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嗜酸性痒疹
病例 嗜酸性痒疹
案例诊断
嗜酸性痒疹
病历摘要

患者,女,21岁,无业。

主诉:全身多处反复发生皮疹伴有严重瘙痒1年余,皮损增厚、瘙痒进行性加重半年。

现病史: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双下肢开始出现数个米粒大小的红色丘疹、红斑,伴有轻度瘙痒,未行治疗,皮疹逐渐增多,累及四肢和胸背部;在当地医院就诊,以“湿疹”抗过敏对症治疗,皮疹用药后减轻,停药后再次复发,搔抓后皮损开始增厚,突起皮肤表面,半年后臀部、颈部、头枕部、四肢等处相继出现暗红色黄豆大硬结节,抓痕和色素沉着明显,在皮肤科就诊,以“痒疹”口服抗过敏药物,外用卤米松软膏、去炎松尿素乳膏等,及口服中草药治疗,疗效不明显,仍以晚上皮肤瘙痒为主,皮肤变为黄豆、豌豆大小增生。患病以来,无发热及其他明显全身症状。

既往史、家族史:体健,有青霉素过敏史,否认糖尿病、高血压、肝肾等疾病史。

体格检查

一般情况:一般情况可,发育正常,系统检查无特殊。

专科情况:颈、胸背部、四肢尤其以小腿伸侧等处多发暗红色丘疹,大部分呈圆顶形坚实结节,豌豆到指甲大小,损害表面角化,粗糙,有的呈疣状,触之有坚实感。周围的皮肤有色素沉着及苔藓样改变,抓痕和血痂明显。

辅助检查

WBC 10.41×109/L,EO 1.82×109/L,GR% 57.3%,LY% 16.3%,EO% 21.6%,HGB 105g/L,RBC 3.26×1012/L,HCT 33%,MCT 101.2fl,PLT 167×109/L,ESR 46mm/1h;生化:ALT 11U/L,TP 71.7g/L,ALB33.7g/L,GLO 44g/L,A/G 0.8,TBIL 18.38μ mol/L,DBIL 9.48μmol/L,IBIL 8.9μmol/L。

皮肤组织病理显示表皮有明显角化过度和棘层肥厚,呈乳头瘤样增生,真皮浅层组织细胞、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图1,图2)。

图1 表皮有明显角化过度和棘层肥厚,呈乳头瘤样增生,真皮浅层组织细胞、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图2 表皮有明显角化过度和棘层肥厚,呈乳头瘤样增生,真皮浅层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临床决策分析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经过

专家治疗方案:

1.口服雷公藤多苷20mg,每日三次;多虑平25mg,每日一次 。

2.首乌15g,柿蒂15g,马齿苋15g,白藓皮15g,生地榆15g,蛇床子15g,煎洗。

3.外用卤米松乳膏、氢氯霜等。

治疗后随访,皮损逐渐痊愈。

上一篇:病例 色素性痒疹 下一篇:病例 银屑病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