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扁平苔藓
病例 扁平苔藓
案例诊断
扁平苔藓
病历摘要

病历摘要1

患者,女,60岁,退休。

主诉:双手足甲板增厚、变形10余年,加重2年。

现病史:患者10余年前开始双手指周皮肤瘙痒,抓后出现绿豆大小丘疹,伴有脱屑症状,未予治疗,逐渐甲板出现不平、凹陷,足趾甲板也开始变坏,甲板有虫爬感,近2年加重,甲板变形,部分萎缩,甲周肥厚、皲裂。一直未予治疗。发病以来,饮食可,睡眠好,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家族史:脂肪肝病史5年,肝功能正常,未服药。家族中无相同病史。

体格检查

一般情况:良好,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系统检查无特殊。

专科情况:双手甲周肥厚、皲裂,指甲板变薄,有纵沟及嵴,左手中指和右手食指甲萎缩变小,可见甲翼状胬肉。足甲板变薄,进行性萎缩,引起脱甲。其他处皮肤正常(图1)。

图1 左手中指和右手食指甲萎缩变小,可见甲翼状胬肉

辅助检查

手足甲真菌镜检阴性。

病历摘要2

患者,女,60岁,退休。

主诉:双下肢皮疹反复发作2年,伴瘙痒,下唇皮疹1年。

现病史:2年前患者双下肢出现隆起性皮疹,伴瘙痒,反复发作,多于春季发生,曾外院抗过敏治疗,数月后可变薄、消退,但消退后留有色素沉着,渐躯干出现少量皮疹,1年前下唇出现暗红斑,不伴痒痛。患者自发病来,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家族史:体健,无长期服药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

体格检查

一般情况:一般情况可,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专科情况:双下肢屈侧为主散在扁平红色斑丘疹,直径0.5~0.8cm,部分呈环状,表面有细小白色屑,散在萎缩性褐色斑疹、斑片,下唇一枚绿豆大暗红斑,双侧颊黏膜散在紫色斑疹(图2)。

图2 下肢屈侧为主散在扁平红色斑丘疹

辅助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大致正常。乙肝两对半、丙肝抗体均(-)。

皮肤组织病理:角化亢进,颗粒层增厚,棘细胞层萎缩,基底层液化变性,真皮浅层淋巴细胞带状浸润。(图3)。

图3 角化亢进,颗粒层增厚,棘细胞层萎缩,基底层液化变性,真皮浅层淋巴细胞带状浸润

病历摘要3

患者,女,35岁,无业。

主诉:全身皮疹伴瘙痒两年。

现病史:两年前,患者出现全身弥漫性紫红色丘疹伴瘙痒,后逐渐变为褐色。曾在当地医院诊为玫瑰糠疹。

既往史、家族史:无特殊。

体格检查

一般情况: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专科情况:躯干、四肢近端弥散大小不等点状、片状褐色及红褐色斑,边界清,皮损表面未见明显鳞屑,口腔内右侧颊黏膜可见点状褐色损害。(图4~图5)。

图4 胸部及腹部弥散大小不等点状、片状褐色及红褐色斑

图5 背部弥散大小不等点状、片状褐色及红褐色斑

辅助检查

组织病理:表皮角化亢进,角化不全,颗粒层增厚,部分基底细胞液化,真皮浅层多量淋巴细胞浸润。

临床决策分析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过程

治疗经过1

口服雷公藤多苷20mg,每日三次和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A等,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坚持1月余,无明显疗效停药。停药后皮损进行性加重,停药1.5年后再来门诊,口服中药,外用0.1%他克莫司乳膏、卤米松/三氯生乳膏等,目前治疗中。

治疗经过2

口服雷公藤20mg,每日三次;维生素E 100mg,每日一次;维生素C 200mg,每日三次。

治疗2~3个月后,皮疹无明显反复,目前患者在进一步随访中。

治疗经过3

口服羟氯喹100mg,每日三次,维生素C 100mg,每日一次,中药汤剂。外用氢氯乳膏。治疗4个月后,口腔内皮损消退,身上皮疹颜色逐渐变浅,但5个月后皮疹复发。

上一篇:病例 副银屑病 下一篇:病例 急性滴状副银屑病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