

图21 剪除肿瘤

图22 剪除肿瘤

图23 剪除肿瘤

图24 夹闭肿瘤血管

图25 夹闭肿瘤血管

图26 肿瘤切除后的创面
8.2-0的倒刺线连续缝合创面,双层缝合,先缝合基底层,再缝合外层(图27~30)。

图27 缝合基底层

图28 缝合基底层

图29 缝合外层

图30 缝合外层
9.撤除血管阻断,肾蒂阻断20分钟,观察创面,针孔渗血用纱布压迫止血,术中出血约300ml(图31~35)。

图31 撤除肾动脉阻断夹

图32 撤除肾静脉阻断夹

图33 纱布压迫针孔出血

图34 纱布压迫针孔出血

图35 缝合后的效果
10.缝合肾周筋膜,固定肾脏(图36、37)。

图36 缝合肾周筋膜

图37 肾周筋膜缝合后的效果
11.肾周放置引流管,标本袋取出标本(图38~40)。

图38 放置肾周引流管

图39 取出标本

图40 肾肿瘤标本
术后处理
术后卧床休息3天,保持引流管通畅,术后第1天进食半流质饮食,术后病理:“左肾肿瘤”透明细胞肾细胞癌,Fuhrman分级Ⅰ级,肿块大小8.4cm×6.5cm×4.5cm。免疫组化染色结果:TFE3(-)、PAX 8(-)、E cadherin(-)、EMA(+)、Vimentin(+)、Inhibin(-)、P504S(-)、RCC(-)、CK7(-)、CD10(+)、CD117(-)、CK19(-),3个月后复查ECT左肾GFR值为15.3(ml/min×1.54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