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资料
患者,女,60岁,退休工人。
(二)主诉、现病史及既往史
“因车祸外伤2小时”入院。当时昏迷,约1小时后患者神志逐渐转清。既往体健,无抗凝药物应用史。
(三)辅助检查
1.颅脑CT
未见明显异常。
2.胸片示
左股骨、右胫腓骨骨折、左侧多发肋骨骨折。
3.腹部B超
肝破裂?
(四)入院诊断
1.股骨骨折。
2.胫骨折。
3.肋骨骨折。
4.肝挫伤?
患者入院后完善术前检查,于入院第2天在全麻下行左股骨、右胫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右膝外侧副韧带修复术,手术顺利,术后返回创伤骨科治疗。术后第5~10天给予齐征5000Uq12h皮下注射。患者于术后第9天(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第5天)15:00翻身后突发胸闷、憋气,大汗,休息后无缓解。17:00血压:90/60mmHg,心率:120次/分,呼吸急促40次/分,氧饱和度:80%。转重症医学科治疗。患者转入重症医学科后面罩法吸氧,血氧饱和度上升至90%左右,血压上升至120/60mmHg左右。急诊床边双下肢静脉彩超:右侧股静脉血栓形成。考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转入重症医学科当天夜间21:00急诊局麻下给予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后给予尿激酶溶栓,给予肝素抗凝。患者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后仍感胸闷憋气,血氧饱和度90%左右,给予无创机械通气后好转,放置下腔静脉滤器术后第1天6:30停用无创机械通气,放置滤器后给予肝素抗凝,每日(术后第1~3天)肝素100mg(第3天用300mg),右下肢肿胀无减轻,骨折复位术后第10天(抗凝治疗第6天)行双下肢静脉彩超:双侧股腘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血小板进行性下降,术后第1天晨起血小板44×109/L,至术后第3天(骨折复位术后第13天、即抗凝治疗第9天)15:00血小板最低降至3×109/L,给予血小板1个治疗量输注,血小板升至10×109/L,考虑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停用肝素,加用华法林抗凝,INR维持在2.0左右,肝素停用4天后血小板升至正常133×109/L。后患者转血管外科继续抗凝、改善循环等系统治疗,骨折复位术后第48天(放置滤器术后第39天)复查双下肢静脉B超提示血栓消失。患者病情稳定出院。出院诊断:①股骨骨折;②胫腓骨骨折;③肋骨骨折;④肝挫伤;⑤下肢静脉血栓形成;⑥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伴血栓形成综合征(HITTS)。四次双下肢静脉B超及抗凝时间对比总结如表1所示。
表1 双下肢静脉血栓与抗凝时间对比表

引自:主编:危重症病例剖析.第1版.ISBN:978-7-117-1955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