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1
患者,男,37岁。
主诉:发热、言语不能、精神异常伴一过性右侧肢体无力3天。
现病史:患者3天前吃晚餐时,家属发现其胡乱找东西,饭后洗碗时,将碗筷放错地方并摔碎碗碟,家属询问时,避而不答。当晚7时起,患者出现阵发性恶心呕吐3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呕吐后伴大汗,患者有时用左手按压左侧头部,可疑有头痛。当晚11时,患者第三次呕吐后,家属发现其右侧上下肢无力,搀扶下亦不能行走,同时发现患者淡漠、不语、不能正常交流。
既往史、家族史:体健,有冶游史,未婚。
体格检查
T 36.8℃、BP 120/70mmHg。神志欠清,感觉性失语,不能正常交流。查体配合欠佳。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双眼球各向运动充分;双侧额纹、鼻唇沟对称。不伸舌。四肢肌力Ⅴ级,肌张力正常。双侧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不配合。四肢腱反射对称(++)。双侧病理征(-)。颈软,颏胸2指,双侧Kernig征阴性。躯干四肢掌跖未见皮疹。
辅助检查
急诊头部CT未见异常。头部磁共振检查示左侧颞叶、枕叶、左侧丘脑、双侧海马区异常信号。腰椎穿刺常规:潘迪试验阳性,WBC 3×106/L,RBC 15×106/L;生化:TP 938mg/L。入院后完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未见异常;ESR 18mm/h;RPR:阳性,滴度1︰16,TPHA阳性;经颅多普勒(TCD):各血管均呈高阻力改变。脑电图:中度异常;头部CT血管造影(CTA):双侧海马区局部密度稍减低,双侧颈内动脉虹吸部小凸起,左侧大脑后动脉P1段狭窄。复查腰椎穿刺:脑脊液常规:潘迪试验阳性,WBC 3×106/L,RBC 12×106/L;生化:TP 1296mg/L。脑脊液RPR:阳性,滴度1︰4,脑脊液TPHA:阳性。
最终诊断:神经梅毒(脑膜血管梅毒)。
病例2
患者,男,59岁。
主诉:右下肢力弱10余天,右上肢力弱伴口角歪斜言语不利3天。
现病史:患者入院前10余天独自在家中起床时,感右下肢力弱,接着瘫软在床边,无头晕,头痛,视物旋转,复视,恶心呕吐等不适,家人发现后扶其卧床休息,未就诊。入院前3天,患者发现左上肢亦出现力弱,抬举费力,不能正常就餐,仍不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不适。
既往史、家族史:否认冶游史,患有扩张型心肌病,否认高血压、高脂血症病史。
体格检查
血压140/90mmHg。神清,言语笨拙,有理解障碍,定向力基本正常,计算力稍差,双眼球各向运动充分,未见眼震。双眼瞳孔直径3mm,光反射灵敏。咀嚼有力,右侧鼻唇沟浅,伸舌偏右,悬雍垂居中,双软腭上抬有力对称,咽反射存在。右上肢近端肌力Ⅲ级,远端Ⅴ级,右下肢肌力0级,肌张力高,左侧肢体肌力Ⅴ级,肌张力正常;四肢腱反射对称引出,双侧踝阵挛阳性,双侧Babinski征(+),Pussep征(+),双侧针刺觉对称,左侧肢体指鼻、跟膝胫试验稳准,右侧共济检查不能完成。颈软,Kernig征(-)。NHISS评分:6分,躯干四肢掌跖未见皮疹。
辅助检查
TCD示左侧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重度狭窄,双侧椎动脉低流速,右大脑前动脉高流速,广泛脑动脉硬化改变。头CTA:双侧颈内动脉钙化,管腔狭窄,双侧大脑前、中、后动脉表现符合动脉硬化改变,部分管腔狭窄。RPR:1︰64,TPHA:阳性。行腰椎穿刺脑脊液常规:WBC 25×106/L,生化:TP 741mg/L,RPR:阳性,滴度1︰2。TPHA:阳性。
最终诊断:无症状神经梅毒。
病例3
患者,男,67岁。
主诉:突发左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清2天。
现病史:患者入院2天前吃晚饭时突然出现左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清、头晕,无意识丧失、肢体抽搐和大小便障碍,无饮水呛咳,无头痛,无恶心呕吐,无耳鸣和复视等。
既往史:高血压40年,脑梗死病史4年,病后患者不能骑自行车,生活可自理。
体格检查
体温36.8℃,血压180/90mmHg。神清语利,定向力、理解力、记忆力、计算力基本正常,查体合作。双瞳等大等圆,直径3mm,双侧额纹和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双上肢肌力Ⅴ级,双下肢肌力Ⅴ-级;四肢肌张力正常。四肢腱反射对称减低。双侧指鼻及跟膝胫试验尚稳准。左侧Babinski征(+)。左侧偏身针刺觉减退。颈软,双侧Kernig征(-)。NIHSS评分2分。
辅助检查
TCD双侧颈内动脉-中动脉显著高流速、轻度狭窄。左锁骨下动脉狭窄,左椎动脉低流速、低搏动。广泛脑动脉硬化,左虹吸部、双后动脉高流速。头颅CTA示多发腔隙性脑梗死,双侧颈内动脉起始部斑块形成,管腔轻度狭窄,双侧颈内动脉颅内段和双侧大脑后动脉改变符合动脉硬化表现,右顶叶、左枕叶血流灌注较对侧减低。TPHA阳性,RPR:阳性,滴度1︰128。脑脊液常规:潘迪试验弱阳性,WBC 30×106/L,RBC 18×106/L,TP 555mg/L。脑脊液RPR:阳性,滴度1︰1;TPHA:阳性。
最终诊断:神经梅毒(脑膜血管梅毒)。
病例1
给予梅毒驱毒治疗,泼尼松15mg,每日一次,3天,使用水剂青霉素每日总量2400万单位,每400万单位持续静点4小时,连续10天,10天后改为苄星青霉素240万单位肌注,每周一次,连用3周。青霉素梅毒驱毒治疗第2天,定向力、理解力、计算力较前有所好转。
出院1个月后随访,患者神经精神症状较入院明显好转。
病例2
同上。1个月后复查脑脊液常规:WBC 28×106/L;生化:TP 695mg/L,脑脊液RPR:阳性,滴度1︰1。血RPR:阳性,滴度1︰128,出院时患者症状较前好转。
病例3
同上。出院时症状较前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