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多发性角化棘皮瘤
病例 多发性角化棘皮瘤
案例诊断
多发性角化棘皮瘤
病历摘要

患者,女,59岁。

主诉:全身起疹伴痒1年。

现病史:患者1年前始耳后、面部起疹,伴轻度瘙痒,曾先后于外院诊断为“结节性痒疹”、“皮炎”、“湿疹”,予以外用药物对症治疗后无明显好转,其后于外院行病理检查,考虑“角化棘皮瘤”,部分皮疹经冷冻治疗后变扁平,予以口服“阿维A” 30mg/d治疗,起疹较前减少,部分消失,但出现明显脱发,遂停用。2007年9月于北京全市皮肤科会诊,诊断为“角化棘皮瘤”,予以外用艾达乐1周,自觉无明显效果,自行停用;其后反复发作性瘙痒,时轻时重,2008年6月瘙痒加重,皮疹逐渐增多,头皮、眼周、颈前、后背、上肢出现类似皮疹,2008年11月10日于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予以新体卡松3粒/天口服,大的皮损行冷冻治疗,2周后皮损变平,部分冷冻的皮疹消失。随访半年后即2009年5月皮疹明显好转,颈前、后背、上肢部分皮疹已消失,部分留有少量色素沉着,但耳前、耳后仍有少量新疹出现。

既往史:10余年前面部对称性红斑及背部、肩部皮疹,曾于协和医院查ANA阳性,诊断为盘状红斑狼疮(discoid lupus erythematosus,DLE),予以雷公藤口服治疗4~5年,面部皮疹消失,遂自行停用。膝关节痛10余年,右手指关节晨僵1年,无光过敏,无复发性口腔溃疡,无胸闷、胸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体格检查

一般情况:良好,心肺及腹部无异常。

专科情况:头皮、眼睑、耳前及耳后、颈前、后背、上肢、胫前可见散在红色米粒大小至黄豆大小丘疹、质硬,部分皮损顶端细小鳞屑(图1,图2)。

辅助检查

血常规:WBC 5.24×109/L,LY% 41.8%,尿常规:阴性;ANA(+)1:80;ENA:阴性;免疫球蛋白+补体:大致正常。

图1 后背散在红色米粒大小至黄豆大小丘疹

图2 颈部散在红色米粒大小至黄豆大小丘疹

病理:表皮角化亢进,局部向真皮内凹陷,棘层增厚,真皮内大量淋巴样细胞浸润,未见明显异型细胞(图3)。局部表皮凹陷,中央充满角质,表皮浅层可见少量角化不良细胞(图4)。

图3 表皮角化亢进,局部向真皮内凹陷,棘层增厚,真皮内大量淋巴样细胞浸润,未见明显异型细胞

图4 局部表皮凹陷,中央充满角质,表皮浅层可见少量角化不良细胞

临床决策分析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经过

2008年11月10日于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予以新体卡松3粒/天口服,大的皮损行冷冻治疗,2周后皮损变平,部分冷冻的皮疹消失。随访半年后即2009年5月皮疹明显好转,颈前、后背、上肢部分皮疹已消失,部分留有少量色素沉着,但耳前、耳后仍有少量新疹出现。

上一篇:病例 皮肤乳头状汗管囊腺瘤 下一篇:病例 鲍恩病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