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患者,女,57岁,工人。
(二)主诉、现病史及既往史
因“劳累性胸闷、气短4年,加重伴心前区疼痛2年”入院。患者于4年前劳累后出现胸闷乏力,休息后可逐渐缓解。既往有抑郁症病史5年,扁桃体炎病史10余年。
(三)入院查体
T 36.0℃,P 72次/分,HR 72次/分,R 19次/分,BP 120/45mmHg。一般状况可,肝脾未见异常,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左第5肋间锁骨中线外0. 5cm,无弥散,心前区未触及震颤。心浊音界向左侧扩大。心率72次/分,律齐,心音可,胸骨右缘第2肋间可闻及舒张期哈气样杂音。无心包摩擦音。颈静脉无怒张,双下肢无水肿。
(四)辅助检查
1.冠脉造影
显示回旋支中段70%~80%狭窄,右冠状动脉开口处85%以上狭窄。
2.心脏彩超
主动脉瓣肥厚伴中度狭窄及中至大量反流,左室扩大伴二尖瓣少量反流,左室收缩功能偏低。
(五)诊断
1.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狭窄伴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
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3.心功能Ⅲ级。
入院后完善相关术前检查,无手术禁忌,于入院第11天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主动脉瓣置换术。术后15:15转入重症医学科醉未醒,自主呼吸未恢复,呼吸机支持呼吸,血氧饱和度100%,术后给予持续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桡动脉压、中心静脉压(CVP)监测,同时给予强心、利尿、预防感染、增加心脏收缩力、改善心脏血供、止血、抑酸、祛痰、纠正酸碱、电解质紊乱等治疗,患者血压偏低,予输血、补液、升压等处理后血压维持在100/60mmHg左右。术后患者心包引流第1小时200ml,后逐渐减少,入院第11天(即术后第二天) 8: 00患者心包引流每小时10~20ml。患者于21:00逐渐出现血压降低,尿量减少,先后给予利尿,升压(肾上腺素、多巴胺等)对症治疗,血压仅维持在90/60mmHg左右,心包纵隔引流逐渐增多至600ml/h左右。查体: T 38.8℃,P 126次/分,HR 126次/分,R 25次/分,BP 88/58mmHg。考虑患者心包纵隔引流突然增加,心脏外科在全麻下行开胸探查术。手术原切口进胸,见胸骨后约300ml血凝块,清除血凝块。清除血块解除心脏压塞后患者血压迅速上升至180/90mmHg左右,即刻给予停用肾上腺素。术后患者病情好转,顺利脱机拔管转出重症医学科。